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煤炭中長期合同,是指由供需雙方簽訂的期限明確、量價齊全、經鐵路運力銜接的煤炭購銷合同,執行“基準價+浮動價”的價格機制。這一制度自2017年設立以來,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健全,得到供需雙方認可。
今年的煤炭價格創近十年新高,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倍,新形勢面臨新挑戰。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總額2068.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13.8%。煤企樂開了花,火電企業卻有苦難言。煤價不斷上漲,但電價原地不動,這給火電企業帶來了大面積嚴重虧損,再加上部分企業機組因秋季檢修而停機,由此引發了局部地區電力供應緊張局面。
類似這樣的“煤電博弈”由來已久,其背后實際反映的是煤炭供需關系的角力,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保障煤炭安全穩定供應。
所謂煤炭中長期合同,是指由供需雙方簽訂的期限明確、量價齊全、經鐵路運力銜接的煤炭購銷合同,執行“基準價+浮動價”的價格機制。這一制度自2017年設立以來,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健全,得到供需雙方認可。從國家發展改革委運行局監測數據看,近年來煤炭中長期合同簽約履約率在穩步提升,生產運輸消費環節銜接更加順暢高效,對于推動上下游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煤炭市場供需平衡,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了更好地發揮中長期合同在穩定市場方面的作用,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國鐵集團聯合煤炭、電力、鋼鐵、港口及地方交易中心等35家煤炭上下游優勢企業發起成立了全國煤炭交易中心。作為煤炭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該中心著力打造成為煤炭交易實現中心、價格發現中心、供應鏈服務中心和監測預警中心。目前,煤炭中長期合同全部進入交易中心平臺匯總確認。從平臺數據看,今年煤炭中長期合同整體執行率已超過九成。
2021年1-8月全國發電量累計值為53894億千瓦時,相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6166.1億千瓦時,累計同比增長11.3%;2021年8月全國發電量為738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2%。
從發電結構來看,2021年1-8月全國火力發電量為38723億千瓦時,占比為71.85%;水力發電量為7617.1億千瓦時,占比為14.13%;風力發電量為3650.8億千瓦時,占比為6.77%;核能發電量為2698.5億千瓦時,占比為5.01%;太陽能發電量為1204.3億千瓦時,占比2.23%。
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
今年以來,煤炭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而保障發電供熱的煤炭能否可靠穩定供應,事關經濟平穩運行和廣大群眾切身利益。基于這一實際,推動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對其用煤實行百分之百全面保障,就是兜住了民生剛需用煤的底線,可謂意義重大。值得一提的是,9月25日,多家國內主要煤企、東北地區重點發電供熱企業已在京集中簽約,東北三省率先實現了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
從全國看,推動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可提前鎖定煤炭資源和價格,可有效平抑煤價的大幅波動,降低民生用煤的成本,有利于煤炭市場的平穩運行。同時,此舉也將降低用煤企業運營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部分發電供熱企業虧損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在用煤高峰期,借助中長期合同的全覆蓋,可以有效避免市場盲目搶購、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行為,幫助發電供熱企業解決用煤的后顧之憂。
更重要的是,推動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可以有效調整煤炭供應結構和流向,促進形成穩固的煤炭消費格局,對于穩定社會預期、增強市場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預見的是,中長期合同在穩定煤炭價格波動和供需關系方面將發揮重要的“壓艙石”作用,或將改寫“煤電博弈”的格局。
2020年以來,進口煤數量與國內煤炭庫存同降,煤炭價格上漲持續時間可能比第二輪更長。2015-2016年,雖然國內煤炭庫存同比處于低位,但進口煤數量同比持續攀升,可能部分彌補了國內煤炭的數量。而2020年以來,進口煤炭數量與國內煤炭庫存同步下滑,并且下滑的幅度要高于2015-2016年,疊加碳中和的長期政策,國內煤炭價格上漲的持續時間可能比第二輪更長。
動力煤方面,短期來看,能耗雙控下,水泥、化工、建材等行業限產以及部分地區限電影響,煤炭需求增速趨緩,且下游對高位煤價抵觸情緒升溫,或將壓制煤價的上漲。但電廠庫存低于常年同期,補庫剛需仍存,且冬儲需求持續釋放,近期大型電廠采購開始增加,煤炭需求仍具有剛性。
長期而言,“十四五”期間,煤炭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的主體地位和壓艙石作用不會改變,在國內供應增量有限(固定資產投資難以支撐產量大幅釋放+“3060”背景下各主體新建意愿較弱)、進口煤管控常態化的背景下,行業供需總體平穩,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在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可期。
想了解更多電力煤炭行業研究具體分析,可點擊中研產業研究院《2021-2026年電力煤炭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電力煤炭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企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資本擴張無疑十分必要。在快速的資本積聚中,企業兼并重組是一條可選擇的道路。在國際化的企業兼并...
查看詳情
中國智能計量儀表行業需求前景近年來,中國政府大力推進智慧城市規劃建設,國家層面推出了十多個相關政策文件,地方層...
微信與銀聯支付互通取得新進展騰訊微信支付正與銀聯云閃付在支付、服務兩個層面推進更深入的互聯互通。雙方合作已取得...
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規范政策上線國家網信辦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試行)》,今天(10月1日),...
全國各城市停車場建設補貼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推動城市停車設施發展意見,到2025年,全國大中小城市基本建成配建...
手機射頻芯片國產化加速射頻芯片成為卡住國產手機終端脖子的核心要素。不過與前些年產業鏈廠商還在呼吁給國產一個機會...
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系統上線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大數據在商業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有關大數據的交互、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