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車聯網被認為是物聯網體系中最有產業潛力、市場需求最明確的領域之一,是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具有應用空間廣、產業潛力大、社會效益強的特點,對促進汽車和信息通信產業創新發展,構建汽車和交通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創新和應用,
智能網聯汽車,即ICV(全稱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車聯網與智能車的有機聯合,是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后臺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實現安全、舒適、節能、高效行駛,并最終可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2016年,工信部組織行業加緊制定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戰略、技術路線圖和標準體系,交通部在實行“兩客一微”車輛管理方面也已經為智能交通管理積累了豐富經驗。
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著手無人駕駛汽車的研制開發,國內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天津軍交學院等都有過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項目。特別是北京理工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在無人車技術上已取得全國領先的水平,在國內的多個無人車比賽中經常受邀以表演隊的身份參加。1992年,國防科技大學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由計算機及其配套的檢測傳感器和液壓控制系統組成的汽車計算機自動駕駛系統,被安裝在一輛國產的中型面包車上,使該車既保持了原有的人工駕駛性能,又能夠用計算機控制進行自動駕駛行車。2000年6月,國防科技大學研制的第4代無人駕駛汽車試驗成功,最高時速達76km,創下國內最高紀錄。2003年7月,國防科技大學和中國一汽聯合研發的紅旗無人駕駛轎車高速公路試驗成功,自主駕駛最高穩定時速13Okm,其總體技術性能和指標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2016年,工信部組織行業加緊制定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戰略、技術路線圖和標準體系,交通部在實行“兩客一微”車輛管理方面也已經為智能交通管理積累了豐富經驗。
2018年3月1日上午,由上海市經信委、市公安局和市交通委聯合制訂的《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正式發布,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發放。上汽集團和蔚來汽車拿到本市第一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當天下午,兩家公司研發的智能網聯汽車就從位于嘉定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科普體驗區(E-Zone)發車,在博園路展開首次道路測試。
2018年12月,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和市公安局聯合啟動天津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天津市西青區和東麗區開放了首批智能網聯測試道路。同時,天津卡達克數據有限公司和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天津市首批路測牌照。
近年來,車聯網被認為是物聯網體系中最有產業潛力、市場需求最明確的領域之一,是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具有應用空間廣、產業潛力大、社會效益強的特點,對促進汽車和信息通信產業創新發展,構建汽車和交通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創新和應用,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包含上游關鍵系統,中游的系統集成以及下游的應用服務。其中上游涵蓋了感知系統、控制系統、執行系統等關鍵系統;中游涵蓋了智能駕駛艙、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等集成系統;下游涵蓋了出行服務、物流服務等應用服務。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前景預測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顯示:
2020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發展前景趨勢及規模分析
智能網聯汽車將會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形成以協同、融合、共享為基準打造良性生態系統是關鍵。創新中心以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需求為引導,以分布式線控底盤、無人駕駛汽車、無人無軌城市公交等智能汽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設計制造;基于5G技術的道路數字化、人-車-環境系統綜合態勢感知系統、高精度地圖與定位、人工智能與類人駕駛決策等車聯網及車路協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車聯網監管監控平臺、智能網聯汽車試制、試驗、檢測認證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主要建設內容。
通過對車輛智能化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可以提高車輛的控制與駕駛水平,保障車輛行駛的安全暢通、高效。對智能化的車輛控制系統的不斷研究完善,相當于延伸擴展了駕駛員的控制、視覺和感官功能,能極大地促進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智能車輛的主要特點是以技術彌補人為因素的缺陷,使得即便在很復雜的道路情況下,也能自動地操縱和駕駛車輛繞開障礙物,沿著預定的道路軌跡行駛
2020年為統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范,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起草了《深圳市關于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范的指導意見》,目前正在公示征求意見。《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鼓勵在半封閉獨立功能區(即大學校園、港口、物流園、工業園、公共綠化公園、景區等具有明顯圍蔽特征的場地)進行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范,包括利用無人駕駛汽車開展載人、城市環衛作業和載貨及其它特種作業三種應用示范。
美國將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作為美國發展智能交通系統的一項重點工作內容,通過制定國家戰略和法規,引導產業發展。2016年發布了《美國自動駕駛汽車政策指南》,引起行業廣泛關注。
日本較早開始研究智能交通系統,政府積極發揮跨部門協同作用,推動智能網聯汽車項目實施。計劃2020年在限定地區解禁無人駕駛的自動駕駛汽車,到2025年在國內形成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目標。
歐盟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在世界保持領先優勢。通過發布一系列政策,以及自動駕駛路線圖等,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發和應用,引導各成員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經過業界的共同努力,國內物聯網產業鏈和產業體系初步形成,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目前,中國發展物聯網所需的自動控制、信息傳感、射頻識別等技術和產業都已成熟或基本成熟,通信運營商和系統設備提供商達到世界級水平,下游應用不斷拓展。
目前,物聯網已較為成熟地運用于安防監控、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物流等。2014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6023.3億元,同比增長23.01%;2016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約為9420億元,同比增長25.43%,2017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11860億元,同比增長25.90%。中國物聯網市場投資前景巨大,發展迅速,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不斷深化,將催生大量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模式。根據工信部的預測,2020年成熟時將啟動萬億元級別的市場規模。
2017年6月,工信部發文要求加快移動物聯網基礎設置建設,發展基于NB-IoT技術應用,要求2017年末基站規模達到40萬個,網絡覆蓋直轄市、省會等主要城市。2020年,基站規模數達到150萬個,實現NB-IoT網絡全國普遍覆蓋,面向室內、交通路網、地下管網等應用場景的深度覆蓋。
圖表:2013-2018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及增速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想了解更多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前景預測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智能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智能車輛是一個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統,它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傳感、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目前對智能...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