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增備案博物館382家,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
博物館旅游是以博物館為載體的旅游活動方式;,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服務、向大眾開放、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博物館旅游是近幾十年來國內外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旅游形式。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旅游”作為體驗式文化教育與旅游跨界融合的新業態,是文旅市場的新藍海。
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增備案博物館382家,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
據統計,2022年全年我國博物館舉辦線下展覽3.4萬個、教育活動近23萬場,接待觀眾5.78億人次,推出線上展覽近萬個、教育活動4萬余場,網絡瀏覽量近10億人次,新媒體瀏覽量超過百億人次。通過持續完善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我國90%以上的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
從融合發展的角度來看,“博物館+旅游”以博物館場所和博物館內容為依托和載體,以文化為核心,將文化活動和游覽觀光有機結合,讓普通的旅游觀光上升為高品質的文化體驗。
專家表示,未來“博物館+旅游”發展應以大眾需求為導向,既要圍繞優勢展品、特色展覽等核心資源,完善“博物館+旅游”的發展思路,又要進一步優化布局、加強管理,強化旅游服務設施建設,為傳播文化知識、提升旅游體驗、繁榮文旅市場發揮更大作用。
它使得旅游活動由一般的游覽觀光上升到高文化含量的游憩活動。我國有2000多座博物館,它們是我國歷史、文化的濃縮,成為吸引游客,特別是吸引異質文化游客的高品位的旅游資源。特別是近年來我地質博物館發展迅速,為公眾了解地學知識創造了條件。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它有三個重要部分:一是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現代的重要史跡等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顯示,全國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超過76萬,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51處;二是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可移動文物。據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全國可移動文物登錄完成信息的共計2661萬件/套,其中珍貴文物共計385.6萬件;三是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街區等。截至2021年,全國共公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37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312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587個,劃定歷史文化街區900個。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目前我國共有十大門類的1557個項目(3610個子項)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國是世界遺產大國,自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以來,我國已有世界遺產56項,位列世界第二位。自2004年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我國已有43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博物館旅游行業開發模式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顯示:
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行業復蘇勢頭強勁。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0%,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五一”假期全國旅游出游人次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直呼:“旅游業迎來了從市場復蘇到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轉折點”。
旅企加大細分產品探索布局
旅企的產業布局也從側面印證了時下的旅行風向。
針對今年暑期親子旅游的旺盛需求,浙江新世界國際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一個全新親子旅游品牌“Family Go Go!”。“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除了選擇大家比較喜歡的一些熱門旅游目的地(例如:出境旅游的菲律賓長灘、新加坡、馬來西亞,澳門、國內旅游的內蒙古赤峰、新疆、珠海、潮汕等)外,產品也考慮到了家庭旅游的需求。比如把長灘的行程就把所有時間都節約在游玩中,除了經典的最美沙灘、落日風帆、網紅出海項目的打卡外,我們還加入了趣味的沙灘搭建比賽,親子手工落日風帆制作等互動環節,讓家庭旅游活動更具當地特色。”公司相關負責人周女士表示。
浙江省中旅的暑期檔產品中也加入了不少“親子元素”。比如貴州線產品中,加入了“中國天眼”的行程;而在北京線產品中,會加入環球影城和博物館行程,“這也是我們針對客人的需求,綜合考量和規劃后,在行程中加入這些元素。”浙江省中旅集團旗艦店負責人楊芬告訴記者。
驢媽媽旅游網CEO鄒慶齡介紹,綜合多年預訂情況來看,除了常見的跟著書本旅行、動植物探索等主題外,像一些在地文化、國防科技、體能拓展、地貌考察(像西南的喀斯特)、古生物科研考察、絲路之旅等也非常受歡迎。“親子游、研學游一直是我們重點布局的業務之一。與博物館、高校、科研院校、行業協會、培訓機構等聯合開發研學游產品,提升內容的專業性、趣味性、時代性,也將成為我們接下來的布局重點。”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廣東省2022年度博物館事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廣東的博物館數量保持全國第二,博物館數量和質量也居全國前列。其中廣州、深圳分別有博物館 69 家、61家,分居全省第一、第二位。
館藏珍貴文物最多的前五家博物館則為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佛山市博物館、深圳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近代史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的珍貴文物數量超過2萬件。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廣州精選了廣州地區文博場所和精品文物,首次發布“一書五游徑”,引領游客玩轉廣州博物館新潮流。同時還發布了《廣州地區博物館尋蹤》一書,分為“嶺南文脈”“革命足跡”“藝海珍藏”“科苑漫步”四個篇章,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介紹了廣州地區博物館現狀。
《2023-2028年中國博物館旅游行業開發模式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博物館旅游行業開發模式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博物館旅游是以博物館為載體的旅游活動方式;,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服務、向大眾開放、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博物館旅游是近幾十年來國內外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旅游形式。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
查看詳情
我國煤炭行業大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煤炭工業各領域的深度融合,積極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煤礦智能化建設,助力行業...
冰淇淋品牌冰淇淋探索柔性生產適應市場需求;龍頭企業冰淇淋大單品廣受歡迎;和路雪、八喜、夢龍、哈根達斯等國際品牌...
雪糕市場需求如何?未來雪糕產業發展機會怎么樣?雪糕價格“刺痛”消費者,與背離普遍消費預期不無關系。調查顯示,2022...
中國要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建議降低部分銀行服務價格能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為進一步引導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提升人民...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復蘇力度逐步加快,消費增速回升,乳制品消費也不例外。“經濟日報—伊利集團消費趨勢報告(乳制品...
MCU市場前景如何?國內MCU產業發展規劃怎么樣?MCU技術研發人員占到52%,其次是中、高層管理人員占33%;少部分為市場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