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與產出不成正比,原油企業如何做出正確的投資規劃和戰略選擇?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對成熟后,通過市場退出機制將所投入的資本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態,以收回投資,取得高額風險收益。全球風險資本市場已進入新一輪快速...
國際油價再創今年新低!12月18日,WTI油價收于46.2美元/桶,布倫特油價收于56.2美元/桶。相比10月的高位,兩個月跌幅已超35%。美國能源信息署指出,兩個月油價震蕩幅度為4年來之最,傳遞出市場對供需不確定性的擔憂加劇。
國際油價再創今年新低!12月18日,WTI油價收于46.2美元/桶,布倫特油價收于56.2美元/桶。相比10月的高位,兩個月跌幅已超35%。美國能源信息署指出,兩個月油價震蕩幅度為4年來之最,傳遞出市場對供需不確定性的擔憂加劇。
此次下跌主要因上周原油庫存持續增長,市場供應過剩擔心進一步加重。18日,API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增加350萬桶,俄羅斯產量也達1142萬桶/日新高。同時,主要經濟體股市和價格指數走勢低迷,給明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蒙上陰影。伍德麥肯茲將明年原油需求增長量預測從之前的140萬桶/日調低至110萬/日。
下跌背后是石油市場力量重心正在轉變。兩周前,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聯合減產,未如市場所愿給油價設立堅實底板。IHS Markit公司副董事長丹尼爾·耶金指出,北美頁巖油氣已經成為市場供應主導因素,過去一年美國原油供應量增加200萬桶/日,EIA預計未來一年還將增加約130萬桶/日,相當于兩年全球多出一個科威特。北美頁巖油氣與傳統產油國聯盟形成石油供應端兩大新的制衡力量。
油價下跌,石油股也受到拖累,道達爾、殼牌股價創8個月新低。市場前景的不確定,向石油公司經營韌性再次提出挑戰。
經過4年多降本增效努力,埃克森美孚、BP、殼牌等主要石油巨頭在布倫特50美元/桶附近依然能夠保持盈虧平衡。據了解,國際項目投資決策的油價基礎普遍降到40美元/桶左右。這讓石油公司在目前油價水平下,幾乎可以照常推動明年的項目。伍德麥肯茲預測,2019年全球油氣新項目數量將比2015年增長5倍,但總投資持平在4250億美元,公司能夠“用更少錢干更多的事”。
面對油價大漲大落帶來的考驗,主要石油公司態度以謹慎和冷靜為主。BP首席財務官表示,年初以來,公司所有決策基于油價55到65美元/桶,沒有像部分咨詢機構那樣過分樂觀。前三季度,主要石油公司普遍利潤已達高油價時期的80%,即便如此,各家投資增長只有15%到20%。對比之下,中小石油公司投資擴張超40%。
相比大石油公司,中小石油公司收縮預計更加明顯。摩根士丹利認為,WTI油價保持在50美元/桶以下,美國獨立生產商迫于現金流壓力和投資回報,增產速度會明顯放緩。石油市場供應也有望達成新的平衡。
石油經濟與戰略研究員朱潤民認為,近期國際油價下跌,背后是市場之前過于樂觀的預期正回歸實際,短時間油價快速復蘇可能性不大。隨著市場預期重新調整,油價在短暫大幅震蕩后,會尋求新的運行中樞,2019年仍會受到多重復雜因素影響,未來兩年后形勢才有望趨于明朗。
新減產協議緣何未能“拯救”國際油價
本月上旬受新達成的原油減產協議刺激而短暫反彈的國際油價近幾個交易日重拾頹勢。
12月18日收盤,紐約油價暴跌逾7%,創下15個多月新低,倫敦油價大跌逾5%,創14個多月新低;按收盤價計,二者已分別較10月初的近期高點重挫39.5%、34.8%。新減產協議緣何難以提振國際油價?
減產協議打折扣
12月7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協議,決定從2019年1月1日起,在今年10月份的產量基礎上日均減產原油120萬桶,初步設定期限為6個月。
然而,從會議召開前卡塔爾宣布退出歐佩克,到推遲宣布減產決定,再到整體不及預期的減產量,此次“難產”的原油減產協議似乎自誕生之初便成色不足,而新減產協議中的兩個細節則讓該協議有被進一步打折扣之嫌。
一是此次減產是以10月份產量為基礎,而當月主要產油國原油產量均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其中,沙特當月原油日均產量為1065桶,創下了彼時的歷史記錄(11月份該記錄被刷新);俄羅斯原油日產量更是高達1141萬桶,創蘇聯解體后的最高紀錄。
二是在此次減產協議中,伊朗、委內瑞拉、利比亞三國被豁免,將不受減產協議約束。這三個國家均是原油日產量過百萬桶甚至兩百萬桶的產油大國,同時被豁免不可避免地將影響減產協議的影響力。
其中,伊朗因美國制裁導致原油出口下降,但美國對8個國家和地區的豁免卻令制裁程度遠不及預期;而利比亞原油產量近期已經得到了明顯恢復,自今年8月份以來其原油日產量已連續數月保持在100萬桶以上。
美國能源咨詢機構伍德麥肯齊副總裁安-路易斯?希特爾(Ann-Louise Hittle, Wood Mackenzie vice-president)預計,2019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預計將增長110萬桶,而受美國頁巖油產量持續攀升等因素驅動,僅非歐佩克產油國原油日產量預計便將增長240萬桶,此次減產量尚不足以平衡國際原油供需。
減產效果遭質疑
美國派拉蒙期權公司總裁雷蒙德?卡爾博內(Raymond Carbone, President at Paramount Options)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美國原油產量持續攀升的背景下,投資者對國際原油供需的整體預期已經發生了逆轉,國際原油將供大于求的情緒主導了市場。
美國能源信息局17日發布的報告預計,12月份美國頁巖油日均產量將歷史上首次突破800萬桶,達803.2萬桶;2019年1月份,頁巖油日均產量將進一步增加13.4萬桶,至816.6萬桶。
在此背景下,此次減產決定的“難產”過程也令市場對歐佩克及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的協同性以及其在穩定國際油價方面的積極作用產生了懷疑。
美國FTN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洛認為,如果從過去兩年的最終效果來看,歐佩克及俄羅斯等非歐佩克成員國的2016年底達成的減產協議也難言成功:許多國家的原油出口份額流失至美國,而國際油價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原點。
在線交易服務商CMB Markets市場分析師大衛?麥登(David Madden)說,主要產油國可以談論協調減產的重要性,但最終左右其決定的通常還是他們各自國家的利益。
更為關鍵的是,因近期全球一些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呈現出放緩跡象,投資者對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前景擔憂情緒升溫。
如何應對2019年新形勢下中國原油行業的變化與挑戰?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回顧2018年,國廢黃板紙價格先漲后跌。上半年進口廢紙政策收緊刺激國產廢紙價格上漲,下半年中美貿易爭端打壓國廢價格...
宜賓:栽桑種下搖錢樹 養蠶脫貧奔小康光輝村是興文縣57個建卡貧困村之一,今年順利達標退出。該村以山地地形為主,海...
交通運輸部:正督促ofo暢通退押渠道 加快線上退押進度近日,因線上退押困難,大量用戶到ofo小黃車公司總部排隊現場退...
臨港新區315平方公里土地有望納入上海據中國證券網12月20日報道,上證報記者近日從多方獲悉,臨港新區315平方公里土地...
“鮑師傅”這家店位于長沙市國金街,每天的生意都很火爆,人多的時候排隊要兩個小時才能買到。16日,湖南省長沙食藥監...
琿春口岸40萬人次19日上午,隨著俄羅斯游客娜塔莎從在中俄琿春公路口岸入境中國琿春,標志著該口岸2018年通關人數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