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印發《“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工作規則(暫行)》、《“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建設指南》。其中提出,立足區域發展和產業實際需求,制定先導區試點方案,明確規劃目標,出臺配套政策文件。推進5G專網建設、設備改造、應用創新等工作,
工信部:推進5G專網建設,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5G+工業互聯網”的投資力度
工信部印發《“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工作規則(暫行)》、《“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建設指南》。其中提出,立足區域發展和產業實際需求,制定先導區試點方案,明確規劃目標,出臺配套政策文件。推進5G專網建設、設備改造、應用創新等工作,探索完善支持先導區發展的特色政策體系。
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5G+工業互聯網”的投資力度,擴大信貸投放,形成優質金融產品和服務,合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完善金融支持創新體系建設,鼓勵設立產業基金,綜合利用一攬子金融工具,以產融合作促進先導區發展。
11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試點建設指南》。其中提出,推進5G專網建設,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5G+工業互聯網”的投資力度。
據咨詢了解,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的發展還是由政策和補貼帶動為主,市場需求推動為輔,仍處于發展初期。據其測算,2022年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達到約9389億元,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0%。
中郵證券指出,工業互聯網產業鏈自下而上分別為網絡層、設備層、平臺層、軟件層、應用層,其中網絡是關鍵基礎設施,工業通信設備是工業現場網絡建設的核心,將是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過程中率先受益的環節。
此外,浙商證券認為,工業互聯網平臺利用實時有效的工業大數據,為深度學習的模型訓練提供了優質的訓練集和測試集,是AI發展的良好土壤。以GPT系列為代表的高性能AI將全方位賦能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挖掘,行業知識庫和各類工業軟件功能,有望促進工業互聯網平臺滲透率的提升。
公司方面,據上市公司互動平臺表示,東土科技:專注于工業互聯網核心硬件及軟件技術的研發,持續跟進人工智能行業動態,緊密結合客戶需求進行產品開發。
科大智能:目前已實現在工業生產智能化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主要產品涵蓋智慧工廠、智能移載、智能裝配、智能焊裝、智能物流等。
近年,“智慧工廠”悄然興起。為適應市場的發展,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水平,許多傳統工廠也紛紛走上數字化轉型之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不斷拓展,各地都涌現出一批智能工廠、無人車間,智能制造場景越來越多。
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工廠企業需要找到一種全新的生產模式,以緩解昂貴的勞動力成本和應對快速更新的產品需求。智慧工廠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更高的產能,增強短期制造利潤,并提高企業的長期競爭力,收到制造業青睞。再加上政府對智慧工廠建設的大力扶持,使各行各業的大中小企業都走上了建設智慧工廠的改革路。
智慧工廠旨在構建一個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環境舒適的人性化工廠。其應用場景包括智能倉儲、智能車間、追溯管理等。
目前,我國已建成2100多個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其中有209個是示范標桿工廠,對這209個企業做過智能化改造前后的成效分析,發現改造以后,這些工廠的產品研發周期縮短了20.7%,生產效率提升了34.8%,產品的不良品率降低了27.4%,碳排放減少了21.2%。
隨著生產設備的逐漸增多,生產過程的日益復雜,對系統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通過智能化手段進行設備的控制管理成為數字化工廠發展的主要趨勢。
在工業自動領域,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所有的生產資料開始向云端聚集,資料和運算位置的主要模式發生顛覆性變革。
云端計算可以為企業生產提供更為系統、完整的專業化服務,生產設備不再是單一獨立的個體,而是生產過程中必備的一環,這種創新型的工業制造流程,勢必為制造業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比如,智能工廠體系中制造執行系統和生產計劃系統的智慧化,會加深生產環節的連線程度,一旦所有的生產環節實現完全溝通,那么整個社會的生產規則都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智慧工廠作為工業4.0的重要組成部分,已賦能機械制造、3C電子、鋼鐵、汽車、航天航空等眾多行業,在生產運營領域產生了廣泛而重要的價值。
例如,在生產制造場景,通過智能排班、設備預防性維護、物料智能預警管理、計劃與生產可視化實時報告等解決方案,賦能智能化人機料法管理。
在內外部協同場景,通過可視化物料供應網絡、數字化新產品導入管理、智能需求預測與計劃,建立網絡化協同能力。同時結合數字化手段優化定制產品生產交付時效與成本、實現訂單交付實時進度共享,在交付場景,更好地滿足客戶差異化、個性化需求。
技術進步推動智慧工廠快速發展。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與企業生產過程的融合,企業逐步打通了生產、營銷和服務等各環節的壁壘,實施精準生產、精準營銷,推動了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刺激了智慧工廠產業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融合發展,已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鮮明特色,正在驅動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發生深刻變化,發展智能制造已成為各主要工業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共同選擇。
將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動搖,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以智能化重塑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這也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今年,工信部將著重推動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開展多層次的應用推廣。要面向重點行業,打造一批世界級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面向中小企業,大規模推行工藝優化、精益管理和流程再造等針對性解決方案。面向重點省市,建設一批智能制造先行區,探索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發展路徑和模式。
二是:加快融合型技術創新突破。將加大復雜設計、先進工藝等制造技術攻關,把各方面力量組織動員起來,把企業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實現基礎性、戰略性突破。同時,聚焦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研發推廣一批適用性技術,取得一批原創性、前瞻性成果。聚力推動工業知識軟件化,研發一批基礎工業軟件和核心工藝包。
三是:強化基礎性支撐能力。將研究制定促進裝備數字化發展的政策措施,以智能裝備創新,支撐數字中國建設。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加快5G、工業互聯網等規模化部署和應用,在這方面的工作安排和部署。
后續,還將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深化基礎標準應用,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相互借鑒,共同提高,推進各領域智能化發展水平提升。
報告結合智慧工廠建設行業的背景,深入而客觀地剖析了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規模和競爭格局;分析了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行業競爭格局、產品的市場需求特征、行業領先企業的經營情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與前景;同時,佐之以全行業近5年來全面詳實的一手連續性市場數據,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想要了解更多智慧工廠建設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智慧工廠建設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
查看詳情
調味料酒就是人們俗稱的料酒,根據行業標準《調味料酒》(SB/T10416-2007)中的定義,調味料酒是以發酵酒、蒸餾酒或6...
椰子油產業概述椰子油以其獨特的脂肪酸結構,逐步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健康食用油選擇,因為椰子油本身的抗氧化性使其在高...
山茶油,又名茶油、山茶籽油、油茶籽油,是以油茶及其相應近緣種的籽實或仁為原料制取的油脂。山茶油可從品質、加工工...
一項日前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眼科學卷》雜志上的新研究說,ChatGPT背后的技術可以偽造“看似真實”的試驗...
指紋識別系統行業前景如何?未來指紋識別系統市場發展機會有多大?隨著近年的發展,指紋識別技術成為現在智能終端市場和...
醫保信息化的現狀:推動醫保碼實現“全場景通”“全流程通”“全國通”醫保信息化行業前景如何?未來醫保信息化市場發?...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