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去年民辦幼兒園銳減5280所的影響,全國民辦學校總量10年來首次縮減。近日,教育部在官網上公布了《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據悉,去年民辦幼兒園銳減5280所的影響,全國民辦學校總量10年來首次縮減。近日,教育部在官網上公布了《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民辦教育方面,去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18.67萬所,比上年減少4820所,占全國比重34.76%;招生1730.47萬人,比上年減少43.87萬人,下降2.47%;在校生5564.45萬人,比上年減少52.16萬人,下降0.93%。
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后,為了滿足各類、各層次學生求學的需要,彌補各級財政辦學規模和資金經費不足的情況,國家出臺政策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興辦教育,于是,各類民辦學校應運而生。民辦教育一度成為公辦教育的有力補充,為培養各類建設人才、特別是實用型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經濟發展和各級財政狀大,國家和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資金占比連年提高,公辦教育的辦學范圍和規模在不斷擴大,已經基本能夠滿足對青少年學生教育培養的需要。民辦教育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過度追求盈利或營利的現象,應當得到規范治理。
民辦教育發展方向要把握住兩個方向:一是民辦教育是對公辦教育的補充,是為了滿足多樣性而存在,因此在公辦教育相對空缺、國家投入較少的領域往往是民辦教育的機遇所在,教育人群數量和優質資源缺口奠定市場需求。二是由于教育行業的公益性,雖然允許盈利性的存在,但教育質量與教育公平仍然是國家會給予把控的方向,尤其是正規學校教育部分,對于越低年齡段的教育把控會越嚴格。總體來看,教育行業仍舊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
目前,民辦高等教育穩定增長,未來預計增速依舊將持續。從招生人數上看,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學生入讀總人數從五百萬人增至六百三十萬人,CAGR為4.73%,未來預計到2021年,人數將增至八百萬人,CAGR為4.89%,增速緩慢,人員增量有限。預計到2021年將增至1390億元,CAGR為7.8%,增速持續。
1、教育思維逐漸深化
未來,民辦基礎教育對于學生的培養將不局限于標準化的教育流程和知識產出。新教育思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學習,打造線上線下多場景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優秀的社交能力、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探索認知領域的能力。新教育思維將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育體系,調整以往僅限于課堂的教育場景,改善以考試成績衡量學生素質的評測體系。新型評測體系綜合學習成績、認知、素養等方面的行為與指標,從多方面關注學生成長。
2、民辦基礎教育機構逐漸走向品牌化、集團化
民辦基礎教育行業競爭加劇,行業參與者呈現品牌化和集團化的發展趨勢。民力基礎教育品牌化的優勢較明顯,在教育品牌的支撐下,各教育機構的師資培訓、師資體系、資源可以共享和復制,實現教育機構的高效管理。其次,教育品牌的市場傳播度較高,當教育品牌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張時,易形成規模化影響,實現利益最大化。民辦基礎教育在追求質量和特色辦學的過程中,優質的教育品牌將成為民辦基礎教育機構的競爭優勢。教育品牌的商業價值將為教育機構的發展提供助力,品牌及教育服務輸出也將成為教育網絡擴張過程中重要的驅動力,未來民辦基礎教育機構將走向集團化、品牌化。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
我國人口眾多,教育需求巨大,公共教育資源早已無法滿足居民對于教育的需求,民辦教育在我國教育發展歷程中承擔著越來越多的教育任務經過近30余年的發展,中國民辦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民辦教育體系。
我國的教育產業正處于消費升級大趨勢下,民辦教育滲透率在逐步提升,政策、資本、經濟和技術多個因素在推動行業發展,新民促法通過后也為民辦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并加速教育資產證券化。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并將民辦教育定位于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毋庸諱言,國家發展民辦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盡可能多地吸收、利用民間資金,彌補國家財政性教育資金的不足。
目前,民辦教育的經費來源主要有以下三種:學費收入;社會捐資、投資、集資;政府補助及校產收入。其中,學費收入為民辦學校主要經費來源。從國家對教育行業整體的投入來看,中國教育經費逐年增加,2019年達50175億元。從民辦學校辦學經費占比情況來看,民辦學校辦學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重在0.4%-0.5%左右的水平,占比較低。從各地情況來看,廣東省民辦學校辦學經費排名第一。從民辦教育細分賽道投資情況來看,2019年素質教育賽道投融資數量排名第一,多達115起。
圖表:2019-2025年中國民辦教育機構數量預測(單位:萬所)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圖表:2019-2025年中國民辦學校招生人數預測(單位:萬人)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圖表:2019-2025年中國民辦學校在校學生人數預測(單位:萬人)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教育事業屬于公益性事業,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國家對民辦教育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民辦教育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國家保障民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保障民辦學校舉辦者、校長、教職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鼓勵捐資辦學,對為發展民辦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和表彰。
在互聯網完成普及后,改造教育行業的序幕也逐漸拉開,互聯網教育成為當下教育行業探索的新模式。互聯網的發展給中國的教育行業帶來了極大的促進,其中包括網絡教育、遠程教育、在線教育,同時也激發了教育行業的資本投入,從官辦、民辦以及官民合辦等各種資本主體紛紛涉入教育行業,教育也從傳統線下教育向線上線下一體化轉變。
未來民辦教育競爭格局展望:其一,民辦教育行業發展不再是“四面出擊”,而是政策引導性地流入到教育行業某一特定業務板塊。比如,民辦幼兒園教育板塊開始受限,高等教育板塊成為爭奪重點;其二,隨著業務范圍收窄,民辦教育企業正在通過并購搶占市場,行業內“馬太效應”開始顯現;其三,進軍海外市場院校已經由前些年的規劃期進入到執行期,未來會有更多的海外交易出現。其四,民辦教育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正在從生源、師資隊伍、硬件設施之間的競爭,進入到決策競爭、資本運作競爭的層面上來。預測到2025年,我國民辦學校(機構)數量將達到28.52萬所,年復合增長率在6.1-6.5%之間。2025年,民辦學校在校生數量將逼近9000萬人,民辦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2.36萬億元左右,年平均復合增長率近10%。
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意見部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意見》提出,要充分利用國家公共通信資源,建設連接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機構間的教育專網,提升學校網絡質量,提供高速、便捷、綠色、安全的網絡服務;推動各級各類教育平臺融合發展,構建互聯互通、應用齊備、協同服務的“互聯網+教育”大平臺。
未來民辦教育行業市場如何發展?欲了解了解更多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民辦教育,又名私立教育,是相對于公辦教育、公立教育的教育形式,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活動。近年來,我國K12各學段民2...
查看詳情
近年來,家居建材新品牌一直在不斷增加,但市場年均增長有限,所以品牌之間、經銷商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大。太原房地產行...
華為聯合長安發布高端汽車品牌是真的嗎?近期,中國 — 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產業論壇、2021 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C...
秋季開學將有這些新變化9月1日開學啦,隨著秋季開學期臨近,新學期將迎來哪些變化??①老師留作業要注意,不得要求學生...
中國彩票市場行情如何?財政部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共銷售彩票362.45億元,同比增加0.96億元,增長0.3%。其中,1...
據了解,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上升,動力蓄電池退役量將逐年提升,綜合考慮我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企業產量、電池...
近期,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明確:小學一二年級不得進行紙筆考試;除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外,其他考試不具有甄別選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