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推動了旅游業的智慧化發展,"無人服務"、"智能導覽"和"數據監測"等項目成為各大景區智慧化建設的基本要求。旅游大數據與智慧旅游,二者已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交匯。想要充分利用旅游大數據,發揮這些數據的價值,必須對數據
2020年上半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為11.68億人次,同比下降62%,國內旅游收入為0.64萬元,同比下降77%。但疫情同時也給旅游業帶來了改變。一方面疫情推動了旅游業的智慧化發展,"無人服務"、"智能導覽"和"數據監測"等項目成為各大景區智慧化建設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疫情也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無接觸度假、近郊游成為了近期的熱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旅游總人次(含國內旅游人次和國際旅游人次)降至72.78億人次,同比下降40.8%;2020年全球旅游總收入下降至2.92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比例銳減至3.6%,為二戰以來的最低水平。預計2021年全球旅游總人次將達95.45億人次,同比增長31.1%,全球旅游總收入將恢復至4.50萬億美元,同比增長53.9%,分別達到2019年的77.7%和75.6%,這其中各國國內旅游將貢獻絕大部分旅游經濟。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度國內旅游人數28.7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減少30.22億人次,下降52.1%。2020年國內旅游收入2.2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50萬億元,下降61.1%。其中,城鎮居民出游花費1.80萬億元,下降62.2%;農村居民出游花費0.43萬億元,下降55.7%。
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也稱信息通信技術,ICT),為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質、高滿意度服務,而實現旅游資源及社會資源的共享與有效利用的系統化、集約化的管理變革。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及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智慧旅游的核心內容是要能夠解決旅游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滿足旅游發展中的新需求,實現旅游發展中的新思路以及新理念。
旅游大數據與智慧旅游,二者已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交匯。想要充分利用旅游大數據,發揮這些數據的價值,必須對數據加以整合、分析和挖掘,并通過平臺分享和發布,才能使得"旅游大數據"更好地指導建設。
根據區域內產業管理需求建設大數據平臺,通過產業管理平臺來實現各個業務系統的工作整合,打造跨產業的監管體系,實現不同行業和不同部門的數據共享,最終實現政府部門對整個區域的監管要求,提高旅游管理的科學化與智能化水平。
在“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背景下,全域旅游以它全產業發展融合和全民共享共建為特征,帶動我國旅游業產品、服務,營銷等多維度創新,給旅游業帶來了一場深刻的變革。在全域旅游建設中,智慧旅游大數據平臺是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全域數據資源有效利用及實現數據資源科學配置的重要手段。
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的高速發展和政府對于全域旅游的高度重視,以及全民自駕游、個性游、熱點游趨勢的增強,智慧旅游數據分析中心的建設刻不容緩。
科技的快速發展,大數據已變成信息通信業的主要資源及主要運用。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移動互聯、車聯網平臺、手機、平板、PC及遍及地球每個角落里的傳感器,無一不是數據來源或者承載方,“大數據”被視作云計算技術之后的又一高新科技網絡熱點,智慧旅游的發展趨勢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智慧旅游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咨詢報告》顯示:
中國智慧旅游行業發展狀況
一、2020年智慧旅游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對旅游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疫情逼迫出形式多樣的云旅游,不斷激發出智慧旅游的潛能。同時,“新基建”為旅游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新機遇,5G、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正在為旅游業裝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智慧芯”。
疫情來襲,旅游業遭受到巨大沖擊,但同時,也倒逼出線上新業態。云直播、云看展等多樣的云旅游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在線服務。
二、2020年中國智慧旅游行業發展動態
2020年,以人口流動為發展基礎的旅游業顯得格外艱難。在極其特殊的一年里,境外游業幾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冰凍期”,境內旅游“艱難復蘇”。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旅游產業也衍生了一些新型業態,給后疫情時代的旅游經濟復蘇帶來了曙光。
如果說疫情發生之前的旅游業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那么2020年的旅游業更像是被迫“重置”了。疫情讓旅游經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無數旅游從業者被迫轉型另謀生計。但當“重啟”鍵按下后,剩下來仍在堅守的從業者經過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禮,他們或許應該思考以怎樣的方式去發展“后疫情”時代的旅游產業。
比如,攜程創始人梁建章,在面臨大量退款的至暗時刻親自出鏡參與直播帶貨;國內多個地方的文旅局政府領導、旅游企業和景區負責人通過直播的方式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人文歷史、美食美景等等;一些旅游有景區和旅游目的地增加了VR技術的投入、引進在線電子導覽等新型智慧旅游產品,通過“云旅游”的方式讓游客“種草”,激發他們后續的旅游欲望。
有觀點分析認為,經過疫情發生以來這段時間的摸索與發展,以“云旅游”為直觀表現方式之一的“互聯網+旅游”讓游客足不出戶看遍萬水千山,推動了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這些旅游新業態未來會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旅游營銷手段。
在疫情的倒逼作用下,我國旅游景區正加速轉型、提升智能化建設水平,從而拓展旅游產業鏈與市場空間,給旅游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活力。同時,一些專注于行業創新發展的高新科技型旅游企業也迎來的新的發展機遇。
三、2020年智慧旅游行業經營業績分析
根據國內旅游抽樣調查結果,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度國內旅游人數28.7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減少30.22億人次,下降52.1%。
其中,城鎮居民出游20.65億人次,下降53.8%;農村居民出游8.14億人次,下降47.0%。分季度看,呈現降幅收窄趨勢,其中一季度國內旅游人數2.95億人次,同比下降83.4%;二季度國內旅游人數6.37億人次,同比下降51.0%;三季度國內旅游人數10.01億人次,同比下降34.3%;四季度國內旅游人數9.46億人次,同比下降32.9%。
2020年國內旅游收入2.2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50萬億元,下降61.1%。其中,城鎮居民出游花費1.80萬億元,下降62.2%;農村居民出游花費0.43萬億元,下降55.7%。
2020年人均每次出游花費774.1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每次出游花費870.25元,下降18.1%;農村居民人均每次出游花費530.47元,下降16.4%。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旅游行業受到較大沖擊,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都出現較大程度下滑。我國智慧旅游行業在此大環境下,市場規模出現暫時性的下滑。2020年,我國智慧旅游行業市場規模約為568億元,同比下降24.47%。
智慧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發展理念,其本質就是滿足游客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和體驗需求,智慧旅游建設的成敗也必將以游客的親身體驗和評價判斷為根本標準。而將大數據分析等新興技術引入到智慧旅游系統的建設中,對于提升旅游行業形象和服務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利于促進管理創新,為旅游服務行業引入全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智慧旅游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咨詢報告
智慧旅游應當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也稱信息通信技術,ICT),為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質、高滿意度服務,而實現旅游資源及社會資源的共享與有效利用的系統化、集約化的管理變革。智慧2...
查看詳情
變頻洗衣機就是將變頻技術廣泛應用的洗衣機。主要是指洗衣機的主馬達為可變頻驅動的無刷直流馬達。變頻洗衣機產品具有...
建筑能耗包括哪些方面建筑能耗是指從建筑材料制造、建筑施工,一直到建筑使用的全過程能耗。建筑能耗,即建筑的運行能...
生活小家電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分析在消費需求減弱的大環境下,智能小家電市場需求火爆!近年來,智能家電、新興家電日?...
涼茶市場現狀調研涼茶是粵、港、澳地區人民根據當地的氣候、水土特征,在長期預防疾病與保健的過程中,以中醫養生理論...
2021制糖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糖作為居民生活中和食品等工業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原料,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作為...
字節跳動投入十億買音樂版權字節今年六月以來在版權上的投入不低于 10 億元。不過字節音樂在采買版權的策略上也有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