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制品,就是指以碳纖維預浸布為原材料,通過不同的加工方法,加工成為能夠滿足使用要求的材料制品。由于碳纖維擁有極高的材質特性,因此碳纖維制品的強度大,硬度高,遠超過同體積同重量的金屬材質。
近期,中簡科技企業在互動平臺表示,就目前整體市場而言,高端碳纖維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并沒有改變。
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碳纖維的主要用途是作為增強材料與樹脂、金屬、陶瓷及炭等復合,制造先進復合材料。碳纖維增強環氧樹脂復合材料,其比強度及比模量在現有工程材料中是最高的。
碳纖維質量比金屬鋁輕,但強度卻高于鋼鐵,并且具有高硬度、高強度、重量輕、高耐化學性、耐高溫的特性。碳纖維耐高溫居所有化纖之首,用腈綸和粘膠纖維做原料,經高溫氧化碳化而成,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術器材的優良材料。碳纖維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備紡織纖維的柔軟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強纖維,這也使其在航空航天、土木工程、軍事、賽車與其他競技體育運動制品很受歡迎。
碳纖維制品,就是指以碳纖維預浸布為原材料,通過不同的加工方法,加工成為能夠滿足使用要求的材料制品。由于碳纖維擁有極高的材質特性,因此碳纖維制品的強度大,硬度高,遠超過同體積同重量的金屬材質。因此,碳纖維制品在航空、航海、軍工等高科技工業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碳纖維的物理性質主要是表現在具有很強的抗拉力和纖維柔軟可加工性,它的拉伸強度可以達到一定的范圍,而且在經過了高溫的石墨化處理后,密度可以達到很低,還有就是它在使用的過程中自身的重量是很很輕的,所以說很多的材料都是應用了它的物理性質來進行應用的。碳纖維的化學性質表現在它具有很好的耐腐蝕性,在很多的強酸和強堿性溶液中都可以保持自身的特性不會改變,而且通過對它的表面進行處理,還可以增加它的耐油性和抗輻射的能力,所以說它的化學性質也是它被廣泛應用的一大優點。
我國與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研制碳纖維,從零開始到現在能自主生產碳纖維經歷了很多艱辛。現在中國大大小小的碳纖維生產加工廠家已經多不勝數,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看到中國的經濟發展如此之迅速,外國對國內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這對中國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過去中國碳纖維行業“有產能,無產量”的現象較為嚴重,產能利用率低于國際水平,主要是由于碳纖維行業核心技術始終掌握在國外部分企業手中,中國大部分企業尚達不到T300水平,產品技術含量較低、質量較差。近年中國碳纖維行業在自主研發有所突破,產能利用率有上升趨勢。2020年中國碳纖維產能達到3.62萬噸,國內實際碳纖維供應量約為1.85萬噸。
碳纖維除了應用在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領域外,還可用在文體用品、紡織機械、醫療器械生物工程和運輸車輛等方面。目前,碳纖維材料在高速列車上的應用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數產品仍處于研究開發階段,僅部分產品得到實際應用,因此,應用前景非常廣泛。碳纖維是最重要的無機高性能纖維,這點是由其材料本性、產業技術復雜性、應用領域重要性和市場規模性等因素決定的,其首個市場化應用是1972年市售的碳纖維增強樹脂釣魚竿。此后,碳纖維應用快速向以航空航天器主結構材料為代表的高端化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碳纖維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多年來,我國的碳纖維產業在美、日等國家的壟斷下發展緩慢,技術水平落后。但是,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的碳纖維產業經過長期努力,終于實現了技術突破和創新,挑戰了美日的壟斷地位。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規劃及在建的碳纖維產能共計14.07萬噸/年,數量十分可觀,且產能利用率穩步提升,預計未來我國碳纖維供需緊張的格局將逐漸緩和。資料顯示,2010-2020年,我國碳纖維總需求量中對于國產碳纖維的占比從4.8%提高到當前的37.8%,相比2019年的31.7%,增長率達53.8%,國產替代趨勢明顯。2020年,國內碳纖維需求量達4.88萬噸,同比增長達2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預計到2025年,國內碳纖維總需求將接近14.95萬噸,國產碳纖維的市場占比也將逐漸提高。
目前,全球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已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包括航空航天、風電葉片、體育休閑、壓力容器、碳/碳復合材料、交通建設等領域。碳纖維需求量前三的下游應用領域分別為風電葉片、航空航天及體育休閑領域,分別占總需求的29%,15%和14%。在中國碳纖維行業發展過程中,國家給予了大力支持,極大地促進了碳纖維行業發展。企業和投資機構也紛紛看好碳纖維行業的發展前景,各路資本的大量涌入,為碳纖維行業帶來了刺激效應,使其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熱點和新動態。同時,碳纖維行業應用領域廣闊,其并購需求和活躍度也十分明顯。
當前,中國的高鐵建設正處于繁榮時期,通過多年的努力和積淀,中國已全面掌握高速鐵路的核心技術,行業總體水平已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交錯密布的軌道上,高鐵風馳電掣般的“中國速度”代表著“中國制造”已經走在自主知識產權引導發展的道路上。在此過程中,碳纖維新材料的運用不僅推動著高速列車行駛的輕量化,也將帶動高鐵制造業實現全新的變革,進一步提升“中國速度”。
未來,中國碳纖維產業將繼續堅持創新引領,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為全球碳纖維市場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中國碳纖維崛起之路,不僅是碳纖維產業的崛起之路,更是中國制造業的崛起之路。未來,中國碳纖維產業將繼續拓展應用領域,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成為全球碳纖維產業的領導者。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碳纖維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碳纖維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碳纖維(carbon fiber,簡稱CF)是一種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碳纖維的主要用途是作為增強材料與樹脂、金屬、陶瓷及炭等復合,制造先進復合材料。碳纖維增強環...
查看詳情
北京擬放開再生水政府定價 調整為市場調節價北京市發改委近日對《北京再生水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公開...
我國肉牛養殖業國產化率滲透空間作為中高檔肉類消費產品,牛肉以低脂、低膽固醇等營養功能正快速占據肉類消費的主力地...
作為一種能在更早期精準洞察疾病分子層面信息的診療方式,核醫學的出現為業界帶來了曙光。核醫學是通過放射性核素示蹤...
據7月12日報道,全球最大的鎵采購商弗萊伯格復合材料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日前中國計劃對鎵實施出口管制,已導致客戶R...
智能駕駛帶動高頻高速連接器市場迎量價齊升《中國制造2025》將汽車產業列入新戰略重點突破的領域。在汽車制造中實現生...
產業集群是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是產業鏈供應鏈重要組成單元,對推進產業協作和資源共享、產學研協...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