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正在成為多數房企的首要目標。截止目前,至少45家房企已經實現或者正在提出千億銷售目標,其中30%為“閩系”。
房地產調控下,房企現狀如何?
千億規模正在成為規模房企的標配,沖擊規模成為多數房企的首要任務。截止目前,至少45家房企已經實現或者正在提出千億銷售目標,其中30%為“閩系”。現實情況是,據第三方研究機構克而瑞統計,今年前三季度,銷售額超出1000億元的房企合計11家,包括,碧桂園、萬科、金地、龍湖地產等。就實現速度而言,大致分兩類,穩步向前和“大躍進式”。兩類房企同時呈現了兩種模式,多元化發展和主要專注高周轉住宅項目的并購,鮮有涉及其他產業。
當下,規模、利潤、多元化……哪個才是房企的正確之舉?
45家房企提千億目標,截至目前3家實現
規模正在成為多數房企的首要目標。截止目前,至少45家房企已經實現或者正在提出千億銷售目標,其中30%為“閩系”。有媒體整理此前房企公布的公開信息顯示,克而瑞統計的房企銷售額排行榜中的前100名房企中,至少45家房企提出了千億目標。就實現速度而言,大致分兩類,穩步向前和“大躍進”式的。穩健型的如,前9個月已經實現780億元銷售額,的招商蛇口、以及已經實現銷售額475.6億元的遠洋集團等。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在45家提出千億目標的房企中,像禹洲地產、正榮地產、中駿置業等至少13家房企有一個共同的標簽“閩系”。“閩系”房企的房展多是伴隨“大躍進”式的。包括前9個月實現銷售額289億元的“閩系”房企禹洲地產;以及經過幾年發展,今年已經實現689億元銷售的旭輝等。
兩類房企同時呈現了兩種模式,穩健型的房企在沖擊規模的同時,多數在拓展多元化;而“大躍進”式的房企,首要目標是擴張,主要通過短時間內,大量并購住宅項目,鮮有涉及其他產業。
房企集中度正在提高。安信證券首席地產行業分析師稱,近兩年,中國龍頭企業的市占率上升飛快,其中TOP5房企的市場占率約20%、TOP10的市場占有率市約30%。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認為,房地產市場的總量保持(現有)規模,未來是強者恒強,2017年千億房企進一步擴容至16家。
規模被認為是成生存之道。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房企集中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小房企正在失去市場份額,這也就可以理解有的房企甚至犧牲利潤來追求規模。所以,規模指標對于房企的發展依然是有較為積極的意義。
大型房企的多元化之路
單純的傳統業務沖擊規模,還是走多元化之路尋找新的增長點?
受到政策和市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傳統的住宅開發業務受到越來越多的局限,多元化被認為是房企不得不走的道路之一。與此同時,也有房企直言,規模第一,堅定的住宅開發之路。越來越多的房企正在向包括商業地產、房屋租賃、物業管理、養老地產、產業地產等方向拓展,試圖通過多元化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有媒體發現,在已經實現或者正在實現千億目標的45家房企中,多元化之路走的比較早的,除了外界所熟知的萬科、恒大等這些龍頭房企之外,還有就是那些久居銷售額排行榜中的房企。
如今,在商業地產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的龍湖,在2003年開業首個商業項目之后,一直未房企這塊業務,甚至是在2010年,整個行業都在追求高增長的時候,龍湖的實際控制人重慶女富豪吳亞軍仍堅持將10%銷售回款沉淀下來去做持有物業。
關于商業地產,龍湖有較為切實的規劃。2012年,有龍湖高管向外界透露,未來5-10年,商業板塊將稱為龍湖最重要的利潤和價值增長點。按照龍湖的計劃,2020年,來自自持商業的租金收入要達到50億元。
相較于龍湖的單領域發力,另一家提出千億目標的遠洋集團,其轉型則相對堅決,2016年,遠洋地產更名為遠洋集團,業務隨之調整為,住宅、寫字樓與商業地產、金融、營造、服務為支撐的投融資集團。如今,在遠洋集團的內部,傳統的住宅開發仍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但其多元化業務正在形成氣候。
住宅業務在遠洋內部的權益比例約40%;不動產開發投資,占比30%;物業、養老等客戶服務,占比20%,而房地產金融,占比10%。
今年10月,遠洋商業獨立運營的首個大型綜合體項目遠洋樂堤港開業;遠洋金融事業部現在資產管理規模已經超過500億元;物業服務品牌遠洋億家已經在2016年登陸新三板市場;長租公寓、醫療服務等被認為有長遠發展的業務領域遠洋亦已涉足。
多元化的同時,遠洋集團提出2018年實現千億目標。截止9月底,遠洋集團今年實現銷售額475.6億元,同比增長39%;按照遠洋調整后的700億元銷售目標,目前已完成67.9%。
多元化的房企仍舊有許多。如綠城中國,在堅持傳統的地產開發業務以外,成立綠城管理、綠城資產、綠城小鎮、綠城生活四個業務板塊。10月初,綠城中國宣布成立“房屋醫院”,進軍存量房市場,涉及房屋維修、保養、智能家居等增值服務。
小房企:太小就沒了
這些有一定規模實力的房企,選擇多元化的同時,包括禹洲地產、福晟集團、中梁集團、和昌地產等眾多的房企則專注于傳統的住宅開發,將擴大規模視為收益要任務。
在房地產并購市場上異軍突起的福晟集團,年銷售額不足300億元,2年時間卻并購72個地產項目,貨值近7000億元。
規模、利潤、多元化,這些當下爭論最多的話題背后,身處企業掌控者之位的人,方知其中選擇的邏輯。
2015年業績發布會上,龍湖實際控制人吳亞軍直言,有的企業可能關注到規模,但利潤可能是下降的;有的企業可能關注了利潤也關注了規模,但未來可持續的競爭力在下降。而龍湖是在關注規模成長的同時,也關注到了利潤,同時也為未來可持續增長留下了一張船票。
而對于小房企而言,規模是生存。福晟集團董事局主席潘偉明道出眾多小型房企的心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今的土地儲備總量和結構,決定了今后的銷售業績和江湖地位,“沒有’小而美’,太小就沒了”。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長租市場為何?受眾多房企喜愛? LOFT戶型在目前長租市場中很受歡迎 本月12日,深圳也掛牌了一宗只租不售的地塊,要...
近期房企的情況如何?雖然寒冬未至,但在剛過去的黃金周,樓市可謂是經歷了一場“短暫的寒冬”,多數一二線城市在國慶...
城市更新類業務的市場?到底有多大? 中國房地產市場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后,正在步入存量房時代。這一情況在一線城,...
9月份信托貸款情況如何? 10月14日,央行發布《2017年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房企投資產業新城的背后有何深意? 日前,萬科對外宣布擬在成都新增投資2000億元,開展成都產業新城投資建設。實際上...
綠景中國要收購香港的一棟辦公樓?10月11日晚間,綠景中國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斥資90億港元收購香港開發商九龍倉旗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