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需求側看,截至2023年5月,我國數字政府應用場景建設項目累計超過4.5萬個,“十四五”時期建設項目達2.8萬個,且數量逐年上升,數字政府應用場景需求巨大。
數字政府作為數字中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數字經濟轉型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數字化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有效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生態等方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我國數字政府建設全面提速,數字技術不斷升級,數字應用場景加速擴展。
數字政府建設進入全面加速期
今年以來,與數字政府相關的政策文件先后出臺,《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發展高效協同的數字政務,加快制度規則創新,完善與數字政務建設相適應的規章制度。強化數字化能力建設,促進信息系統網絡互聯互通、數據按需共享、業務高效協同。與此同時,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數字政府建設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全面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底,全國已有21個省份公開發布27項數字政府專項政策文件。我國政府數字化改革已進入全面加速期。日前,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字政府藍皮報告》指出,當前,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的重點正逐步從“建系統”轉向“謀場景”,從“技術驅動”轉向“場景牽引”,從“重視建設規模”轉向“注重場景效果”。
從需求側看,截至2023年5月,我國數字政府應用場景建設項目累計超過4.5萬個,“十四五”時期建設項目達2.8萬個,且數量逐年上升,數字政府應用場景需求巨大。從供給側看,當前我國涉及數字政府建設的企業超過24萬家,聚焦數字政府細分場景,其中超過15個細分場景聚集企業超過5000家,特別是在智慧社區、智慧掛號、智慧教學等場景競爭最為激烈。一些數字政府典型應用也先后涌現。
數字政府通常是指建立在互聯網上、以數據為主體的虛擬政府,是一種新型政府運行模式,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業務數據化、數據業務化”為著力點,通過數據驅動重塑政務信息化管理架構、業務架構和組織架構,形成“用數據決策、數據服務、數據創新”的現代化治理模式。
數字政府既是互聯網+政務深度發展的結果,也是大數據時代政府自覺轉型升級的必然,其核心目的是以人為本,實施路徑是共創共享共建共贏的生態體系。各地區積極制定“數字政府”整體規劃,以提升民生服務為重點,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強力推動“數字政府”建設,以公眾需求為導向提升服務水平,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增強發展動力,為推進我國政府治理體系的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
我國政務服務線上化速度明顯加快,網民線上辦事使用率顯著提升,政務服務向智能化、精細化發展并向縣域下沉。首先,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政務服務不斷整合,服務不斷走向智能化、精準化和科學化,重構政務服務體驗;其次,服務內容不斷細化,支付寶、微信開通政務服務入口并逐步完善服務內容,從車主服務、政務辦事到醫療、交通出行、充值繳費等方面全方位覆蓋用戶生活;再次,縣域政務辦事移動化速度加快,包括天氣、工商、司法、公安等領域在內的縣級微博、公眾號、頭條號等發展迅速。
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信息化代表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已經成為引領創新和驅動轉型的先導力量。圍繞貫徹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釋放信息化發展的巨大潛能和數字紅利,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為主線,新時代“數字政府”改革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的戰略舉措和必然選擇。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數字政府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職能轉變”。日前,《廣東省“數字政府2.0”建設全面深化涉企政務服務若干措施》正式印發,出臺了包含政務服務基礎體系、政務服務線上辦理、政務服務涉企效能、政務服務創新活力、政務服務效能監督等五個方面的22條新舉措,歸納總結和提煉了全省各地各部門提升涉企政務服務效能的“新招”“實招”。
措施明確,將以“標準化”實現涉企事項無差別辦理、以“精細化”推動企業辦事“便利化”、推進涉企政務服務“跨域通辦”等措施不斷夯實政務服務基礎體系。
江門市首創地級市政府在境外設立綜合性政務服務專區,通過以“遠程視頻+自助服務+人工服務”的方式,讓當地企業和居民“零出關”即可辦理超500項涵蓋就業創業、不動產登記等高頻服務。該服務推出兩年來,港澳兩地4個服務點已接待來訪市民超5700人次。
措施指出,廣東將通過提升各級政務服務中心服務企業效能、成立“幫辦代辦”服務團隊、建立涉企政務服務“體驗官”制度等措施優化提升政務服務涉企效能。
近日,梅州市梅縣區審批代辦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通過不斷拓寬渠道、搭建平臺、完善路徑,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流程,為企業提供了“一對一”貼心“幫辦代辦”的優質服務。
措施還提出,將融通“粵商通”和“粵政易”的政企即時通訊和音視頻通話基礎能力,實現政府部門與企業實時對接、高效處理問題。
珠海數字政府打造的統一溝通平臺——“企達通”去年上線,成為全省首個打通政府端的“粵政易”與企業端的“粵商通”的平臺。上線一年來,該平臺已納入26個政府部門的600多名工作人員,800家企業的7萬多名工作人員在平臺上注冊,進行咨詢交流超1萬次。
大力推動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精準計算和高效配置各類數據資產,應用于政務管理、公共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領域而構建的政府形態,是一種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數字政府發展,將其作為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引領和驅動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全方位協同發展。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專門設置“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章節。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數據已經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管理要素。建好數字政府,對有效服務數字社會、有效引導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數字政府是完善政府職能的重要支撐。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治理體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這對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字化技術和理念是重構政府組織體系和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抓手。政府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5G技術,可以構建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全天候在線政府,實現政務服務線上平臺搭建、擴大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群體,有利于壓縮政企互動、政社互動成本。通過構建協同高效的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統籌推進政務服務系統集約建設、互聯互通、協同聯動,進而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以數字化賦能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為推動形成穩定的雙循環經濟發展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建設數字政府是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基礎工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強調,“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通過數字化服務體系建設,可以有效破除公共服務供給時空境遇下的難題阻滯,弱化群眾在與公共部門對接時的痛點、難點、堵點,推動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由“給群眾端菜”轉變為“讓群眾點菜”。此外,數字化手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推動共同富裕的過程中也提供了堅強的技術保障。隨著新時代信息技術與政府深度融合,借助大數據優勢打造數字政府,讓政務服務和社會治理融為一體,就能涌現出更多的如“一網通辦”“一站式服務”等便民利企的服務手段,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生態。
數字政府已經成為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抓手、一體化政府建設的重要助推器、提升治理智慧化水平的重要工具。《自治區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方案》提出,要“初步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政府運行‘一網協同’、經濟社會治理‘一網統管’”。這些舉措的實施,將會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提升辦事效率,讓數字技術更好地服務人民、造福人民。
《2023-2028年中國數字政府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數字政府行業市場發展環境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數字政府通常是指建立在互聯網上、以數據為主體的虛擬政府,是一種新型政府運行模式,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以“業務數據化、數據業務化”為著力點,通過數據驅動重塑政務信息化管理架構、業...
查看詳情
國家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AIoT等技術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如今,IT技術的發展已經成為了當...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水資源短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中國,全國自來水廠平均產銷差率高達30%,在中西部缺水城市甚至超過...
居住物業,是住宅小區最基本的功能。根據居民的不同需要,提供各種類型的住宅,如多種類型的居住單元、青年公寓、老年...
核閥門一般指核電閥門,又稱電站閥門,“電站閥門”也稱電站專用閥門,主要適用于火力電站各種系統的管路上,切斷或接...
“料酒”是烹飪用酒的稱呼,添加黃酒釀制,其酒精濃度低,含量在15%以下,而酯類含量高,富含氨基酸。在烹制菜肴中使...
隨著人口向城市群、都市圈流入,租房已成為新市民、青年人解決住房需求的主要方式。但目前我國城鎮套戶比提升至1.1,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