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給予科研人員更大經費管理自主權;確定穩定生豬產能的措施,促進保供穩價,增強豬肉安全供應保障能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給予科研人員更大經費管理自主權;確定穩定生豬產能的措施,促進保供穩價,增強豬肉安全供應保障能力。會議指出目前生豬產能已從一度出現的嚴重滑坡較快恢復到正常年份水平。2019年,因非洲豬瘟等因素,我國豬肉價格大漲,很多人盲目跟風投入生豬養殖,2021年,我國豬肉供給恢復正常,豬肉價格也隨之下跌。那么,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如何?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的生豬出欄量為54419萬頭,較往年下降了21.6個百分點,2020年出欄量為52704萬頭,比上年出欄率下降了3.2個百分點。相關部門密切關注著生豬養殖行業的生產發展動態。經歷了2020一整年新冠疫情的沖擊,到2021年上半年,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產能逐漸趨于正常。目前,生豬主要的養殖模式分為三類。從飼養模式區分為自繁自養(包含農戶散養和工業化自繁自養)與“公司+農戶”養殖;從現代化程度分為傳統人工養殖與工業自動化養殖,其中“公司+農戶”養殖在行業上來說有豬養殖傳統人工和工業自動化兩種方式。
近期豬肉價格持續下跌,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截至6月18日14點,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豬肉平均價格為22.77元/公斤,較1月4日的價格下跌50.45%,半年跌幅超五成。豬肉價格已腰斬,上游養豬企業無論是外購育肥或是自繁自養,均已處于虧損狀態。盡管如此,業界對短期豬價走勢依然在“看跌”。根據發改委數據看,2021年生豬每頭預期盈利為572.42元,遠遠低于2019年底,價格下跌也直接影響了生豬養殖行業。
我國生豬養殖呈現的周期性其主要原因是散養的生豬養殖者無法預計市場變化,只能根據當前的市場行情決定增加和減少存欄數量,使得豬肉價格最終隨著存欄數量的變化而呈現周期性波動。另外,受到節日消費需求增加及消費旺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生豬價格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近年來,隨著對生豬養殖的環保要求越發嚴格,豬養殖中小散戶退出生豬養殖,加上豬養殖行業的波動性和周期性的影響,我國生豬存欄量總體處于下降的趨勢。受“非洲豬瘟”疫情發生的影響,我國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下降,為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國務院及下屬部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穩定生豬生產供給、促進生豬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從土地、環保、融資、補貼等多個方面系統支持生豬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發展,將生豬產業發展提升到更高的戰略性地位。根據相關數據,結合對我國2018-2020年生豬出欄量以及價格的分析,假設每頭豬重量為115公斤,計算得出2018年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11萬億元,2019年由于豬養殖價格大漲,市場規模也增長至2.08萬億元,2020年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2萬億左右的水平。
在生豬價格出現較快下跌背景下,此次是發改委本月第二次發布豬糧比價過度下跌預警。6月16日發改委發布預警稱,6月7日至11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5.88∶1,進入過度下跌三級預警區間(低于6∶1)。建議養殖場(戶)科學安排生產經營決策,將生豬產能保持在合理水平。此外,業內人士認為,考慮到當前生豬存欄處于高位,疊加夏季是豬肉消費淡季,豬肉價格下跌趨勢或難因臨時收儲而顯著改變。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行業的進步,生豬養殖行業的發展方向必將向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無人化(或少人化)邁進,2019年非洲豬瘟的沖擊給國內生豬養殖行業敲響了警鐘,減少人與豬之間的直接接觸,加強生物安全的防范措施,做到準確飼喂避免浪費,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成績,降低生產成本成為了企業的首要解決任務。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如何?想要了解更多生豬養殖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屠宰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未來3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歷經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邁進新時代的第一個...
查看詳情
物聯網業務增速已經超過手機業務近日,高通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接受采訪表示,高...
微型挖掘機海外市場火爆 2021年挖掘機銷量情況及未來趨勢挖掘機又稱挖土機,是一種用鏟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機面的物料...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1年二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金飾消費總量為146.9噸,同比增長622...
“目前我國安全應急產業年經濟規模已經超過萬億元,已成為各地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轉型升級的熱門方向之一。”在28日于...
經營場所濫用人臉識別屬侵權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規范人臉識別應用:解釋明確規定,在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
7月29日,中日促進綠色低碳第三方市場合作研討會在漢舉辦,中日兩國政府、經濟團體、企業代表25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