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是能裝載包裝或無包裝貨進行運輸,并便于用機械設備進行裝卸搬運的一種組成工具。集裝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產品的標準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運輸體系。
一、集裝箱行業概況
集裝箱是能裝載包裝或無包裝貨進行運輸,并便于用機械設備進行裝卸搬運的一種組成工具。集裝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產品的標準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運輸體系。能夠讓一個載重幾十噸的龐然大物實現標準化,并且以此為基礎逐步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船舶、港口、航線、公路、中轉站、橋梁、隧道、多式聯運相配套的物流系統,這的確堪稱人類有史以來創造的偉大奇跡之一。
集裝箱運輸的初期,集裝箱的結構和規格各不相同,影響了集裝箱在國際上的流通,亟需制定集裝箱的國際通用標準,以利于集裝箱運輸的發展。集裝箱標準化,不僅能提高集裝箱作為共同運輸單元在海、陸、空運輸中的通用性和互換性,而且能夠提高集裝箱運輸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促進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的發展。同時,集裝箱的標準化還給集裝箱的載運工具和裝卸機械提供了選型、設計和制造的依據,從而使集裝箱運輸成為相互銜接配套、專業化和高效率的運輸系統。
集裝箱標準化歷經了一個發展過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104技術委員會自1961年成立以來,對集裝箱國際標準作過多次補充、增減和修改,現行的國際標準為第1系列共13種。近幾年,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推進物流降本,包括《綜合運輸服務“十三五”發展規劃》、《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十三五”長江經濟帶港口多式聯運建設實施方案》、《交通運輸部等十八個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開展多式聯運工作的通知》等,鼓勵發展多式聯運,降低物流成本,優化運輸通道,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
集裝箱標準化的特點和集裝箱運輸方式的普及有利于推進推動多式聯運的大力發展。尺寸規格統一的集裝箱可以在物流環節中高效流轉,可以在公路、鐵路、水路等主要貨物運輸方式中轉運,綜合各種運輸方式的優缺點,根據客戶組織最優化的運輸方案,有利于解決傳統多種運輸方式的銜接痛點。我國沿海港口經過多年發展,已經逐步形成了地理布局合理,多功能互補,多層次發展的港口體系。沿海港口基本形成環渤海、長三角、東南、珠三角、西南沿海5個港口群,形成集裝箱、大宗商品和旅運等運輸系統的布局。在開發與建設上,我國沿海港口碼頭長度逐年增加,2020年我國沿海港口碼頭長度為937856米,同比增長0.6%。
中國集裝箱業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創造了三個“世界第一”,即集裝箱生產能力世界第一,集裝箱種類規格世界第一,集裝箱產銷量世界第一。中國成為全球唯一能夠提供集裝箱三大系列產品以及其他物流裝備的設計、制造、維護等“一站式”服務的國家。目前,中國集裝箱業的國際市場占有率約為 95%,其中四大集裝箱制造企業集團(中集集團、勝獅、新華昌、上海寰宇)占中國集裝箱產量的 90%左右。
目前,中國集裝箱企業能夠生產包括國際標準和非國際標準的普通貨物集裝箱、特種貨物集裝箱(保溫集裝箱、罐式集裝箱)、地區專用箱、集裝箱半掛車等系列產品1000多個規格品種,產品遠銷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國沿海港口經過多年發展,已經逐步形成了地理布局合理,多功能互補,多層次發展的港口體系。沿海港口基本形成環渤海、長三角、東南、珠三角、西南沿海5個港口群,形成集裝箱、大宗商品和旅運等運輸系統的布局。
在開發與建設上,我國沿海生產用深水碼頭開發與建設加快,沿海港口碼頭長度逐年增加,2020年我國沿海港口碼頭長度為937856米,同比增長0.6%。沿海港口基礎設施的不斷擴大和改善,也支撐了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港口泊位數作為港航設施,可以反映出港口所能容納裝卸船只的數量規模,泊位數越多,裝卸的船只及其貨物自然增加,也是反映港口物流服務能力的基本條件,與港口經濟水平有較強聯系。2020年我國沿海港口擁有碼頭泊位6570個,同比增長2.2%。
港口貨物吞吐量是港口物流能力的最基本的體現,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需求不斷增長的原動力來自于改革開放后充滿活力的國民經濟和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港口在國際航運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步增強,在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方面領先世界,2020年我國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91.4億噸,其中貨物出口量為41.8億噸,貨物進港量為49.6億噸。
2021年7月29日,2021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據海關統計,2021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8.0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1%。其中,出口9.85萬億元,增長28.1%;進口8.22萬億元,增長25.9%。與2019年同期相比,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增長22.8%、23.8%、21.7%。
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增加3.6萬家,達到了47.9萬家。這些企業開足馬力促生產、穩外貿,進口、出口商品的數量分別增加了16%和29%,有力保障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外貿良好發展勢頭。6月,我國外貿進出口3.29萬億元,同比增長22%,自2020年6月份起連續13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港口貿易成績亮眼,為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有了新技術、新設備的賦能,多地大力推進智慧港口建設,重塑運行模式。無論是設備運行的操控與管理,還是信息傳遞的途徑和方式,傳統港航業務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港口的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高,服務功能和效率大幅提升。
八大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7.4%,增速較前期加快4.2個百分點。其中,外貿同比增長7.8%,內貿同比增長6.2%,均較前期提高。各地港口外貿集裝箱業務回升明顯,其中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廈門港外貿增速均超過10%,廣州港、深圳SCCT碼頭外貿增速超過20%。深圳港鹽田港區生產也顯著恢復,中旬集裝箱吞吐量較上旬增加近20%。據悉近期國外港口擁堵加劇,其中洛杉磯長灘港平均等候時間約為5天。國外進口商正著手為開學季及年末節日需求補貨,集裝箱出口旺季預計將較往年有所提前。
全球集裝箱港口的產能增長過于緩慢,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貨運量需求,這將給供應鏈帶來進一步的壓力。港口產能將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達到13億標準箱。但與此同時,集裝箱運量的增幅達5%,這將使港口的平均利用率從目前的67%提升至75%以上。
2023年1-2月中國集裝箱出口數量為30萬個,相比2022年同期減少了33萬個,同比下降52%;出口金額為96946.4萬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減少了195837.9萬美元,同比下降66.9%。2023年2月中國集裝箱出口數量為13萬個;出口金額為41814.1萬美元。2023年1-2月中國集裝箱出口均價為3216.47美元/個,2022年1-2月集裝箱出口均價為4647.37美元/個。2023年2月中國集裝箱出口均價為3216.47美元/個。
2023年2月中國集裝箱出口數量為13萬個,相比2022年同期減少了8萬個,同比下降37.3%;出口金額為41814.1萬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減少了53364.9萬美元,同比下降56.1%;出口均價為3216.47美元/個。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集裝箱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集裝箱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
集裝箱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
查看詳情
中國奶類產量保持增長勢頭2023—2032年展望期內,我國奶業全面振興和重要農產品保供機制將進一步完善,北方奶源基地建...
合同能源管理機制(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簡稱EPC,國內簡稱EMC)是一種以節省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
綿白糖簡稱綿糖,也叫白糖,是我國人民比較喜歡的一種食用糖。它質地綿軟、細膩,結晶顆粒細小,并在生產過程中噴入了...
一個完整的液壓系統由五個部分組成,即動力元件、執行元件、控制元件、輔助元件和液壓介質。液壓元件的技術水平和產品...
微生物肥料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微生物肥料是中國綠色農業的首選投入品,發展綠色農業離不開微生物肥料,其市場現實需求...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慢性病、亞健康等問題不斷加劇,人們對健康與生態環境也越來越重視。與此同時,國家層面對健...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