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并未真的看懂智能音箱,乃至失去了尋找突破口的耐心,但昨天(7月26日),小米展示了一個足夠有說服力的打法。
小米發布299智能音箱:為智能音箱尋找一個支點
為智能音箱尋找一個支點
智能音箱顯然不只是智能音箱,但為了拿到將來你必須擁有現在,因此找到一個合適的市場支點就非常關鍵。這個市場支點如果最終銷量只有幾十萬量級,那就沒有足夠的強度來托起一個無限龐大的未來,但100萬臺就會讓事情發生轉機,500萬臺則會讓事情發生本質性變化。也就是說問題的本質在于那個品類上可以承載這500萬銷量---這就是智能和音箱需要疊加在一起的根本原因。換句話說,誰先拿到了500萬臺銷量,誰就拿到AI互聯網的第一張船票。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一年音箱的具體銷售狀況,單以國內論每年音箱的出貨量預計在5000萬左右。其中很少一部分是Sonos這種品牌產品,大部分是低端的藍牙產品。這也就意味著在藍牙音箱這個領域上其實是存在著500萬量級的支點的,但是這個點高度價格敏感。當一個公司真做智能音箱的時候,你必須知道你要干的是什么事情:你是要樹立一個新品類和新品牌還是要替代一個已有的市場進行升級?如果是替代某個已有市場,那這個已有市場到底是什么特征?
不弄清這些,單純的模仿Echo就像按照人的樣子雕個人出來,其實跟真的人相去甚遠。大多數做智能音箱的企業在商業上顯然錯誤的定位了自己。如果一款產品定價799,那實際上就是要定義新品類和新品牌。這時候一旦你后續的投入不夠,技術供給也跟不上,那先天上就是個失敗的產品。一旦一個產品定價299,那顯然定位就是替代已有低端藍牙音箱市場。
這是一個幾乎讓市場發生質變的價格,只要體驗足夠好,那就一定可以覆蓋藍牙音箱市場。每個人都知道一旦起量,這個價格是可以進一步下降的。而這個時候只要體驗的正向提升跟得上,那打已有的數千萬量級的藍牙音箱市場,勝算其實極高。順道說一句,小米其實在手機市場上做過這件事情,不清楚的可以自行查查小米手機剛出來的時候市場什么樣,而后市場什么樣,再看看具體打掉了誰。
所以說,當做智能音箱的時候,你必須知道自己打的是誰。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啟動期低估一次變革的價值,而在高速成長期則高估他。智能音箱這個品類上大家仍然沒有擺脫這個怪圈。在啟動這個點上試探太多,真的用心之作則太少。然后很多人懷疑這個品類,這在投入決心與最終產品體驗成正比的品類上是非常致命的。
當產品遇上硬科技
我們都知道科技可以創造價值,比如很多芯片公司都自嘲自己是給ARM打工的。但之前可能很多公司估計沒有預料到科技創新這次會以這樣的形式來創造價值---大幅拉低了產品的價格。Echo開辟的智能音箱架構里,麥克風陣列板、主板和功放是分離的,這樣做一個比較核心的原因是采用了模擬麥克風后,相應的A/D等就會占掉一定的空間,所以不太方便做進一步的簡化。而對這樣的硬件結構一個顯然的優化辦法是使用數字麥克風,這時候麥克風陣列板基本上可以優化掉,就可以把三塊板子優化成一塊。這樣的整體成本會下降。
但核心問題是數字麥克風出來的信號質量會比模擬麥克風差一些,這時候為了保證效果,就對算法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喚醒、Beamforming、降噪、回聲抵消、去混響等都需要做更多的優化。在小米這個案例中,具體解決這部分問題的合作伙伴是聲智科技。很多人可能并沒意識到聲學算法和經常說的其它各種算法的差異。很多經典數值和非數值算法,甚至包含深度學習本身更多屬于Computer Science領域。為了做好這些算法,科學家們需要反反復復的做實驗,采集數據,修改硬件參數。
但聲學算法則通常橫跨兩個領域,既要用到CS中各種算法(比如喚醒的實現),也要在實驗室中反復的測試打磨。小米AI音箱這個例子里比較徹底的凸顯了這種硬科技公司的價值,正是雙方的緊密配合才打造出了這種對市場走勢可能有關鍵影響的產品。其實故事還沒完,一旦產品獲得了大量用戶,隨后就會衍生各種新特征上的需求,比如通話、比如環境監測、比如聲紋識別。所有這些最終都可以轉化為新的產品體驗。
做產品的公司一旦和這種科技公司找到完美的合作模式,變革的速度確實就會不斷提升。
智能音箱的下一步
很多人也許會覺得智能音箱即使成了也只是個小生意,這么想的時候大家可能忘了iPod以及顯然和iPod有著一定連續的iPhone。智能音箱顯然是遠場交互的起點,但一定不是遠場交互的終點。所以探討智能音箱的下一步的時候事實上需要分開看音箱本身的發展和遠場語音交互的發展。
以智能音箱而言,國內日漸清晰的是兩條不同的本土化方式:
一條是小米的299路線,這條路線強調的是音箱屬性,打的是低端藍牙音箱市場。價格一定會一路走低,而價格策略一定,核心考驗的就是負責算法端的科技公司到底能不能提供超越已有上市產品的體驗,并且持續提高。所以小米AI音箱很可能進入一種體驗提升,但價格下降的快車道。不過即使樂觀估計這個過程也并不會像陌陌這類App成長的那么快,而很可能需要像亞馬遜那樣的一個產品打磨周期。小米這款音箱一出,其它的同品類產品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負責算法端的科技公司配合,那機會就會變得非常渺茫 。下面是當前同類產品的一覽表,即使體驗相同其它產品顯然也機會不大,何況從實測來看小米AI音箱體驗還是要超出同類產品一截。
另一條路線則是和電視盒子結合。相當于打的是盒子升級的市場。這在技術上其實更難,對聲學和交互精度上會提出更高需求。
但不管從那個維度切入,大家的目標其實很簡單,誰先拿到500萬用戶,誰就會樹立起比較牢固的優勢。
小結
很有意思的事情是2011年小米成功的拉開了移動互聯網的大幕,現在看來AI互聯網的大幕很可能也會從小米開始。如果小米成功,那更有意思的點是曾經的三駕馬車(手機、MIUI、米聊)會不會換個樣子卷土重來?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京東拉黑阿里系物流 自家物流能否成為贏家? 又有一家不在京東推薦快遞名單里的快遞公司,公開反擊京東。7月25日中7...
迷你KTV投放超3萬臺 快速發展暴露問題 文化部今日召開文化市場管理政策新聞發布會,就近日印發的《文化部關于規范營...
魅族PRO 7發布:前后雙屏 2880元起售 大概是手機市場實在太少與眾不同的創新了,從魅族 PRO 7的第一張設計圖曝光...
夏普回歸首款產品傳2699起售 屏下解鎖為最大懸念 此前夏普已經正式放出邀請函,宣布將于8月8日在北京舉辦新品發布會...
摒棄機海戰術補課線下渠道 黃章打響魅族變革第一槍“黃章回公司日常上班以后的一個重大決定,就是要逐步做全國省代模...
京東封殺天天快遞 或難效仿“豐鳥”握手言和 京東日前向平臺商戶下發通知,以質量問題為由暫停蘇寧旗下的天天快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