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恢復對天然氣市場復蘇形成穩定支撐,氣候變化影響是關鍵。宏觀經濟方面,下半年國內政策走勢是在“穩健”基調之下保持一定的政策張力,仍然堅持以結構性政策為主。預計2023年國內GDP增速為5%左右,經濟恢復將支撐天然氣市場持續復蘇,但出口疲弱、社會消費不足、房
天然氣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氣體,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中各種自然過程形成的氣體(包括油田氣、氣田氣、泥火山氣、煤層氣和生物生成氣等)。
人們長期以來通用的“天然氣”的定義,是從能量角度出發的狹義定義,是指天然蘊藏于地層中的烴類和非烴類氣體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質學中,通常指油田氣和氣田氣。其組成以烴類為主,并含有非烴氣體。
隨著環境污染逐漸加劇以及石油、煤炭等資源的日益緊缺,我國能源結構調整成必然趨勢。天然氣作為一種優質的低碳能源可廣泛應用于城市燃氣、發電、化工和工業燃料等領域,能夠在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
天然氣作為汽車燃料,具有單位熱值高、排氣污染小、供應可靠、價格低等優點,已成為世界車用清潔燃料的發展方向,而天然氣汽車則已成為發展最快、使用量最多的新能源汽車。
我國天然氣資源豐富,發展潛力較大。截至 2020 年底,我國天然氣探明可采儲量為 8.4 萬億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及南海北部海域。
天然氣產業鏈分為三個部分:上游勘探生產、中游運輸以及下游分銷,產業鏈較為完整,參與公司眾多,發展格局較為穩定。
此外,除了自身勘探生產之外還包括進口管道氣,進口LNG部分;中游運輸包括通過長輸管網、省級運輸管道等;管道制造公司包括玉龍股份、全洲管道;液化與儲運設備供應公司包括厚普股份、廣匯能源等。下游分銷主要由燃氣公司從事該項業務。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天然氣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天然氣勘查投資,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持續增加。2021年全國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726.89億立方米,天然氣探明儲量63,392.67億立方米。
2017年以來,我國天然氣產量持續增加,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產量達1,92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8%。2021年,我國生產天然氣突破2,000億立方米達到2,075.8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7.8%。2022年,我國天然氣產量持續維持增長,年產量超過2,17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92%。
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由2017年的2,386億立方米增至2020年的3,280億立方米。同時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受益于經濟持續復蘇以及煤、電資源緊平衡的情況下天然氣替代和補充作用的充分發揮,全國天然氣消費量3,690億立方米,單年增量41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高達12.5%。2021年,全國天然氣產量2,076億立方米,進口天然氣1,68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9.9%。
其中,澳大利亞、土庫曼斯坦、俄羅斯、美國、卡塔爾及馬來西亞六個國家的進口量合計1290億立方米,占比77%;管道氣進口量59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2.9%;LNG進口量108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8.3%,進口LNG已成為我國天然氣的第二大供應來源。預計未來隨著供暖領域煤改氣進程的不斷深入,疊加“雙碳”目標下壓減燃煤發電的剛性要求,我國天然氣消費量或進一步上升。
上半年國內天然氣市場運行特點
1~7月,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224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5%,達136億立方米;實際消費219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1%,達119億立方米。一、二季度,全國天然氣實際消費同比增長1.5%和10.1%,二季度增速明顯加快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全國多地受疫情限制產生了低基數效應(2022年二季度同比減少8.6%)。
天然氣供應整體充足,市場價格呈下降走勢。國外天然氣進口價格水平持續高位,國內天然氣生產積極性較高。1~7月,全國生產天然氣135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8%。受中亞進口來源短供影響,采暖季國內管道天然氣進口量同比下降,其中1~3月烏茲別克斯坦來源完全停供、哈薩克斯坦來源大幅減少;中俄東線供應量穩步提升。
隨著國內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宏觀經濟恢復性增長,特別是消費和服務業增速大幅反彈,疊加氣價下跌和水電出力不足,驅動工商業、交通和發電等用氣需求增長,但整體經濟復蘇慢于預期,制約了天然氣消費的增長幅度,結構性復蘇特征明顯。
下半年及今冬明春國內天然氣市場形勢分析
經濟恢復對天然氣市場復蘇形成穩定支撐,氣候變化影響是關鍵。宏觀經濟方面,下半年國內政策走勢是在“穩健”基調之下保持一定的政策張力,仍然堅持以結構性政策為主。預計2023年國內GDP增速為5%左右,經濟恢復將支撐天然氣市場持續復蘇,但出口疲弱、社會消費不足、房地產低迷等問題仍然會對天然氣需求起到結構性抑制作用。
天然氣供應總體充足,LNG現貨缺口有限。國外天然氣進口價格水平繼續高位,國內天然氣生產保持上產勢頭,預計2023年全年國內天然氣產量約232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4%。中亞管道天然氣出口國與我國新疆、內蒙古等地緯度相近,隨著天氣轉冷,天然氣需求將逐漸增加,或對管道天然氣出口有不利影響。
今年以來,雖然國際天然氣價格總體呈現下跌走勢,但仍然較前幾年水平偏高,下游用氣積極性偏弱,市場增量氣需求十分有限。但是,煤電企業持續虧損,導致技改檢修投入不足帶來的設備風險隱患上升,增加了煤電生產供應的不確定性,關鍵時刻能迅速發揮作用的主要是氣電。綜合預測下半年國內天然氣需求約192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左右。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天然氣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天然氣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天然氣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天然氣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
查看詳情
涂料產業發展如何?涂料,在中國傳統名稱為油漆。所謂涂料是涂覆在被保護或被裝飾的物體表面,并能與被涂物形成牢固附6...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版權)和工業產權,原指權利人對其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
高技術制造市場供需今年上半年,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技術制造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作用持續顯現。C919投入商...
目前我國接受霧化治療的哮喘患者只占患病人數的5.6%。近幾年,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人均醫療支出的擴大以及國家2...
中秋國慶假期,云南鮮花十分走俏,不過價格相對平穩。花商們普遍增加了供應,為假期消費市場做好準備。這兩天,云南省...
射頻前端的行業盈利性較高。射頻前端芯片行業在市場競爭方面,射頻前端芯片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