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文化博物館發展如何?現階段是我國文化博物館增長最快的一個時期,近10年的時間,每年平均增長200多個;從近30年時間看,平均每年增長100多個博物館。
現階段是我國文化博物館增長最快的一個時期,近10年的時間,每年平均增長200多個;從近30年時間看,平均每年增長100多個博物館。我國改革開放前全國不到350個博物館,現在是10多倍的增長,體現我國博物館的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我國在數量上,跟國際還有差距,在種類上差異更大。我國博物館還要提高質量,完善種類。
博物館是一個國家、城市或地區文化展示的重要載體,主要職能是在實現文物保護的基礎上,通過展覽展示、社會活動等形式,提高文物利用水平,起到文化傳承的作用。中國博物館行業的發展趨勢正在從傳統的博物館展覽活動和文物保護向新型休閑娛樂活動、教育和文化旅游轉變,以滿足更多游客的需求。此外,還有更多的博物館正在利用科技,如網絡媒體、互聯網和智能科技,實現新型的展覽形式和創新的博物館服務,以更好地為游客服務。
目前,大多數博物館已經免費對外開放,但公眾要欣賞這些博物館的文物藏品,必須親臨一家家博物館去看,要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另外,還有一部分博物館收取門票,公眾必須付費進入。而北京上線的“博物館大數據平臺”,公眾既不用耗費時間精力也不用購買門票就能在家欣賞文物藏品,顯然這是一項實在的便民惠民之舉。
在科技進步迅猛發展的今天,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可視化技術正在越來越多地被運用于博物館的展覽,仿真、虛擬、無展板技術帶來的動態、交互、沉浸、體驗式等活化表現方式能帶給觀眾更為新鮮的感受,為博物館展陳中把無形的歷史與文物古跡結合,生動表現歷史、活化展示文物提供了新的手段。
現代化的博物館區別于以往博物館主要在于其在以陳列和展示為主要功能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的3D展示、動畫模擬、虛擬現實技術等,原來枯燥的陳列式展示變得具有互動性,使博物館的展示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智慧化,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這對我國博物館建設市場發展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未來,中國博物館行業將繼續進行創新,開發新的展覽內容,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博物館的服務水平。中國博物館行業也將加大投入,推進博物館的科技化建設,促進文化資源的優化開發,提升博物館的文化及社會效益。
博物館的基本功能和特性是收藏、展示和研究,就是通常說的“博物館三性”或者三大功能。具體地說,首先要征集與博物館主題、范圍相關的文物、史料及藝術品,并妥善保管、科學管理、細致維護,因年久破損的要予以修復;其次博物館還必須具備展示功能,向社會展示其次收藏的文物和文獻,傳播相關歷史文化史和遺存;第三,博物館必須具有開展研究的功能。研究包括兩個方面:專業研究和博物館學研究。專業研究是指與該博物館內心相關的學術研究領域。博物館學研究也是每個博物館應該注重的學術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推進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和數字化發展。
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托育、文化、旅游、體育、物業等服務業,加強公益性、基礎性服務業供給,擴大覆蓋全生命期的各類服務供給。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文化博物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自2008年國有博物館陸續免費開放后,博物館的參觀人流逐年增多, 許多博物館的參觀人數呈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增長,不少博物館因其獨具特色的建筑、高規格的藏品和高水平展覽引起公眾的關注。有了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博物館,可利用其場館或新媒體平臺為工商企業的營銷宣傳提供服務,擴大企業及產品的知名度,為其品牌注入文化元素,讓博物館在社會經濟中扮演為高品質企業和產品代言的角色未嘗不可。
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關于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實施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從文物資源大國向文物保護利用強國跨越的關鍵時期。新形勢下,全方位提高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數字化水平,有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有助于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文博數字化促進了文化強國戰略的實施,為文物保護與研究提供支撐,加快了文化遺產價值的傳播,順應了社會發展的新形勢。
在科技進步迅猛發展的今天,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可視化技術正在越來越多地被運用于博物館的展覽,仿真、虛擬、無展板技術帶來的動態、交互、沉浸、體驗式等活化表現方式能帶給觀眾更為新鮮的感受,為博物館展陳中把無形的歷史與文物古跡結合,生動表現歷史、活化展示文物提供了新的手段。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7年文化博物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我國文化博物館行業的供需狀況、文化博物館發展現狀、文化博物館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文化博物館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文化博物館行業的發展建議、文化博物館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文化博物館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文化博物館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文化博物館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文化博物館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在形式上,文化博物館報告以豐富的數據和圖表為主,突出文章的可讀性和可視性,避免套話和空話。報告附加了與行業相關的數據、文化博物館政策法規目錄、主要企業信息及文化博物館行業的大事記等,為投資者和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動的文化博物館行業全景圖。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文化博物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
文化博物館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文化博物館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文化博物館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
查看詳情
牛皮紙行業現狀與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分析牛皮紙行業現狀,牛皮紙行業前景如何?2020年1月19日公布的最新限塑令意見中提出...
戶外廣告行業發展分析戶外廣告行業發展如何?戶外廣告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相當的市場規模,每年廣告經營額都在穩...
食品添加劑行業發展新趨勢、未來食品添加劑發展前景如何?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市場必不可少的原料,食品行業的快速發...
為適應20kV及以下配電網建設工程管理發展的實際需要,科學反映物料消耗及市場價格變化情況,進一步統一和規范配電網工...
欲了解更多中國數字電纜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數字電纜行業市場5...
欲了解更多中國數字電纜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數字電纜行業市場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