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3/24年度全球大豆產量3.995億噸,低于9月份預測的4.0133億噸。期末庫存也從上月預測的1.1925億噸減少至1.1562億噸。
美國農業部周四發布10月份供需報告,預計2023年美國大豆單產為49.6蒲/英畝,上月預測50.1蒲/英畝,市場預期49.9蒲/英畝;美國大豆產量預測值調低至41.04億蒲,上月預測41.46億蒲,市場預期41.32億蒲,比上年42.70億蒲降低3.9個百分點。由于生物燃料需求增長推動大豆壓榨需求,本月美國農業部將2023/24年度美國大豆壓榨量調高至23億蒲,上月預測22.90億蒲,比上年提高4%。
美國大豆出口從上月預測的17.90億蒲降至17.55億蒲,比上年降低11.9%,連續第二個月調低反映出本年度迄今美國大豆出口銷售步伐落后,南美大豆帶來競爭壓力。2023/24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維持2.20億蒲不變,比上年調高后的大豆庫存2.68億蒲(基于季度庫存報告)減少17.9%,創下8年來的最低水平。
預計2023/24年度全球大豆產量3.995億噸,低于9月份預測的4.0133億噸。期末庫存也從上月預測的1.1925億噸減少至1.1562億噸。其中,2023/24年度美國大豆產量1.117億噸,低于上月預測的1.1284億噸。巴西1.63億噸,阿根廷4800萬噸,均和上月預估持平,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大豆產量合計將達到2.21億噸,比2022/23年度的1.90億噸提高3095萬噸或者16.3%。預計中國大豆進口量1億噸,也和上月預期持平。2022/23年度全球大豆庫存1.0189億噸,而市場預期為1.033億噸。
國際市場全球油菜籽產量大幅增加的預期繼續壓制價格。食用植物油消費市場缺乏提振因素,印度等國進口積極性減弱,預計國際價格仍存下跌空間。
2023年1月,國內外食用植物油價格繼續下跌。國內市場,國產油籽上市量逐漸減少,價格總體平穩。食用植物油團餐消費有望回暖,而產量、庫存量也逐步增加,供需總體平衡,價格以穩為主。
受國產油菜籽上市量減少、進口油菜籽數量有限等因素影響,油菜籽供應偏緊,國內價格小幅上漲。農戶加快花生銷售速度,以獲得資金迎接春節,帶動價格小幅下跌。1月份,湖北地區油菜籽進廠價每斤3.51元,環比漲1.4%,同比漲9.7%;山東地區花生仁入廠價每斤4.80元,環比跌1.2%,同比漲25.7%。隨著春節前備貨逐漸結束,國內食用植物油采購需求減少,加之受國際價格下跌影響,國內價格普遍下跌。1月份,山東三級豆油出廠均價每噸9215元,環比跌1.7%,同比跌6.3%;天津港24度棕櫚油到港價每噸7897元,環比跌0.3%,同比跌24.7%;湖北三級菜籽油出廠價每噸12161元,環比跌5.3%,同比跌5.4%;山東一級花生油出廠價每噸17044元,環比跌2.1%,同比漲7.5%。
全球油菜籽產量大幅增加,美國農業部(USDA)1月份預計2022/23年度增產14.2%,帶動加拿大油菜籽價格下跌。國際市場對食用植物油的需求疲軟,價格普遍下跌。據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數據,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113.55萬噸,環比減少23.0%。1月份,加拿大油菜籽CNF價月均價(離岸價+運費)每噸729美元,環比跌0.3%,同比跌21.7%;南美豆油CNF價月均價每噸1259美元,環比跌2.6%,同比跌11.3%;馬來西亞24度棕櫚油離岸CNF價月均價每噸955美元,環比跌0.3%,同比跌28.9%。
1月份,9%關稅下的加拿大油菜籽到我國口岸的稅后價格每斤3.03元,比國內油菜籽進廠價每斤低0.48元,價差比上月擴大0.14元;美國墨西哥灣豆油離岸價每噸1469美元,折人民幣每斤4.99元,比國內銷區豆油價格高0.38元,價差比上月縮小0.21元;天津口岸的進口豆油稅后價每斤5.83元,比當地國產豆油出廠價每斤高1.22元,價差比上月縮小0.06元。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國內食用植物油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2021/22年度全球植物油產量略增,消費疲軟,貿易量大幅下降;2022/23年度產量和消費量增速基本一致,供需平衡。2022年國際植物油價格劇烈波動,整體處于高位;預計2023年上半年國際植物油價格將以震蕩下行為主。2022年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先減后增,進口量同比降37.6%;預計2023年進口將穩中有增,進口量達800萬—850萬噸。
俄羅斯對印度的植物油出口量增加1.4倍
據俄羅斯農產品出口發展中心(Agroexport)數據,2022年俄羅斯對印度的植物油出口量同比增加了1.4倍,達到55.85萬噸。
消息稱:“2022年,俄羅斯大幅增加了對印度的植物油出口量,占據了4.3%的市場份額。2022年,出口了55.85萬噸產品,價值9.088億美元。”2021年,俄羅斯向印度供應22.65萬噸植物油,價值3.037億美元。
2022年,印度的植物油進口總量增長了9.3%,達到1521.6萬噸(進口總額增長了22.6%,達到212.08億美元)。向印度出口植物油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亞,市場份額為26%。其次是馬來西亞(18.9%)、阿根廷(16.4%)和巴西(10.3%)。俄羅斯在進口國中排名第七,占印度市場的4.3%。
數據表明,2022年俄羅斯對印度的農產品出口總額增加了兩倍,達到9.376億美元,在印度農產品供應國中排名第八。印度本身在2022年將進口額增加到創紀錄的341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17.8%。印度農產品的主要供應國為印度尼西亞(17.9%)、馬來西亞(12%)和阿根廷(10.6%)。前十大供應國占印度農產品進口的68%。
《2023-2028年國內食用植物油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國內食用植物油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食用植物油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食用植物油行業的市場規模、食用植物油市場供需求狀況、食用植物油市場競爭狀況和食用植物油主要企業經營情況、食用植物油市場主要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對食...
查看詳情
近幾年隨著國際礦業進入調整期,曾經以煤炭作為經濟支柱的黑龍江遭遇到了產能過剩的“陣痛”,而隨著以石墨、石墨烯為...
近年來,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我國動力電池市場飛速增長,出口額持續攀升。同時,動力電池企業在海外的本...
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面臨結構性、周期性問題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通航產業作為生產工具或消費物品,對服務國...
截至2023年10月5日,全國浮法玻璃日產量為17.02萬噸,比28日持平。上周全國浮法玻璃產量119.11萬噸,環比持平,同比2....
農牧業是固國富民的戰略產業。作為國家糧食主產區和糧食凈調出省區之一,內蒙古深入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持續建設好國家...
據統計,僅在美國,每年就有數百萬患者患有各種組織、器官的功能喪失或功能障礙癥,因而需要進行800萬次手術,年耗資4...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