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2023年將有所放緩;光伏產品價格或持續低位運行,行業競爭加劇;技術迭代加速,只有新技術、新產品才能走進新的繁榮周期,預期2024年組件需求仍將保持約15%至20%的增長。
受發電端需求的帶動,光伏制造端同樣增長強勁。光伏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前10月,我國光伏制造端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70%,總產值超過1.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來看,2023年前11月全國太陽能發電累計新增裝機就已達到了163.88GW,同比增長149.40%。截至11月底,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5.6億千瓦,同比增長49.9%。
光伏協會也在會上第二次上調2023年裝機預測,預計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由305-350GW上調至345-390GW;中國光伏新增裝機由120-140GW上調至160-180GW。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光伏發電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2024光伏發電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向
光伏發電技術將繼續創新發展,光電轉換效率、組件壽命、降低成本等方面將取得更多突破。同時,儲能技術、智能微電網等技術的融合應用將進一步優化光伏發電的運行和管理。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居民、企業、村莊等不同規模主體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快速發展。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光伏發電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未來幾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保持高速增長。
放眼全球光伏市場,我國光伏企業依靠領先的技術、規模化生產和全產業鏈布局,不斷斬獲市場份額。2023年前10月我國硅片、電池片、組件等產品出口量分別同比增長90%、72%和34%,繼續保持光伏產業在出口貿易“新三樣”的穩定地位。
據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介紹,2023年光伏制造全產業鏈新增產能比行業累計的所有量還多。他指出了企業擴產的四個原因:企業愿意投、地方政府支持、金融機構融資便利和其他行業的跨界意愿強。“這些新企業由于技術、人才和管理能力不足,導致一系列經營問題,甚至有些企業投產之日就是停產之時。”
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同樣表示,金融力量疊加地方政府支持加速了產業的擴產速度,“花錢的人花的不是自己的錢”是光伏產能過快擴張的本質,而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
產能過剩也導致行業競爭白熱化,潛藏眾多風險。記者采訪了解到,隨著競爭加劇,已出現一些企業為降低成本而降低產品質量的現象,比如在硅片厚度以及各類輔材上偷工減料等。下游電站投資企業擔心,持續低價的情況下,能否保障產品質量和供貨效率,是否會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等。而從更長期來看,持續低價競爭將損害光伏行業的創新基因,進而減弱我國光伏產業的競爭力。
晶澳科技聯席執行總裁李守衛表示,2023年,是光伏N型電池技術商業化的騰飛之年,全球光伏產業正式跨入新紀元。在這一年里,N型和P型產品的成本差距不斷縮小,N對P的替代進程明顯加快。性能更加先進的N型產品已成為海內外客戶的優先選擇,全球市場滲透率迅猛增長。另一方面,雖然N型產業鏈各環節產能在大幅拉升,但市場供應缺口仍然較大。
2023年以來,晶澳科技旗下有9個生產基地新建N型產能項目順利投產,這讓晶澳科技如期達成2023年既定產能目標,即組件產能達到95GW,硅片和電池產能分別達到組件產能的90%以上。同時,這也讓晶澳科技成功完成產能結構轉型,使得N型電池產能相對總產能占比攀升至67%,N型產能規模一躍位居行業前列。基于此,當前晶澳科技的N型供應能力已可保障全球市場的各類訂單需求。
2023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大幅增長。但同時,受產能擴張、產業鏈產品價格持續下跌、技術迭代等多重因素影響,光伏行業競爭加劇。對于2024年,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全年新增裝機規模有望保持較高增速,但相比2023年將有所放緩;光伏產品價格或持續低位運行,行業競爭加劇;技術迭代加速,只有新技術、新產品才能走進新的繁榮周期,預期2024年組件需求仍將保持約15%至20%的增長。
光伏發電是一種利用太陽能進行發電的技術,具有環保、可再生、節能等優點,是當前全球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報告將對光伏發電行業進行市場調研,分析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光伏發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從裝機容量上看,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全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量將達到315.24GW,2024年將達到418.76GW。
此外,全球的光伏發電市場規模在近年來也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據全球能源雜志的報告,2019年全球的光伏市場規模為140 GW,同比增長13.6%,市場總額達到了120億美元。其中,中國光伏市場規模達到了40 GW,占全球市場的近三分之一。
光伏發電具有污染小、見效快、環保效益突出等特點,有利于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隨著全球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推進,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再創新高,我國光伏產業同樣取得蓬勃發展。
“科技創新是推動光伏發電普及應用的最重要驅動力,光伏產業正持續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不斷推出受市場歡迎的高效電池和高可靠性組件。”靳保芳表示。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光伏發電行業報告對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光伏發電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光伏發電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光伏發電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光伏發電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光伏發電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光伏發電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光伏...
查看詳情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智能交通系統、機器人技術和3D建模和測量技術的不斷發展,激光雷達行業有望實現更加快速的發展,激...
我國醫療服務供需關系不平衡,社會辦醫是我國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人均醫療衛生支出近年來持提升,但與發達國...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城鄉居民的消費支出中,玩具類支出將越來越大。中國16歲以下兒童有3.6億左右,占人口的比重2...
隨著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不斷深入,教育發展也進入了數字化...
目前,中國生物柴油行業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產能規模,并且在交通運輸、航空、農業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生物柴油是...
互聯網的出現縮短了全球信息傳輸的時間,大大便捷了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國網民數量也快速增長,互聯網普及率...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