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餐飲業是經濟的晴雨表,最近,在香港上市的餐飲企業紛紛披露上半年業績報告,味千、周黑鴨、小南國、唐宮等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股價下滑。
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在香港上市的餐飲企業的市場表現。
曾經風光上市的餐飲企業在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后,股價大都下跌呈現”一地雞毛“之勢,到底發生了什么?
根據WIND的行業分類,香港共有31家做餐飲的上市企業。實際數目要小于這個,因為有些企業已經轉型了。A股就更少了,只有兩家,全聚德、西安飲食。湘鄂情已經轉型高科技,成了中科云網。
一直以來餐飲業是經濟的晴雨表,最近,在香港上市的餐飲企業紛紛披露上半年業績報告,味千、周黑鴨、小南國、唐宮等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股價下滑。
曾經風光在香港上市的餐飲企業到底發生了什么呢?
1
“中年危機”的味千拉面
8月23日,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17年中報。數據顯示,其上半年實現營業額11.5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2.5%;凈利潤1.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80.9%。
從門店數量說,味千的門店數也出現了負增長,從2015年6月底的664家縮減到649家。
凈利下降8成,味千拉面正在陷入業績增長困境。讓人不禁懷疑96年成立現在21歲的味千,這是不是遭遇了“中年危機"?
何為中年危機?是指40-50歲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中年危機的典型特點就是做事拖拉、無勇無決、愛磨洋工,疲于應對,迫于壓力裝模作樣。
1、一個字“慢”
新品研發方面,在麥肯千變萬化的新品面前,味千拉面的菜單一年一換,新品數量少得可憐。對如今的連鎖快餐而言,固守標準化已行不通,“標準化+個性化”才是王道,在標準化的基礎上,要結合區域特色,不斷推陳出新。
上餐速度方面,從點餐到上拉面用時7分鐘,相比馬蘭拉面等競品2、3分鐘的速度,味千太慢了,在顧客體驗感大打折扣。
2、品牌老化,很難吸引年輕人
空間升級方面,其裝修環境這么多年來幾乎沒怎么變,與同類快餐相比顯得破舊,沒新意。
味千面向的消費群體主要是18-28歲的年輕人,但消費群體代際更迭的大勢下,味千也并沒有針對新生的消費群體做出品牌升級和相應的傳播策略,逐漸由過去的新潮變成如今的懷舊畫風。
是的,味千拉面曾經是一線餐飲品牌,但如今,在年輕人的心中,早已跌出了一線。
3、業績連年下滑,疲于應對
2010年、2015年,味千兩次提出5年千店計劃,然而,從15年、16年、17年公布的財務數據來看,味千業績連續三年都在下滑,門店也出現負增長,離千店計劃更是漸行漸遠。
2015年,味千營業額為25.45億元,同比下滑5.8%;凈利潤為2.27億港元,同比下滑17.7%,門店數量僅僅增加4家。
2016年,味千主營業務的業績持下滑的態勢,營業額為23.79億元,同比下滑6.5%。
2017年,味千上半年營業額為11.52億元,同比下滑2.5%,凈利潤1.09億元,同比下滑80.9%,共有門店數量649家,比上年同期減少13家。
4、迫于壓力奮起反擊,然而收效甚微
為了應對品牌增長瓶頸,很多餐飲企業都會推出副牌,味千也不例外。然而打了十多個副牌,比如高端品牌和歌山、燒肉孫三郎,中端品牌喜多藏,大眾化品牌美廚匯等,但這十余個副牌的門店數量少,存在感非常低,對于整體業績的提升基本沒作用。
另外,為了實現全時段經營,嘗試進行菜單革命,味千還推出過“all day menu”這種全日餐。但這與品牌基因不相符,在消費者心目中,它就是快餐,對于它推出的“all day menu”,消費者很難買賬,最終無疾而終。
總之,味千經過一系列折騰之后,仍然沒有擺脫業績增長困境。如何擺脫“困頓無力”的中年危機,保有最后的倔強?味千需要更多的思考與探索。
品牌作為一個系統機體,有時候真的很像人一樣,有危機、困頓、瓶頸,也有嘗試、奮起、拼爭,就像當年的熱血漢子遭遇了如今的中年危機,雖然令人感慨唏噓,但只要生活仍在繼續,就不應該放棄。
要知道遭遇“中年危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革新的勇氣與銳意的進取。
2
“多品類發展”的周黑鴨
伴隨著周黑鴨披露低于預期的半年度業績,8月24日,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股價大幅下挫,下跌12.3%,創下自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次日早盤再度下跌,收盤時勉強穩住局面,財報發布之后的三個交易日,周黑鴨的市值已經蒸發了約30.99億港元。
按理說,今年上半年,周黑鴨營收為16.18億元,同比上漲16.5%;凈利潤為4.01億,同比上升5.3%。營收和利潤均有所上漲,市場為何還不買賬?
餐飲O2O君在之前發過一篇文章:周黑鴨上半年凈賺4億,但股價地震!難道是小龍蝦戰略產生了分歧?
1、單店盈利能力下滑,凈利潤增速明顯緩于營收增長
截至今年6月底,周黑鴨自營門店數量為892家,與去年同期的716家相比,大幅增加了24.58%。但是按照業績報告披露的數據推算,自營門店的收入僅同比上升了約12.2%。
自營門店的收入增幅遠低于門店擴張速度,通過簡單對比可知,周黑鴨線下自營門店的單店銷售額很可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
整體方面,凈利潤增速明顯緩于營收的增長,凈利潤增幅較慢主要是因為公司包裝材料成本、香料成本以及勞工成本增加,導致公司上半年銷售成本增長22.1%至6.32億元。
此外,由于公司加大營銷及品牌宣傳力度,銷售及分銷開支由2016年同期的3.12億元增加37.3%至4.28億元。
成本的上升沒能帶來相應的業績增長,可能是周黑鴨股價大跌的首要原因。
2、上半年高調推出的小龍蝦項目受挫
趁著小龍蝦市場的火爆,5月5日,周黑鴨推出小龍蝦新產品——聚一蝦。這一舉動當時也獲得了市場認可,其股價在5月火了一把。
然而,僅三個月后,周黑鴨的線上渠道已經找不到小龍蝦的身影。
周黑鴨管理層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公司生產線不具備規模生產,公司正在建設小龍蝦的生產線和供應鏈。
確實,目前良莠不齊的小龍蝦市場急需規范管理,周黑鴨想要在這個上千億的大市場里成功淘金并不容易。
3、補位產品鹵牛肉難堪大任
既然小龍蝦暫時不賣了,今年6月周黑鴨又推出了鹵牛肉產品,目前專供公司的網上銷售渠道。
然而,在京東周黑鴨官方旗艦店上,就這款產品目前的評價數據來看,銷售金額還達不到小龍蝦的高度。
總之,事實證明,沒有過硬的業績支撐,不僅飛起來的豬在風口上站不住,鴨脖子同樣要落地。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的靴子昨日落定。收購之后,百度外賣暫保持獨立的品牌和運營體系,百度外賣包括管理層在內的人員架...
2017年8月24日上午十點三十分,百度外賣將召開內部會議,餓了么創始人兼CEO張旭豪帶領幾名高管一同參加。一位百度集團...
去年靠投資百度外賣凈利潤翻了5倍后,味千拉面未能續寫這一投資神話。今年上半年其業績“變臉”,下滑八成。 8月23日...
海底撈推玩具陪伴單身食客火鍋是中國共餐制文化的典型,通常是一群食客圍坐在沸騰的湯鍋旁,將肉和蔬菜放入鍋里。但中...
8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978億元,同比增長10.4%。限額以上單位消...
中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國的餐飲圈內,賈國龍是個響當當的人物,從內蒙一個不足20平的街邊小吃店,到擁有71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