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重慶市永川區舉辦了自動駕駛公交車運營啟動暨智慧交通項目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活動當天,全國首個自動駕駛公交車示范運營項目正式落地重慶永川,這標志著中國自動駕駛落地迎來重大突破,可進行收費模式探索。與此同時,重慶永川與百度Apollo的合作重磅升級,雙
智慧交通開啟了加強管理的“智慧”。交通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平臺數據實時了解路況信息、擁堵狀況等,及時調度和疏通擁堵路段車輛,并通過平臺相關通訊功能與車輛及時溝通,提醒車輛提前繞行,實現智能化管理。到2020年,湖南省基本形成目標一致、功能協調、運轉高效、有機銜接的交通運輸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總體格局,信息化基礎公共設施基本滿足發展需要,交通運輸行業管理和社會公共服務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重點領域智能化發展取得突破,交通運輸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初步建成智慧交通。
4月12日,重慶市永川區舉辦了自動駕駛公交車運營啟動暨智慧交通項目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活動當天,全國首個自動駕駛公交車示范運營項目正式落地重慶永川,這標志著中國自動駕駛落地迎來重大突破,可進行收費模式探索。與此同時,重慶永川與百度Apollo的合作重磅升級,雙方就永川區智慧交通試點項目達成戰略合作,未來將助力永川建設成為全國智慧交通產業標桿。
作為全國首座啟動自動駕駛收費示范運營的城市,重慶市民可以通過Apollo Go、百度地圖、永川服務公社等APP端口進行預約,體驗自動駕駛公交車出行。運營路線途經永川神女湖、農機校、興龍湖、文理學院東門、觀音山公園等站點,雙向里程近10公里。
智能交通側重于交通信息采集、傳遞及數據化、可視化展示。智慧交通則是在智能交通原有功能的基礎上,融入了“人的智慧”,融入了更加先進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系統綜合技術,將“人、車、路、環境等”有機結合起來,更加強調協同運作、個性化和智能化運作。
智慧交通具體目標包括信息化基礎公共設施、行業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務信息化三個方面。信息化基礎公共設施建設方面:建成較完善的交通運輸感知監測體系,公共與專用相結合的信息通信網絡滿足發展需要;建成行業數據中心體系和信息資源互通共享的開發應用體系,信息系統間互聯互通和信息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建成適應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要求的技術支撐體系和信息安全保障體系。行業管理信息化方面:建成行業管理所需信息系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養護、交通運輸管理、綜合執法和質量監督等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以安全暢通與應急處臵為核心,行業綜合業務的信息化水平持續改善。公共服務信息化方面:建成公眾出行和物流信息服務系統、數字公路、橋隧、航道等,公共信息服務基本滿足社會需求,交通運輸信息消費規模快速增長。
全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辦理各類交通管理業務近7億多筆,平均每天辦理約300多萬筆,近五年業務量年均增長超過10%,傳統的窗口服務受限于警力資源、業務場所、辦理時間等諸多因素,難以滿足群眾需求。隨著道路交通面覆蓋越來越廣,數據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為適應大數據時代新常態,發揮海量數據資源優勢,公安部設立了公安交通管理數據中心、云計算和大數據應用聯合實驗室,研發建設了交通管理大數據分析研判平臺,加快推進大數據技術和交通管理業務深度融合,打造跨界融合、數據共享、責任共擔的道路安全新格局。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礎上,融入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通過高新技術匯集交通信息,對交通管理、交通運輸、公眾出行等等交通領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設管理全過程進行管控支撐,使交通系統在區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時空范圍具備感知、互聯、分析、預測、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發揮交通基礎設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統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為通暢的公眾出行和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服務。
智慧交通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主要組成部分,IT建設支出占比約為27%,2019年,中國智慧交通技術支出為432億元左右,2024年,中國智慧交通技術支出規模將達到840億元左右。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1-2026年長沙市智慧交通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報告》顯示:
中國智慧交通行業總體規模分析
一、智慧交通企業數量結構分析
據數據顯示,2019年智慧交通企業占比最多的是區域性子系統集成商,占比59%,其次是龍頭企業占比26%。
圖表:2019年智慧交通企業結構占比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數據顯示,2017年智慧交通行業市場規模為1428億元,2018年智慧交通行業市場規模為2159億元,2019年智慧交通行業市場規模為3022億元,同比增速39.94%。
圖表:2017-2019年智慧交通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些年,伴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無論是城市交通還是高速公路等等面對一系列新形勢的挑戰,傳統的交通管理方式和理念已經不能充分滿足當前的出行需求,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構建智慧交通成為時代發展新需求。《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在交通裝備先進適用中指出,要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研發,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產業鏈。綱要更是明確指出,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推進數據資源賦能交通發展,加速交通基礎設施網、運輸服務網、能源網與信息網絡融合發展。
智慧交通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主要組成部分,IT建設支出占比約為27%,2019年,中國智慧交通技術支出為432億元左右,2024年,中國智慧交通技術支出規模將達到840億元左右。
近年來,觀山湖區堅定不移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加快培育發展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數據匯集共享能力,提升社會治理、公共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2020年6月30日,“臉行貴陽”項目(一期)在貴陽軌道交通1號線、公交BRT車站全面上線。市民乘坐軌道交通及公交BRT時,僅需在軌道交通專用APP及相應自助終端完成注冊認證,即可在未來的出行中“刷臉”通行各個站點,無需再使用交通一卡通、手機以及其它輔助設備確認操作。
“刷臉過軌道交通”只是該項目中的一個應用場景。作為貴陽市建設數字孿生城市的一項重要工程,“臉行貴陽”項目遵循“人工智能+交通+大數據”思路,正在深入構建“一臉通行”智慧城市場景。
智慧交通行業研究報告對我國智慧交通行業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市場供需形勢、新產品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智慧交通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智慧交通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報告還對全球智慧交通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智慧交通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是智慧交通生產、經營企業,科研、投資機構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智慧交通行業發展動態,想了解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6年長沙市智慧交通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報告》。
相關推薦:
2021-2025年中國交通系統及軟件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6年智慧城市建設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1-2026年長沙市智慧交通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報告
全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辦理各類交通管理業務近7億多筆,平均每天辦理約300多萬筆,近五年業務量年均增長超過10%,傳統的窗口服務受限于警力資源、業務場所、辦理時間等諸多因素,難以滿足群眾需...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對于水產加工產品的要求也不斷發生變化,例如方便即食的海洋魚類加工產品以及高值化的產品具...
中國5G已步入正軌中國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的5G基站建設數量已經達到71.8萬個,5G終端連接數量超過2億。在5G網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零食也成為了大家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休閑零食行業正在不斷發展中,零食加盟市場上涌...
華為稱6G在2030年推向市場在4月12日結束的2021年華為第18屆分析師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結束大會的主題演講6...
我國經濟要靠實體經濟作支撐,這就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需要大批大國工匠。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國家連續兩...
我國一季度進出口8.47萬億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13日介紹,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