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范圍內存在眾多物聯網標準,雖然部分標準已經開始整合,但各標準之間仍存在彼此角力。從此看來,短期內物聯網標準無法完成統一,邁向完全整合還須一段時間。

物聯網標準化需求迫切完全整合仍需時日 當前,物聯網已經滲透進各行各業,涌現出大量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以及新模式,成為世界各國急欲占領的新興市場。然而由于標準同一難題,物聯網設備無法互通,數據無法交互使用,難以形成規模化效益,限制了物聯網產業的整體發展。
2015年,全球物聯網標準化工作發生了新變化,國際標準競爭日趨激烈、產業標準聯盟不斷涌現、業界巨頭紛紛加入標準爭奪戰。但是,物聯網涉及的標準組織十分復雜,既有國際、區域和國家標準組織,也有行業協會和聯盟組織。同時,依據物聯網的參考體系結構和技術框架,不同標準組織側重的技術領域不同,有些標準組織的工作覆蓋多個層次,不同標準組織之間錯綜復雜。
在2016年舉行的物聯網+《中國制造2025》高峰論壇上,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聯合發布的《物聯網標準化白皮書》指出,全球物聯網將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但物聯網行業標準缺失導致物聯網面臨豎井式應用、重復建設等問題,物聯網應用呈現小、雜、散的特征。因此,物聯網標準化需求十分迫切,其中缺失比較多的是行業應用標準。
在標準問題上,其實是有歷史經驗可循。在PC領域,英特爾、IBM和聯想等企業積極構建PC標準,不同廠商間的產品得以互聯互通,在服務器、存儲、通訊領域,通用產品最終取代了傳統的專用設備,同時也給最終用戶帶來不少收益。
物聯網標準會統一,但是也會以幾大陣營的形式存在,競爭很激烈,同時也促進發展。在2016年,物聯網兩大競爭標準取得共識,包括與采用高通AllJoyn協議的AllSeenAlliance合并的開放互連基金會以及英特爾支持的OpenInterconnectConsortium聯盟。
除此之外,根據p2413工作小組會長OlegLogvinov指出,提供統一方式定義物聯網架構的IEEEp2413標準,預計可望在2017年完成。該標準將擴展至所有產業與消費者裝置,雖不會取代現有數據格式,但可有效降低外界推動分享數據的負擔。
從當前形式來看,物聯網尚未出現一家獨大的標準。不管是硬設備制造商或系統整合商,其產品主動送測的意愿仍不高,大多數的送測,主要是因應買方要求,而由于非消費性物聯網架構,其應用多為企業端,對架構的穩定度要求相當高。MachinaResearch分析師AndyCastonguay就表示,目前標準整合程度尚未達到可節省解決方案供貨商與App開發人員負擔的地步。
由此看來,盡管全球海量存儲、云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技術標準可為物聯網應用提供支撐,但針對物聯網應用的支撐標準需求分析及現有標準評估工作尚處于探索階段。而且,現有標準組織針對數據接入、設備管理、運行監控方面有相關研究,但仍缺乏對于系統合規性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研究,物聯網標準邁向完全統一還須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