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智能建筑產業鏈上游為計算機、通訊、現代控制技術及設備的研發生產,即信息產業、設備材料行業,中游為智能建筑軟硬件,以及系統集成環節。下游行業為建筑業尤其是房地產業,如辦公建筑、商業建筑、文化建筑、醫院建筑、學校建筑、住宅建筑和工業建筑等。
智能建筑正在改變行業的運營方式,并導致數據驅動的建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高效、更經濟、更安全。2023年,智能建筑將繼續隨著技術的發展而發展,使現場和非現場工作人員能夠做出更好的決策,同時提高項目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我國智能建筑產業鏈上游為計算機、通訊、現代控制技術及設備的研發生產,即信息產業、設備材料行業,中游為智能建筑軟硬件,以及系統集成環節。下游行業為建筑業尤其是房地產業,如辦公建筑、商業建筑、文化建筑、醫院建筑、學校建筑、住宅建筑和工業建筑等。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7年中國智能建筑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智能建筑是建筑智能化系統實施運用的產物,建筑智能化系統是指在建筑內以綜合布線為基本傳輸媒質,以計算機網絡(主要是局域網,包括硬件和軟件)為主要通信和控制手段,對各類子系統通過智能化系統集成進行綜合配置和綜合管理,形成一個設備和網絡、硬件和軟件、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務有機綜合于一體的綜合建筑環境。
進入90年代后期,國內一些城市的大型社區對于網絡通訊、安全防范等建筑的附加功能逐漸增強了需求,一些具備專業背景的民營企業成為系統設備供應商。我國智能建筑企業分為軟件系統提供商以及系統集成商,行業內龍頭企業包括達實智能、延華智能、中電興發、佳華科技等,除布局中游工程承包與系統集成環節以外,上述企業同時布局智能建筑方案咨詢、工程設計業務。
我國智能建筑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發展了二十年,行業經歷了初創期、規范期、發展期三個階段,已經形成了產業規模及產業鏈,智能建筑工程已經普及到了各種類型建筑并延伸到了城市建設及相關行業。預計未來,應用領域方面,智能建筑將由一線城市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推廣,普及農村、生態園、工業區等領域;技術上,由機電管理逐漸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企業競爭方面,規模較大企業在所處優勢領域向整體解決方案綜合服務商的方向發展;應用場景方面,隨著能耗減排政策出臺,預計建筑節能將成為關注點和競爭點。
從代表性企業分布情況來看,智能建筑行業代表性企業分布于江蘇、北京、上海、廣東等電子信息技術發展較快地區。目前,智能建筑業企業數量較多,但同時獲得工程設計建筑智能化系統專項甲級、電子與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一級以及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一級資質的智能建筑企業數量較少,獲得三甲資質的代表企業有達實智能、延華智能、佳華科技、中電興發等。
“智能建筑”是隨著在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電子技術、控制技術、通信技術等迅速發展,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產生巨大變化后,在建筑領域中所誕生的全新概念。1984年,美國哈福特(Hartford)市將一座舊式金融大廈改造,并且對大樓的空調、電梯、照明、防盜等設備采用計算機進行監測控制,為大樓客戶提供語音通信、文字處理和情報資料等信息服務,被稱為世界第一座智能建筑。
近40年來,隨著信息通信、計算機、自動控制等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這些技術越來越深入的應用于建筑行業,構成了智能建筑的理念。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要求建筑更具有人性化、智能化,我國對智能建筑的市場需求愈發旺盛。未來,隨著我國房地產業的進一步深化發展,房地產開發商和投資商對建筑智能化日益重視,高檔商業樓盤、政府辦公樓、智能化家居、體育場館等建筑對智能化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對智能化功能的要求也更趨向多元化和綜合化。與此同時,國家大力倡導的節能建筑、綠色建筑都與智能建筑聯系密切。在市場自發需求和政策鼓勵的推動下,我國建筑智能化市場前景十分樂觀。
近幾年房地產調控對建筑業新增面積影響較大,初步估計2021-2022年,房屋竣工面積下降,但降幅趨緩,2023年開始有所恢復,到2026年房屋建筑竣工面積達38億平方米。2020年我國新建智能建筑系統的加權平均造價在197元/平方米左右,暫不考慮未來智能建筑規模化效應帶來的單價下降因素以及通貨膨脹因素,以此單價推算2021-2026年的建筑智能化行業市場容量。預計至2026年,我國新建智能建筑市場規模達約3968億元。
從注冊資本來看,同方股份、達實智能注冊資本在10億元以上,屬于第一梯隊;安控科技、南京熊貓、延華智能等注冊資本在5-10億元,屬于第二梯隊;其他企業屬于第三梯隊。從主要企業來看,我國智能建筑行業代表企業主要為達實智能、延華智能、中電興發、佳華科技等。根據企查貓數據,目前從事智能建筑行業的企業數量較多,但具備智能建筑設計、工程專業承包以及系統集成甲級資質的企業數量較少。
本報告利用中研普華長期對智能建筑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同時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采用與國際同步的科學分析模型,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智能建筑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7年中國智能建筑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智能建筑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我國智能建筑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發展了二十年,行業經歷了初創期、規范期、發展期三個階段,已經形成了產業規模及產業鏈,智能建筑工程已經普及到了各種類型建筑并延伸到了城市建設及相...
查看詳情
我國面食產品多樣,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所含類型多種。按照地域分,有武漢熱干面、蘭州拉面、北京炸醬面等;按照品類...
iPhone14價格不降反漲蘋果iPhone 15系列已經正式發售了,今天將要正式開搶,下周五首發開售。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新...
觸摸屏是一種定位設備,具有堅固耐用、反應速度快、節省空間、易于交流等許多優點。利用這種技術,只要用手指輕輕地指...
手機視頻應用一、手機視頻產業鏈及業務模式手機視頻產業鏈是由電影公司和互聯網視頻公司把視頻內容發布到自建網站或者...
按照海洋區域分布,根據美國區域海洋漁業管理委員會的劃分,美國海洋區域主要有北太平洋、太平洋、西太平洋、新英格蘭...
鈑金加工行業是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雖然相對于金屬加工來說只占20%~30%的比重,但是幾乎所有的制造行業中都...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