2018-2023年中國IT分銷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規劃研究分析報告
IT分銷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IT分銷行業的市場規模、IT分銷市場供需求狀況、IT分銷市場競爭狀況和IT分銷主要企業經營情況、IT分銷市場主要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對IT分銷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
5月3日,小米集團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有望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活動之一。小米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在公開信中表示,“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小米要構建的絕不是一個封閉的商業帝國,未來要建立全球化的開放生態。
小米的估值能達到多少?
一級市場對小米估值有一定分歧,這主要源于對小米商業模式的理解不同,該判斷小米究竟是一家硬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
在進入上市緘默期前的最后一次亮相中,雷軍代表董事會承諾,小米每年整體硬件業務(包括手機及IOT和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稅后凈利率不超過5%,超過則將多余部分返還給用戶。
雷軍的這一表態,希望讓外界重新定義小米,小米不是一家手機硬件公司,而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物聯網)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通過銷售硬件產品獲取互聯網用戶,而不是利潤來源,然后通過自有或直供的線上線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戶手中,持續為用戶提供互聯網服務,通過運營成本來提升效率。
但是,接近小米董事會的人士向記者透露,承銷商一致認為,公布這一決定對小米IPO的估值不利,因為投資人認為,本來小米可能成為中國的蘋果,但承諾硬件利潤不超過5%,意味著小米就失去了這種可能性。蘋果的凈利潤約在35%左右。
“上市前公布這一消息,其實面臨很大壓力。其實雷軍更加激進,他的原話是,小米永遠不掙超過3%的硬件利潤,后來投資人覺得3%太低,哪怕匯率波動,都會使得公司進入虧損狀態,最后要求改到5%。”上述人士透露。
在5月3日披露的招股書中,智能手機業務依然是小米的主要收入來源,占總收入比例70%以上,而互聯網服務的營收只有8.6%。不過互聯網服務營收增長迅猛,該部分收入年復合增長率74.7%,毛利潤年復合增長率69.3%。小米整個營收構成上,主要分為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及其他等四個營收業務板塊。目前小米主要從廣告服務及互聯網增值服務(主要包括游戲)賺取互聯網服務收入。
截至2018年3月,基于安卓的自有操作系統MIUI擁有190萬月活躍用戶,用戶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時長約為4.5小時。
老虎證券的一名分析師告訴記者,如果只是對標市場上其他手機生產商,比如蘋果、步步高(市盈率在18倍左右),按照2017年底的數據,估值應該在500億美元。但考慮到小米互聯網服務的毛利年復合增長率接近70%,以及2017年幾乎翻番的營收增長,目前的700億的估值是可以撐得起,短期內可以期待1000億估值。
老虎證券上述分析師認為,互聯網服務是小米非常值得期待的業務,也將是小米估值的主要爆發點。雖然雷軍說小米硬件凈利潤率永不超過5%,但是互聯網業務的獲客主要也是來自于它的硬件產品,而手機業務也是目前面臨競爭最激烈,這也是小米資產中最值得擔心的一塊。
小米屬于誰?
據招股書披露,在公司持股方面,創始人雷軍持股31.4124%;聯合創始人中,總裁林斌持股13.3286%、品牌戰略官黎萬強持股3.2375%、高級副總裁洪鋒持股3.2207%、高級副總裁劉德1.5494%、高級副總裁王川持股1.1149%;剛離職的聯合創始人中,包括原戰略副總裁黃江吉持股3.2375%、原首席科學家周光平持股1.43%;和小米一起投資生態鏈的順為資本CEO許達來持股2.9312%;從第一輪融資便開始參與的創投機構晨興集團持股17.19%;其他投資者持有21.34%。
有投資人告訴媒體,從這一股權架構上來看,相比其他互聯網公司,幾位聯合創始人的股權比例都不高,這可能跟雷軍創業前就有深厚的投資背景有關。
不過這只是小米上市前的架構,在上市后,上述股份將被稀釋,不過招股書暫時沒有披露將最終發行多少股份。
同很多互聯網公司一樣,小米設置了AB股制度,也就是“同股不同權”,來確保公司在多次股權融資后,即使創始人團隊股權不多,也能保持對公司的絕對控制。
招股書顯示,小米股本將分為A類股份及B類股份。對于提呈小米股東大會的任何決議案,A類股份持有人每股可投10票,而B股股份持有人則每股可投一票。極少數保留事項有關的決議案除外。只有雷軍和林斌兩人擁有A類股。
記者查閱招股書并計算得出,雷軍的表決權比例約為53.79%,林斌的表決權比例約為29.67%,小米創始團隊和公司管理層擁有對公司的控制權。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八年時間,小米從一個初出茅廬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成長為市值近千億的帝國,除了手機業務名列全球前列外,小米手環以及...
小米與長和達成戰略合作,長和回應入股小米。據媒體報道,長和與小米昨天正式宣布合組全球策略聯盟,將在17700家門店I...
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報告指出2017 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共164 家,其中武漢占...
vivox21和小米mix2s哪個好?在如今的手機行業,全面屏已經成為當下絕對的話題主角,自全面屏在2017下半年正式爆發以來v...
(圖片源于網絡)我國首款云端智能芯片發布!據媒體報道,今天(5月3日),中國科學院在上海發布了寒武紀MLU100云端智...
出于IPO成本、文化相近、市場熟悉度、投資者溝通便利等方面的優勢,內地不少獨角獸公司傾向于在香港IPO,中國獨角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