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華大學主辦的“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于5月20日至21日在京舉行,主題是“堅定信心,高質量金融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于華表示, 保險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產業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會文明水平、經濟發達程度、社會治理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于華:保險在經濟社會中發揮著經濟“減震器”的功能作用
由清華大學主辦的“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于5月20日至21日在京舉行,主題是“堅定信心,高質量金融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于華表示, 保險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產業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會文明水平、經濟發達程度、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標志。在金融領域,保險雖然體量不大,但在經濟社會中發揮著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功能作用,可以全方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同時,她還指出,從保險功能來看,保險可以從經濟補償、風險管理、資金融通三方面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同時,從保險對象看,保險可以為個人、企業、社會提供全流程的風險保障。從個人看,通過健康保險、養老保險、意外保險、年金保險等,可以提供健康、養老、理財等保險保障,全周期呵護人的生老病死。從企業看,通過企業財產保險、團體人身保險、信用保險、保證保險、科技保險、保單質押等,為企業財產安全、員工人身安全、融資需求提供保險保障,基本覆蓋了企業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
“保險業堅持回歸保障本源,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增強保障屬性。2017年到2022年,保險業原保費收入從3.66萬億元增長到4.70萬億元,增長28.4%;與此同時,為實體經濟提供保險保障從4154萬億元增加到13679萬億元,增長229%;提供保險賠付從11181億元增加到15485億元,增長39%。保障金額和保險賠付增速遠高于保費收入增速?!庇谌A表示。
另外,她還表示,2012年到2022年,農業保險為農戶提供保險保障從9006億元增長到4.6萬億元,增長4.1倍。積極探索巨災保險,服務國家災害體系建設,2022年住宅地震共保體提供風險保障1115億元。大力發展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等責任保險,2022年責任保險為全社會提供保險保障超過5915萬億元,比2017年提高22.5倍。
金監總局首發數據!銀行保險發展最新概貌來了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金監總局)5月19日消息指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397.3萬億元,同比增長10.9%;保險公司總資產28.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2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4.5%。
這也是5月18日正式揭牌后,金監總局首次發布銀行業保險業監管指標數據。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保險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23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這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5月18日正式揭牌后發布的首份金融數據。
數據顯示,銀行業和保險業總資產穩健增長。2023年一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397.3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166.4萬億元,同比增長14%,占比41.9%;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68.9萬億元,同比增長7.5%,占比17.3%。
2023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28.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2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4.5%。其中,財產險公司總資產2.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5.1%;人身險公司總資產24.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4.0%;再保險公司總資產7023億元,較年初增長4.5%;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總資產1071億元,較年初增長3.4%。
與此同時,銀行業和保險業金融服務也持續加強。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64.5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9萬億元,同比增長25.8%。投向制造業貸款余額29.6萬億元,同比增長20.8%。
而今年一季度,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9萬億元,同比增長9.2%;賠款與給付支出4932億元,同比增長9.3%;新增保單件數158億件,同比增長34.6%。
5月20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于華在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保險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具有獨特優勢。保險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產業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會文明水平、經濟發達程度、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標志。在金融領域,保險雖然體量不大,但在經濟社會中發揮著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功能作用,可以全方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5月20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于華在“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截至2022年底,保險資金為服務實體經濟融資超過21萬億元。同時,近五年保險業為實體經濟提供保險保障增長超2倍。
于華表示,保險是現代經濟的重要產業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會文明水平、經濟發達程度、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標志。在金融領域,保險雖然體量不大,但在經濟社會中發揮著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功能作用,可以全方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于華認為,保險業全方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保險保障功能顯著增強。2017年到2022年,保險業原保費收入從3.66萬億元增長到4.70萬億元,增長28.4%;同時,為實體經濟提供保險保障從4154萬億元增加到1.37萬億元,增長229%;提供保險賠付從1.12萬億元增加到1.54萬億元,增長39%。保障金額和保險賠付增速遠高于保費收入增速。
第二,民生保障成效顯著。一方面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2012—2022年健康險賠付從298億元增長到3600億元,賠付額占衛生總費用比重從不足1%增長到5%。同時,積極承辦大病保險業務,覆蓋12.2億城鄉居民,累計賠付超過6000萬人次。另一方面,積極開發普惠性健康保險產品。截至2022年12月,全國共推出263款“惠民?!碑a品,參保人次超過1.23億,覆蓋29個省級行政區。深度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截至2022年6月底,參保人數達到1.45億人。此外,為適應人口老齡化和養老保障體系建設需要,積極探索發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同時落地實施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為新市民、新業態從業人員提供保險保障。
第三,服務社會治理全面推進。2012年—2022年,農業保險為農戶提供保險保障從9006億元增長到4.6萬億元,增長4.1倍。積極探索巨災保險,服務國家災害體系建設,2022年住宅地震共保體提供風險保障1115億元。大力發展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等責任保險,2022年責任保險為全社會提供保險保障超過5915萬億元,比2017年提高22.5倍。
此外,保險融資功能日益顯現。2012年—2022年底,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從6.85萬億元增長到25.35萬億元,年均增長14%。充分發揮了保險資金長期穩定作用,持續推進保險資金運用規范化、多元化、市場化改革,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底,保險資金為服務實體經濟融資超過21萬億元。
隨著保險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保險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優秀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行業中的翹楚。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保險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本報告利用中研普華長期對保險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同時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采用與國際同步的科學分析模型,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保險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保險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保險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
查看詳情
4月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向好態勢 消費成經濟復蘇亮點4月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向好態勢,工業增加值與消費同比增速都比上月加...
世界黃金協會:4月中國上游實物黃金需求下降據世界黃金協會研究數據顯示,中國黃金ETF資產管理總規模(AUM)小幅下降3...
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副司長王衍:金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5月20日,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副司長王2...
2023年一季度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提升中國人民銀行4月28日發布2023年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據人民銀行統計2...
外匯局丁志杰:要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 進一步提高我國外匯和金融市場開放和準入程度由清華大學主辦的“2023清華五道5...
央行:深入推進資本市場改革 進一步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央行今日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2)》(下稱《報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