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3日,蘋果發布2023財年第四財季(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該季度,蘋果實現營收894.98億美元,同比下降0.72%;凈利潤為229.56億美元,同比增長10.79%。蘋果當季的總銷售額出現了自2001年以來,首次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滑的情況。
北京時間11月3日,蘋果發布2023財年第四財季(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該季度,蘋果實現營收894.98億美元,同比下降0.72%;凈利潤為229.56億美元,同比增長10.79%。蘋果當季的總銷售額出現了自2001年以來,首次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滑的情況。
分業務來看,硬件業務僅iPhone手機實現銷售增長。第三季度,iPhone業務營收為438.05億美元,上年同期為426.26億美元;Mac業務營收為76.1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15.08億美元;iPad業務營收為64.43億美元,上年同期為71.74億美元;可穿戴、家居及配件業務營收為93.2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96.50億美元。
此外,第三季度,蘋果服務業務營收為223.14億美元,同比增長16.29%。五大核心地區中只有美洲市場的收入同比增長了1%,其他區域都出現個位數下滑,占據蘋果17%左右年收入的大中華區降幅最為明顯。
其中,大中華區第四財季凈銷售額為150.8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54.70億美元下降2.5%;美洲凈銷售額為401.15億美元,同比增長1%;歐洲凈銷售額為224.63億美元,同比下降1%;日本銷售額為55.05億美元,同比下降3%;亞太其他地區凈銷售額為63.31億美元,同比下降1%。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報告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輕微同比下降5%,降至6670萬部。其中,蘋果出貨量為1060萬部。蘋果CEO庫克表示,在中國市場,蘋果第三季度iPhone業務收入創下紀錄。
Canalys稱,iPhone 15系列已經引起了國內消費者的關注,新品進行大量的升級,并滿足了消費者對產品升級的期望。盡管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但iPhone 15系列的發布,仍為蘋果三季度出貨做出貢獻。庫克表示,iPhone 15系列的市場表現要好于上年同期的iPhone 14系列。
由于需求旺盛,蘋果更昂貴的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Pro Max 供不應求。隨著“雙十一”的到來,蘋果也開啟降價策略。包括京東、天貓等線上蘋果自營旗艦店目前已對iPhone 15系列作出調價,來應對中國市場下滑的情況。部分產品在使用優惠券后與上市時的價差可達到700元到800元。
從全球市場來看,Canalys稱,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降幅收窄至1%,由于廠商在第二季度庫存狀況得到改善,并在第三季度推出新品,出貨量達2.946億部。在iPhone 15系列新品需求的推動下,蘋果出貨量達5000萬部,同比下降6%,市場份額為17%,排名第二。
市場研究機構IDC認為,在中國市場,蘋果新款iPhone 15系列市場反應低于預期。更多消費者需求偏向于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但由于供應問題無法完全滿足。后續隨著供貨問題的好轉,蘋果的出貨量有望得到改善。
華泰證券研報稱,經過兩年半漫長的智能機調整期,近期產業鏈在華為Mate 60系列和蘋果 iPhone 15系列等新機帶動下出現復蘇跡象。在手機升級放緩的大背景下,蘋果將于明年年初上市的MR頭顯設備Vision Pro將有望接棒手機成為消費電子新的增長點。
中信證券認為,華為、蘋果和小米等手機新品的發布有助于刺激消費者升級換機,加快換機周期,并持續推動消費電子需求復蘇,上游消費電子相關材料公司有望受益。
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不足2.8億部,同比下降16%,為近十年來最低。2023年4月,據市場調研機構科納仕咨詢(Canalys)消息,2023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跌12%,是連續第五個季度出現下跌。
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為:三星、蘋果、小米、OPPO、vivo。
其中,三星是頭部廠商中唯一實現環比增長的廠商,以22%的市場份額艱難地回到第一;
蘋果以21%的市場份額回落到第二,受到iPhone14Pro系列穩固需求的推動,第一季度其與三星間的差距在縮小;受到季度末新品發布的推動,小米以11%的市場份額維持在第三的位置,但是庫存調整仍在進行中;
OPPO和vivo強化了其在亞太及中國的市場地位,分別占據全球10%和8%的份額,排名第四和第五。
在國內折疊屏手機賽道上,華為銷量和口碑都遙遙領先于其他品牌。作為國內最早推出折疊屏手機的廠商之一,華為在該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
過去幾年來,華為發布了華為Mate X、華為Mate Xs、華為Mate X2、華為P50 Pocket等折疊手機品牌;今年3月,華為推出折疊屏新品Mate X3,憑借大量高科技成果的運用,Mate X3一舉刷新多項行業紀錄,上市后迅速銷量登頂。
面對直板智能手機遭遇的瓶頸,折疊屏的出現和發展,成為一束光,帶來了新方向,并進一步拓寬了智能手機的邊界,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機會點。
相比較直板智能手機,折疊屏的發展僅有五年時間。在發展的初期,很難做到面面俱到,為了性能就要犧牲手感,為了輕薄又不得不犧牲性能,妥協是大部分廠商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伴隨著華為三星等先行廠商的“拓荒”,折疊屏產業鏈逐漸成熟,入局折疊屏的門檻變低,有的廠商為了吸引用戶,更是不惜用低價來降低購買門檻。
可折疊的特性源于其屏幕是柔性屏,柔性屏可以實現 360 度的彎 曲甚至扭曲。傳統屏幕是由像素點分布在玻璃基板上組成,基板材質是硬的,而柔性屏則通過柔性材質(如 PI 塑料)替代剛性玻璃基板,讓基板變“軟”,達到可以折疊的效果。應用在手機端的折疊屏技術目前主要是柔性 屏加鉸鏈的結構設計來完成。
相比于傳統的顯示技術,柔性顯示具有眾多優點,例如輕薄、可卷曲、可折疊、便攜、不易碎等。
從形態上來看,折疊屏主要分為內折、外折以及上下折三種樣態。其中,內折和外折得益于更大的屏幕,受到高端商務人群的青睞。上下折較為小巧,更討女性用戶的喜歡。目前,伴隨著供應鏈的完善,折疊屏價格逐漸下探,也給了更多用戶嘗鮮的機會。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智能手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最新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季度跟蹤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705萬臺,同比下降6.3%。
而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544萬臺,同比下降11.8%;第二季度出貨量約6430萬臺,同比下降5%。DC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延續快速增長趨勢,出貨量達到196萬臺,同比增長90.4%。
從全球市場細分來看,印度、東南亞和非洲等發展中地區的智能手機市場增長迅速,成為全球智能手機產業的重要增長點。預計到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將進一步擴大,預計銷售額將達到1.8萬億美元,出貨量將超過16億部。
隨著華為手機的“強勢回歸”,當前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已悄然生變,9月華為手機銷量位居國內第一,8月榮耀手機銷量位居國內第一。
業內人士消息稱,華為明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目標為1億部。此前多家市場研究公司預測,華為明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約7000萬部,1億部較此前預期增長40%。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逐步走出了年初的“至暗時刻”。隨著最近一個月市場熱度的提升,消費者需求在明顯回暖。
IDC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華為以31.7%的市場份額穩居折疊屏市場第一;OPPO排名第二,份額17.9%,其中在豎折產品市場,OPPO位居全年 (市場份額31.4%)和當季第一(市場份額25.0%);三星、榮耀、vivo分列第三到第五名。
短期內智能手機發展難有大的創新突破,但國內各大手機廠商在高端化路線上堅持長期投入,包括產品、服務、渠道和品牌等。
越來越多廠商與供應鏈從技術預研階段即開始深度合作,共擔投入與風險的模式已經逐步普遍化,部分底層的技術也更加開放,越來越多定制化、差異化的產品正在出現。但是廠商會加強與供應鏈深度合作,推出更多定制化產品,盡可能吸引消費者。
此外,供應鏈價格的繼續下降,有望推動部分技術使用滲透率提升,例如曲面屏在中低端產品上開始廣泛使用,OLED屏幕滲透率繼續增長,更多低端產品開始支持5G。
另外,手機廠商將延續“高端化”發展路線,加大旗艦機型投入,打造直板機+折疊屏雙旗艦戰略。手機影像體驗提升依然是各廠商的發力重點,主攝像素升級,更多產品支持1~2億像素,1英寸大底和潛望式變焦應用更加廣泛,而廠商算法調焦對于影像體驗升級更為關鍵。
此外,廠商在硬件層面加大投入自研芯片研發的同時,軟件層面會繼續優化升級系統,AI應用廣泛,提升多終端互通互聯使用體驗。
智能手機報告在公司多年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公司資深研究團隊對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并且依托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智能手機市場監測的中研普華數據庫,進行全面、細致的研究,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最權威、有效的研究產品。
智能手機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分析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行業投資策略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機會風險、智能手機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
更多智能手機市場調查消息,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智能手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智能手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智能手機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智能手機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查看詳情
在線供應鏈金融行業前景及現狀如何?未來在線供應鏈金融市場投資趨勢怎么樣?在線供應鏈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不僅受到實體...
建筑工程行業投資現狀分析1、2020-2021年建筑工程行業投資狀況回顧(1)城市綜合開發業務當前,多數工程建設企業均將2...
建筑工程行業投資特性分析一、建筑工程行業進入壁壘分析(1)行業資質壁壘資質是建筑工程行業投標、承接相關業務的前2...
建筑工程行業SWOT分析1、建筑工程行業優勢分析1、政府對行業利好政策頻出近年來,政府針對建筑行業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
中央氣象臺11月6日06時繼續發布暴雪橙色預警、寒潮藍色預警和大風藍色預警。預計11月6日08時至11月7日08時,內蒙古東1...
牧原股份:養豬低利潤是常態10月31日,牧原股份管理層的首席財務官高曈、屠宰事業部總裁秦牧原、首席人力資源官王春艷...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