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市場發展催生了抽蓄、儲能、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等新的市場主體,新能源跨領域融合、負荷聚合服務、綜合能源服務等貼終端用戶的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電網側、電源側用戶側及儲能側各環節均迎來發展機遇。
電力市場發展催生了抽蓄、儲能、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等新的市場主體,新能源跨領域融合、負荷聚合服務、綜合能源服務等貼終端用戶的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電網側、電源側用戶側及儲能側各環節均迎來發展機遇。
《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以電網為基礎平臺,增強電力系統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2022年7月,住建部、發改委印發《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要求推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混合電網應用,提高分布式電源和配電網協調能力。
電力體制改革又一重磅文件落地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強調,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指導意見》。
五月中旬以來,《關于第三監管周期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及有關事項的通知》《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電力負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等政策接連發布,政策趨勢明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已經進入加速轉型期。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智能電網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也被稱為“電網2.0”,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勵和保護用戶、抵御攻擊、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電能質量、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的接入、啟動電力市場以及資產的優化高效運行。
2009年,國家電網首次提出“智能電網”概念;2010年3月,“加強智能電網建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自此,智能電網的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近年來,國務院、發改委、能源局等陸續出臺行動意見、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促進智能電網產業高質量發展。
智能電網相對于傳統電網有多方面優勢:包括自愈性更強、適合清潔能源接入等。發展智能電網,不僅可以提高現有電網資產的使用率,減少電網堵塞和瓶頸,同時還能夠完善發電側和用戶終端的資產管理,提升整個電力資產的運營效率。
智能電網的出現改變了傳統變電站運維模式,實現變電站智能化、綠色化的轉變,加快構建“無人值守+集中管控”的變電運維新模式的轉型升級,推進智慧電網的發展。
智能電網行業市場規模
智能電網作為當今世界電力、能源產業變革的體現,其發展建設一直都是國家以及行業關注的重點,也是國家搶占未來低碳經濟制高點的重要戰略措施,因此,對于智能電網的發展,國家在政策層面也一直在不斷加碼。
2021年3月,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快電網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電網建設,提高電力系統互補互濟和智能調節能力,這一政策的出臺,無疑是為電網行業的智能化發展再次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來,我國智能電網行業規模整體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數據顯示,我國智能電網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476.1億元增至2022年的979.4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5.7%,年均智能電網投資額在500億元至700億元之間。
智能電網產業鏈以數字化、智能化帶動能源結構轉型升級。智能電網產業鏈上游主要是各類發電能源,其中傳統能源包括火電/水電,新能源包括風電/光伏等。五大發電集團為上游主要參與方。
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8637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1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4%;第二產業用電量570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第三產業用電量148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33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8%。
大規模的用電需求讓電網長期高負荷運行,而不均衡的電力資源分布則又使得電力需要進行長距離運輸,對負荷率較低、運輸損耗較大的傳統電網來說是難以承擔的任務。與之相反,智能電網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能夠滿足遠距離運輸和大容量輸電的需求,能源損耗較低,經濟效益明顯,是當下電力系統轉型的不二之選。
另一方面,“雙碳”目標下我國清潔能源占比不斷提升,風光發電裝機量每年增量明顯,而以新能源車為主體的新型終端用電需求也在持續擴大,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逐年遞增。
作為公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電網是國家大力支持的重點行業,而智能化是順應當下綠色發展和數字化轉型趨勢的最優選擇,在供需刺激和政策扶持之下,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加快,智能電網行業前景廣闊。
展望未來,中國電力系統的多元化發展將是未來的趨勢,分散化、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特征愈發明顯。同時,能源產業智能化升級進程也將加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加速與電網深度融合。
隨著智能化電網的高速發展,智能電網中將遍布各種形式的新能源與清潔能源,幫助每一度電承載更多的減碳能力,讓綠色能源成為能源主要的供給來源,推進能源互聯網的建設,助力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智能電網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智能電網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智能電網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智能電網行業的市場規模、智能電網市場供需求狀況、智能電網市場競爭狀況和智能電網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智能電網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查看詳情
農業農村部公布16項漁船管理便民措施 自2023年8月1日起實施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第683號公告,公布16項漁船管理方面的2...
發改委發布《關于建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系城市機制的通知》,其中表示,將有力有序推動地方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
京津冀三地聯合打造重點產業鏈 加強與重點企業的合作日前,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門共同制定印發《京津冀重點產業鏈協同機...
隨著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提高、飲食結構變化,對動物蛋白質需求量將持續增長,這將促進家禽家畜養殖工業化的發展...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對養老服務的剛性需求不斷增加,除政策性、市場化的養老服務外,還需要大力發展...
智慧醫院建設涉及多項關鍵技術,比如智能感知技術、電源技術、異構網互聯互通技術、信息融合技術、數據挖掘技術,高性...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