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復蘇和消費者信心增強,中國跟團游行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的關鍵轉型期。政策支持、消費升級與技術革新共同推動行業變革,傳統標準化產品逐漸向深度體驗、個性化定制方向演進。
一、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政策驅動與市場復蘇
近年來,中國政府通過《“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關于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推動旅游供給側改革與文旅融合。2025年,隨著除夕納入法定節假日,春節假期延長至8天,進一步激發了家庭出游需求。政策層面,跨境旅游便利化措施持續落地,如中國與中亞國家互免簽證協定生效,推動入境游與出境游雙向增長。此外,文旅部推動的“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政策”為旅行社釋放資金壓力,助力行業復蘇。
(二)消費需求升級與產品創新
消費者對跟團游的需求從“走馬觀花”轉向深度體驗與文化探索。主題化、定制化產品成為市場熱點,如敦煌壁畫修復體驗團、海南康養療愈線等,滿足不同客群的差異化需求。年輕群體偏好音樂節之旅、電競比賽之旅等新興主題,而中老年群體則更注重舒適度與文化體驗。此外,銀發旅游、親子游、研學游等細分市場快速增長,推動行業向精細化、圈層化發展。
(三)技術賦能與數字化轉型
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重塑跟團游行業生態。旅行社通過用戶行為數據分析實現精準營銷與動態定價,AI行程規劃工具覆蓋超60%的線路設計環節。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合同存證與供應鏈管理,提升透明度與信任度。此外,VR預體驗、智能導游系統等數字化工具提升服務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在線預訂平臺與短視頻平臺成為核心獲客渠道,社交媒體“種草經濟”重塑消費決策鏈條。
(數據來源:綜合行業報告、市場研究及公開數據整理)
二、競爭格局分析
(一)頭部企業主導與區域分化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跟團游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跟團游行業呈現“頭部集中、長尾分散”的競爭格局。攜程、中青旅、嶺南集團等頭部企業通過資源整合與品牌優勢占據主導地位,市場集中度逐年提高。頭部企業重點布局高端定制、主題游等細分領域,而中小型旅行社則以本地化服務、低價策略搶占下沉市場。區域市場分化特征顯著,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依托高凈值客群基礎,高端定制游產品收入占比持續提升;中西部市場受益于鄉村振興政策,鄉村旅游跟團產品年均訂單增速顯著。
(二)跨界合作與生態重構
線上線下融合加速產業鏈價值重分配。OTA平臺通過流量優勢與技術賦能滲透傳統市場,而傳統旅行社則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服務能力。跨界合作催生新型商業模式,如旅行社與航空公司、酒店集團聯合推出“機票+酒店+跟團游”套餐,或與文化機構合作開發研學旅行產品。此外,行業整合趨勢明顯,頭部企業通過并購區域性中小旅行社擴大市場份額,而新興平臺則聚焦細分市場,在Z世代客群中滲透率持續提升。
三、重點企業案例分析
(一)攜程集團:全產業鏈布局與技術創新
攜程通過“旅游+科技”戰略,構建覆蓋機票、酒店、跟團游的全產業鏈生態。其AI行程規劃系統可根據用戶偏好自動生成個性化行程,VR預體驗功能讓游客提前感受目的地場景。此外,攜程推出“無購物團”“純玩團”等高品質產品,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化、透明化的需求。在國際化布局方面,攜程與東南亞、歐洲等地旅行社合作,推出跨境跟團游產品,覆蓋全球熱門目的地。
(二)中青旅:文化賦能與主題游開發
中青旅依托央企背景,深耕文化研學、紅色旅游等主題游市場。其推出的“敦煌壁畫修復體驗團”“絲綢之路深度游”等產品,將文化體驗與旅游服務深度融合。此外,中青旅通過“旅游+教育”模式,與學校、博物館合作開發研學課程,滿足青少年群體的文化探索需求。在銀發旅游領域,中青旅推出“候鳥式旅居”產品,提供醫療、養生等增值服務,搶占中老年客群市場。
(三)新疆西域國際旅行社:區域深耕與中亞市場開拓
新疆西域國際旅行社聚焦中亞旅游市場,推出“康養+旅游”“商貿+旅游”等主題線路。其針對中亞游客偏好,設計沉浸式文化體驗產品,如探訪新疆博物館、品嘗地道美食等。在出境游方面,該社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地接社合作,推出“哈薩克斯坦深度游”“烏茲別克斯坦歷史名城之旅”等產品,滿足中國游客對中亞文化的探索需求。
(一)品質化與個性化
未來,跟團游行業將更加注重服務品質與個性化體驗。高端定制游、主題深度游產品占比將持續提升,旅行社通過大數據分析游客偏好,提供“一人一策”的專屬服務。此外,小團化趨勢明顯,6—10人精品小團成為主流,行程靈活度與專屬服務成為核心賣點。
(二)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
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綠色旅游成為行業新熱點。旅行社推出碳中和航班、環保酒店合作等低碳旅行線路,倡導游客參與廢棄物管理、節能減排等環保行動。此外,生態旅游、鄉村旅游等產品將更注重生態保護與社區參與,推動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三)國際化與跨境合作
跨境旅游便利化將推動跟團游行業國際化發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旅游合作深化,中亞、東歐等新興線路預訂量快速增長。此外,旅行社通過與國際酒店集團、航空公司合作,推出“一站式”跨境旅游服務,提升游客體驗。在國際市場拓展方面,中國跟團游企業將加強品牌宣傳與渠道建設,吸引更多國際游客。
(四)數字化轉型與智慧旅游
數字化技術將深度融入跟團游行業。智能供應鏈、區塊鏈合同存證、多語種實時翻譯工具等技術將提升服務效率與用戶體驗。此外,元宇宙、VR/AR等沉浸式技術將應用于目的地營銷與虛擬導覽,為游客提供全新體驗。旅行社通過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旅游服務生態系統,實現精準營銷與動態定價。
五、投資策略分析
(一)聚焦細分市場與差異化競爭
投資者可關注銀發旅游、研學旅行、主題定制等高增長細分領域。具備獨特產品、良好口碑與穩定供應鏈的企業更具投資價值。例如,專注銀發旅游的企業可通過醫療、養生等增值服務提升客單價;而深耕研學旅行的企業可通過與教育機構合作開發課程,增強用戶粘性。
(二)關注技術創新與數字化轉型
具備數字化能力的企業將在競爭中占據優勢。投資者可關注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優化運營效率、提升顧客體驗的企業。例如,通過AI行程規劃系統降低人力成本,或通過區塊鏈技術提升供應鏈透明度的企業更具長期投資價值。
(三)布局區域市場與下沉渠道
三四線城市及縣域市場成為跟團游行業新增長極。投資者可關注在區域市場深耕的企業,尤其是通過線下門店覆蓋與本地化服務搶占下沉市場的旅行社。此外,參與鄉村振興政策的企業,如開發鄉村旅游跟團產品的企業,將受益于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增長。
(四)風險防控與合規經營
投資者需警惕政策變動、經濟下行周期中的需求波動及技術投入風險。例如,簽證政策變化可能影響出境游業務,而地緣政治沖突可能對跨境旅游供應鏈造成沖擊。建議投資者選擇合規經營、具備風險管理能力的企業,并關注企業在數據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表現。
如需了解更多跟團游行業報告的具體情況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國跟團游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