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18版)第十條規定: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并向納稅人提供其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2018年8月31日通過,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新通過的稅法不僅提高了個稅起征點,還對工資條上的一些展示項目做出了明確要求。
2019年起,工資條必須包含這些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2018版)第十條規定: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并向納稅人提供其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
對企業中的普通職工而言,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都算做個人所得。
依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也就是說,單位發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后,不向員工提供類似“工資條”的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屬于違法行為。
單位不發工資條,違法!
單位到底該不該給員工發工資條?
根據我國《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依據這一款規定,企業不發工資條違法。
工資條包含諸多勞動權益
關鍵時刻可做證據
小小一張工資條,包含了諸多勞動權益。
工資條不僅能反映員工每月工資總額,還能判斷是否低于最低工資標準,企業有沒有在工資中扣除員工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以及個人所得稅。
同時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是以一定的工資起點為標準,工資條也能顯示單位是否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時間發放工資,這些都在工資條中能夠得到體現。一旦發生勞動爭議,工資條可以作為勞動仲裁的重要證據。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Hello again!”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CEO)蒂姆·庫克在10月8日晚,突然在微博上傳了一張上海外灘的迷人夜景...
中國航天科工磁懸浮與電磁推進技術總體部工作人員王巖告訴記者,高速飛行列車是航天科工2015年成立的“管道飛行器”雙...
a股 美股 港股指什么A股指的是人民幣普通股,其發行者是中國境內公司發行,認購及交易者是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港...
江蘇:節后47種蔬菜均價下跌近日,江蘇省47個蔬菜品種均價(每500克,下同)5.17元,環比下跌1.70%。據批發市場監測3...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的需求正變得越來越多元和個性化。因此如何給消費者以最好的消費體驗就成為企業在新環境下的主要...
土壤修復是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轉移、吸收、降解和轉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濃度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或將有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