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一季度,私募股權基金(含創業投資基金)為實體經濟形成股權資本金超過11.6萬億元。自股票發行注冊制試點以來,近九成科創板上市公司、六成創業板上市公司和九成以上北交所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獲得過私募股權基金支持。
隨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自律檢查規則》、《私募基金管理人失聯處理指引》兩項自律規則的發布,風險機構和不良機構將加速出清,私募基金行業的洗牌也將加速。
數據顯示,截至近日,今年以來已有1959家私募被注銷,接近去年全年2217家注銷數量的九成。其中,7月以來有58家私募被注銷;6月則有82家私募被注銷。
值得注意的是,7月15日有20家私募注銷,其中,華為旗下知名投資機構“哈勃科技創業投資”在列。自去年登記備案以來,哈勃投資超過一年沒有備案首只私募產品,被協會“依公告注銷”。
2014年,私募行業開始實施登記備案制度。2016年~2017年,基金業協會進一步規范私募管理人的登記備案,并完善退出機制,出現了第一波注銷高峰。
隨著私募行業不斷規范化和專業化,一批投資大佬“公奔私”,資金和人才迅速涌入,私募行業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在募集、備案、基金運作和投資等方面,不少風險逐步顯現。基金業協會表示,及時注銷涉事機構,可以持續地打擊買“殼”和賣“殼”,有序清理風險機構。
2022年,基金業協會對803家私募管理人開展自律檢查,注銷私募管理人數量突破2000家,達到2217家。
進入2023年,私募行業的監管力度加碼,今年1月就有1564家私募被注銷。其中,僅1月20日,基金業協會就披露注銷了1449家私募。有行業人士表示,繼2016年~2017年經歷注銷高峰后,私募行業正掀起新一輪的注銷潮。
截至7月16日,今年以來已有1959家私募被注銷,已接近去年全年2210家注銷數量的九成。其中,“協會注銷”類型為1594家,“主動注銷”類型為335家,“依公告注銷”類型為30家。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版私募基金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顯示: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發布
即將于今年9月1日實施的《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將各類私募基金都納入規范發展、依法監管范圍,這有利于增強投資人信心,從而壯大長線資金規模。
截至2023年5月份,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萬家,管理基金15.3萬只,規模在21萬億元左右。這些私募基金單個主體的規模不一定很大,但匯聚起來就是一股龐大的力量,在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建設中承擔著重要責任。
今年2月份,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網下投資者管理規則》(下稱“管理規則”)對私募基金參與打新做出了規定,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冊網下投資者應“具備一定的資產管理實力,其管理的在中基協備案的產品總規模最近兩個季度應均為10億元(含)以上,且近三年管理的產品中至少有一只存續期兩年(含)以上的產品”。同時,管理規則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將網下打新納入合規風控體系,指定專職人員加強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方能合規展業。
今年6月初,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制定的《北京證券交易所 全國股轉公司提升服務能力綜合行動方案》提出,優化發行承銷全流程服務,推動私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以“銀團模式”參與新股戰略配售。
以上涉及新股發行的相關規則,都把私募基金作為重要機構,足見其在融資端的重要作用。
截至2023年一季度,私募股權基金(含創業投資基金)為實體經濟形成股權資本金超過11.6萬億元。自股票發行注冊制試點以來,近九成科創板上市公司、六成創業板上市公司和九成以上北交所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獲得過私募股權基金支持。
私募基金的資產管理水平也在提高。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有近六成私募基金取得不錯成績,百億元級私募旗下300多只產品收益率均在10%以上。在上半年取得正收益的私募基金中,64只收益率超過100%,247只介于50%至100%之間,1298只介于20%至50%之間,2683只介于10%至20%之間。
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治理體系,拓寬其資金來源,發揮其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科技創新等功能作用,十分必要。近日,證監會負責人在《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座談會上指出,拓展私募基金募資渠道,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措施之一是“豐富資金來源,逐步擴大引入保險資金、社保基金和養老金等長期資金”。
中大規模私募基金經理整體收益靠前
數據顯示,在私募排排網有業績顯示的基金經理共有795人,其中有544人2023年上半年取得正收益,正收益的人數占比為68.43%,其中,中大基金管理規模私募的基金經理整體收益靠前。
從不同基金管理規模公司的基金經理收益來看,公司基金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以及50億元-100億元的基金經理平均收益靠前,平均收益在5.17%、6.76%。從正收益的占比來看,公司基金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的基金經理正收益占比最高,為79.79%,其次是公司基金管理規模在20億元-50億元規模的基金經理,正收益占比為68.97%。
私募產品以量化策略為主
未來私募基金以量化量化私募為主,無疑是上半年私募發行市場的寵兒。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備案新產品數量排名前20的私募管理人中,量化私募占比高達六成。多位私募市場人士也透露,目前渠道排期發行的私募產品以量化策略為主。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板塊和個股波動加大,這有利于量化策略獲取超額收益,因此相關產品受到投資者青睞。后續隨著市場情緒的回暖,量化策略表現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多家主觀多頭策略私募招募量化團隊,希望借助量化手段為投資賦能,以應對市場變化。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在備案新產品數量排名前20的私募管理人中,量化私募占據12個席位,其中寬德投資、明汯投資、衍復投資、穩博投資、卓識投資等量化私募上半年新備案產品數量均超過50只。
目前渠道排期發行的私募產品以量化策略為主,原因有兩個:一是今年以來量化私募業績表現相對亮眼,正收益占比較高,客戶認可度有所提升;二是量化私募換手率較高,利益驅使下,渠道尤其是券商渠道對量化策略更為偏愛。
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上半年百億級私募平均收益率為2.87%,正收益占比為73.3%。其中,31家百億級量化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為5.8%,正收益占比高達93.55%。
量化私募成為發行市場的“一抹亮色”與市場行情有較大關系。今年以來市場分化顯著,個股波動加大,交易額集中在少數新型科技股上,傳統主觀多頭策略私募偏愛的板塊則表現一般,因此主觀多頭策略私募取得正收益的難度較大,量化私募的優勢相對凸顯。另外,由于多個寬基指數整體上漲,量化策略產品的收益更為亮眼。
《2022-2027年版私募基金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版私募基金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權的形式,一家或多家公司的全部資產與責任不需經過清算都轉移為另一公司所有,而接受全部資產與責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自身名義繼續運...
查看詳情
湖南邵東是全球最大的打火機生產基地,日產普通打火機5000萬只,全年產量約150億只,連起來可繞地球30多圈,年生產總1...
機構:一季度中國新能源乘用車L2搭載率升至62.2%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報告指出,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含進口)L...
線上游戲市場突破千億中國手游行業進入了“千億時代”,共有23款手游的年度收入突破了100億元大關,線上游戲預計將會4...
近年來,社會司法鑒定機構承擔的治安案件和涉嫌輕微刑事犯罪案件的鑒定量不斷增加,逐步與偵查機關的司法鑒定形成互補...
今年以來,國內旅游市場逐步恢復。文旅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根據國內旅游抽樣調查統計結果,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游...
海鮮行業市場前景如何?中國有深厚的飲食文化,消費者普遍喜歡海產品,要求快速、衛生、便利、安全以及精致化、人性化-...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