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中國電子商務物流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電子商務物流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
電商平臺“二選一”之弊害,并不局限于這種特殊的銷售平臺,而更關聯著實體經濟大局,與生產、銷售、消費乃至就業等環節息息相扣。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日前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其中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得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以及技術等手段,對平臺內經營者在平臺內的交易、交易價格以及與其他經營者的交易等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違反者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罰款。
這條規定指向電商平臺“二選一”的意圖十分明顯。近年來,每逢“6·18”“雙11”等網絡集中促銷活動,一些電商平臺特別是少數超大型電商平臺,明里暗里強令平臺內經營者和自己簽訂所謂“獨家合作協議”,只能在自己一家平臺做促銷活動,其他電商平臺、平臺內經營者和消費者對此反映強烈,業內人士、專家學者紛紛提出批評質疑和治理建議。
2015年10月施行的《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今年6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發布的《2018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方案》,都對電商“二選一”提出明確禁令。基于互聯網行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此次通過的《電子商務法》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反壟斷框架的約束,對電商“二選一”行為初步實現了先行規制。
“二選一”應認定為壟斷行為
有人認為,平臺和平臺內經營者(下稱商家)是平等合同關系,前者要求后者“效忠”并非不可。此說忽視了“二選一”對市場交易的危害。表面上,雖然每個電商平臺都是向消費者開放的,但由于精力、習慣等因素,大量消費者會“粘住”一個主要的購物平臺。同一個商家會盡量進駐更多的平臺,消費者也希望在一個平臺內就能獲取更多的選項。但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無異于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即便消費者愿意檢索一個以上平臺,“二選一”也侵犯了商家的競爭自由。平臺與商家并非簡單的展示與被展示關系,平臺對商家收取的各種費用、結賬方式、促銷模式、排序算法都會對商家的利益造成影響。若能同時入駐多個平臺,商家就有了更多趨利避害的機會,包括在不同平臺銷售多寡不同的商品,甚至最終離開一個平臺等。而如果被迫提前“鎖定”一個平臺,商家會傾向于“一動不如一靜”,形成經濟學上的沉沒成本,喪失了左右逢源的機會。
電商平臺實施“二選一”,還損害了其他平臺與商家的締約自由和發展空間。如果各個平臺競相效尤,必將導致市場被切割而呈現板塊化,搞“二選一”的平臺則坐擁免于被商家不斷評估和挑選的壟斷利益。
“排除、限制競爭”危害實體經濟
作為一種市場壟斷行為,強令合作方、交易方“二選一”不但存在于電商平臺集中促銷期間,也存在于非集中促銷期間,并存在于實體經濟中。因此,如果放任一些電商平臺“二選一”,其消極后果將包括深刻影響實體經濟發展。
電商平臺已經是實體經濟生產者、制造者、服務者的重要舞臺,少數電商平臺對消費者選擇權的限制,減損了宏觀的社會消費的質量和數量;對商家交易權的侵犯,壓制了商家的成長空間。特別是,被“二選一”的商家主要是話語權較小的中小微企業,面對平臺其話語權更弱小,企業若在初創期就遭遇“二選一”,甚至可能意味著生死存亡的問題。由于電商平臺已經囊括了農產品和服務業,故而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實體經濟企業,都可能在受傷害之列。實力較雄厚的商家被電商平臺強令“二選一”后,可能通過對自家供貨商等實施“二選一”來轉嫁損失,勢必使“二選一”的危害呈幾何式擴散。這一切都會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妨礙市場經濟應有的優勝劣汰機制和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為了尋找更多的纖維原料,中國紙廠買家正在全球掀起收購狂潮。美國時間8月30日,玖龍紙業的全資子公司NDPaperLLC與加R...
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下跌至約2.844%,而3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則跌至2.994%。債券收益率與價格成反比。上周...
在限購限價房市新政的高壓下,房租卻暴漲,可謂“按下葫蘆起了瓢”。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十大城市租金環比均有所上漲7...
北京發布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北京市近日編制了《北京市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已經以市應急委名義正式印發實施...
最近,滿屏都是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征關稅和消費降級的字眼,很多專家和學者對民營企業的前途和命運憂心忡忡,但很多...
9月2日,上交所官網披露了上半年滬市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情況,截至8月31日,滬市1439家公司半年報全部對外披露。數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