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中國體育俱樂部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體育俱樂部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體育俱樂部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
地產股為何集體暴跌?一則有關棚改的消息是關鍵:棚改項目審批權收回至國開行總行。所謂“棚改”,是指為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的城鎮危舊住房改造工程。
地產股為何集體暴跌?一則有關棚改的消息是關鍵:棚改項目審批權收回至國開行總行。所謂“棚改”,是指為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的城鎮危舊住房改造工程。
實例說一千道一萬,當事人現身說法最真實。先來看一則某地產公司在某中部三線城市2017年初的廣告。“今年市定目標任務是3.04萬戶,征收房屋430萬㎡,計劃投資265.17億元,動遷15萬人!什么?感覺3.04萬戶、15萬人只是個數字,和自己沒什么關系?那咱們拿去年的事實說說話。
2016年棚改推動房地產去庫存7000余套。對!就是這個數字!是不是感覺今年又可能有大批的棚改戶加入買房大軍?是不是感覺房價又會變動?貼心的我勸你哈,買房莫要猶豫觀望,看準了買了就ok!”順便備注一下,這座2017年棚改就動遷15萬人的中部城市,城區人口數量只有100萬多一點。不消多說,棚改之于當地樓市的意義已然明了。故事可以從2014年說起。該城市一位居民說三四年前,這座傍水而居的城市房價只有三四千,人均月工資也是這水平,生活很愜意,壓力也不大,“蓋了很多房子,賣不出去,大家也不著急買,房價有一陣子還下降。”
房地產庫存高企,土地就賣不出去,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想必急壞了。有多急呢?一個故事可以證明。去年底,中部某縣一位剛離職的官員私底下告訴【經濟ke】:“負債太多了,2016年賣了兩宗地,今年賣了一塊地,老板(指縣委書記、縣長)都快急死了。縣里面除了醫院沒有抵押,其他可以抵押的資產都抵押出去了”。他如果土地再賣不出去,抵押的土地價格下跌,銀行逼債,政府信用違約,那可麻煩大了。這并非某一個城市的難題,而是全國普遍現象。
撬動怎么辦?必須把手頭的存貨清倉,接著再賣地,賣新房子,要不,這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卡住脖子的難題是,誰來掏錢買單?靠當地居民家里可掏不出更多的錢。那么,錢從哪里來?誰來撬動這個支點?棚改貨幣化安置的定向寬松(PSL)如期而至。
2015年,國務院推出棚改三年計劃,要求積極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以緩解和消化商品房庫存。棚改規則逐漸轉向為貨幣化安置,也就說拆遷之后不給房子給現金,拆遷戶自己再去買房子。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棚改是一石三鳥之計:“棚戶區改造不僅改善民生、改變城市面貌,也創造住房需求、拉動房地產投資,是未來5年支撐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核心變量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毫不諱言:“棚戶區改造貨幣化的初衷是房地產去庫存。”從此前的實物安置改為貨幣化安置是其中關鍵,而PSL又是核心環節,并被不少地方政府視為如意法寶,放大到極致。具體怎么操作呢?還是以上述的中部城市為例,政府規劃一批棚改項目,向政策性銀行申請專項貸款,國開行再通過PSL拿到央行資金。貸款到手,地方政府通過貨幣化安置向棚戶區居民發放補償款,棚改拆遷戶拿著拆遷款,歡天喜地買新房去,比如上述所說的做廣告的大公司。這里說的政策性銀行主要就是國開行。公開數據:截止2017年末,國開行累計發放棚戶區改造貸款3.4萬億。在回應幾天前的消息時,國開行說截至5月末,今年發放棚改貸款4369億元,有力支持了棚改續建及2018年580萬套新開工項目建設。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7月5日上午消息,據香港媒體報道,焦點新股小米集團上市在即,各項衍生產品相繼出場,惟指數公司對納入小米做法有別。...
北京文化連續3日漲停 市值突破百億 《我不是藥神》票房有望井噴北京文化連續3日漲停,市值突破百億。北京文化參與出...
百度應用AI語音機器人 機器人答復調戲:百度給我免費充電7月4日上午消息,百度今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Baidu Crea...
繼島內香蕉價格崩盤,“行政院長”賴清德鬧出“水煮香蕉”的全民笑話后,近日,臺灣鳳梨也由于產銷失衡,價格暴跌。臺...
繼島內香蕉價格崩盤,“行政院長”賴清德鬧出“水煮香蕉”的全民笑話后,近日,臺灣鳳梨也由于產銷失衡,價格暴跌。臺...
當下,網絡直播平臺發展迅猛,有的人為了吸引眼球,快速出名,卻觸碰了法律的紅線。前段時間,來自江蘇揚州的小潘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