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年,北斗三代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我國衛星應用邁入新的階段,國家政策規劃要求大力發展北斗產業,推動北斗終端各領域規模化應用。
近年來隨著北斗三代衛星導航系統的逐步完善,我國衛星應用行業快速發展。由于衛星應用產業鏈涉及眾多上下游領域,國家沒有出臺專門針對衛星應用方面的發展規劃,主要是從衛星應用的細分領域進行規劃?!笆奈濉遍_局之年,北斗三代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我國衛星應用邁入新的階段,國家政策規劃要求大力發展北斗產業,推動北斗終端各領域規?;瘧谩?/p>
2021年6月國家航天局發布《“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發展重點規劃》,其中明確指出要不斷增強衛星應用服務能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笆奈濉睍r期,中國將繼續按照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完善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和配套地面設施,提升衛星對地觀測、通訊廣播和導航定位的服務能力。
在服務經濟發展方面,推動遙感、通信、北斗導航應用產業化,開發面向大眾消費的新型信息消費產品與服務,豐富應用場景,提升大眾生產生活品質,推動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另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未來精準時空服務將逐漸取代目前的衛星導航位置服務,成為產業發展核心方向,到2025年,綜合時空服務發展總體產值預計達到8000億元-10000億元規模。
短期內,政府仍是衛星遙感數據的最大購買者。遙感衛星可有效服務于資源和環境方面的工作,有效監測和預防自然災害,因而在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中國政府始終重視遙感衛星行業的發展,有利于充分發揮其作用。與此同時,發展遙感衛星對于中國這樣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和災害頻繁的國家具有重要意義。遙感衛星是人造衛星的一種,可在規定的時間內覆蓋整個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區域,當沿地球同步軌道運行時,可連續對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進行遙感。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1-2026年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價值研究報告》顯示:
遙感衛星,是用作外層空間遙感平臺的人造衛星。用衛星作為平臺的遙感技術稱為衛星遙感。通常,遙感衛星可在軌道上運行數年。衛星軌道可根據需要來確定。遙感衛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覆蓋整個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區域,當沿地球同步軌道運行時,它能連續地對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進行遙感。所有的遙感衛星都需要有遙感衛星地面站,從遙感集市平臺獲得的衛星數據可監測到農業、林業、海洋、國土、環保、氣象等情況,遙感衛星從應用領域分類主要有氣象衛星、陸地衛星和海洋衛星三種類型。
在國家層面,政府對高精度、高質量、高安全性的空間地理信息服務需求加大。此外,在共享經濟和數字經濟發展迅速的大環境下,基于定位、導航、地圖等服務的外賣、共享單車以及網約車等產業對地理信息行業的依賴巨大,高精度定位、高質量地圖、導航等服務需求上漲。而遙感衛星是提供高分辨率圖像、遙感大數據共享的關鍵一環,同時是提升位置、導航、地圖服務的重要手段。因此,地理信息行業創造的市場需求為中國遙感衛星行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全天候、全球覆蓋的對地觀測能力,建立對地觀測數據中心等地面支撐與運行系統,形成空間信息產業鏈。在國家航天局及相關部門的推動下,我國遙感產業進入到市場化為導向的“產業化”發展階段。
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委支持下,經過十多年努力全面建成由北京密云站、新疆喀什站、海南三亞站和北京總部等組成的陸地觀測衛星數據全國接收站網,標志著我國陸地觀測衛星地面系統技術的跨越發展,是我國陸地觀測衛星地面系統建設的重大里程碑。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內,政府仍是衛星遙感數據的最大購買者。遙感衛星可有效服務于資源和環境方面的工作,有效監測和預防自然災害,因而在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中國政府始終重視遙感衛星行業的發展,有利于充分發揮其作用。同時,遙感衛星可在氣象、災害監測、資源和測繪等應用方面創造較高的社會經濟效益,其受益者為國家和全體公眾,因此數據本身具有社會性和公益性、大部分遙感數據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商業化發展,但未來行業的商業化發展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圖表:我國遙感衛星專利構成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截至2020年,我國遙感衛星相關技術的申請數量累計達到了230項。目前全球共有824顆遙感衛星在軌運行,其中美國遙感衛星數量最多,中國在軌遙感衛星數量全球第2。
當前,隨著地理信息行業規模的增長創造遙感市場需求,是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商業化發展的不竭動力。中國地理信息行業自2018年轉型發展以來,其產業輸出已向高質量方向發展。伴隨行業規模壯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服務、新業態、新產品不斷出現。
想了解更多關于遙感衛星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6年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遙感衛星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遙感衛星,是用作外層空間遙感平臺的人造衛星。用衛星作為平臺的遙感技術稱為衛星遙感。通常,遙感衛星可在軌道上運行數年。衛星軌道可根據需要來確定。遙感衛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覆蓋整個地球或...
查看詳情
電子煙品牌“COEE可逸”完成融資據悉,近日,新銳電子煙品牌“COEE可逸”宣布已完成A輪數千萬元融資,由啟賦資本領投C...
8月重點統計鋼企日產粗鋼環比下降2.1%8月份,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累計日產粗鋼209.96萬噸,環比下降2.1%、同比下降2.27...
2021年我國加氫站會突破200座當前,隨著國內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數量的增多,國內加氫站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截至20201...
據悉,為推動落實 “雙碳”目標,工信部制定了《“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目前《規劃》已通過專家論證,有望盡...
工信部力挺高端可降解材料為推動落實 “雙碳”目標,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目前《規...
據悉,在被動投資理念和股市結構性行情催生的市場需求下,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進入發展“快車道”。今年以來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