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 國家文物局已專題研究支持河南省受災文物搶險工作,決定動用文物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項目資金,支持河南受災文物應急、支護、搶險及勘察勘探等,確保受災文物第一時間得到保護。
“文物人太累了,我沒有辦法搶救所有的文物我沒有辦法保障文物不受損,鄭州博物館館長張霆說,作為文物工作者文物的安全比我們的生命重要,我淚流滿面………”這是7月23日晚,省文物局局長田凱在微信朋友圈更新的一條動態,道出了暴雨之下文物考古人一往無前的使命與擔當,觸動了無數文博人。
據悉, 國家文物局已專題研究支持河南省受災文物搶險工作,決定動用文物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項目資金,支持河南受災文物應急、支護、搶險及勘察勘探等,確保受災文物第一時間得到保護。文物保護市場現狀如何?
中國登錄不可移動文物近77萬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52處。國家核定公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處,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村350處。我國已擁有世界遺產46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9處,世界文化與自然混合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8項。
從空間分布特征上看,中國文物保護單位分布以黃河中下游地區最為密集,包括關中、豫西、晉南、京津冀北、魯西等區域,其次為長江流域的長三角、四川盆地、江漢平原和東南沿海的珠三角、閩浙沿海等地。不同類型文保單位具有不同的集聚特點。古遺址和古墓葬以黃河中下游的黃土高原及華北平原分布最為密集,古建筑以山西省和北京地區最為豐富,石窟寺及石刻的分布與佛教、道教的傳播路線和分布范圍緊密相關,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集中分布于北京、上海、廣州等近現代大城市及周邊地區。
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剛剛開始,在保持寬容態度的同時,也要對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目標,就是要讓文物知識以及文物所承載的歷史文化走進社會、走進生活,讓文化的力量抵達人們的內心深處。
因此,由文保部門、文保機構唱獨角戲的“小文保”模式,要逐步轉型為政府部門牽頭,專業機構發揮主力作用,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廣泛參與的“大文保”模式。當然,在這一過程中,要重視建章立制,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在符合法律規范和政策規定,符合文物保護客觀規律的軌道上推進和運行。
更多中研普華出版的行業投資前景預測,請點擊購買《2020-2025年中國文物保護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0-2025年中國文物保護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文物保護技術是一門綜合性的專業知識,包括文物制作、保護以及與防治有關的科學技術、材料性能、操作工藝和各種勘察、檢測等。文物在保存過程中,經受著兩種因素的破壞,即:①人為的破壞。如古...
查看詳情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免疫學涉及的范圍不斷擴大,新的免疫學檢測方法層出不窮,不僅為眾多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方...
絲巾的流行故事就像一部部斷代史般陸續上演,經過百年的發展,絲巾的功能性已經超乎想象,從服裝、領巾、圍巾、披肩,...
公關,通常指危機公關。近年來,企業因公關不利導致品牌危機的事例屢見不鮮。這令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如何維護好公...
當前,我國葡萄糖市場發展行情如何?葡萄糖在生物學領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細胞的能量來源和新陳代謝中間產物,即生物C...
2021海鮮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我國水產品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浙江、山東、廣東、福建、江蘇和遼寧等沿海省市,行業集...
我國綠色金融產業發展前景如何?近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綠色金融體系建設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綠色金融市場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