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國基礎教育實現“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歷史轉變,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普通高中即將實現90%的基本普及。
“十三五”期間,我國基礎教育實現“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歷史轉變,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普通高中即將實現90%的基本普及。教育服務相當于教育行業的后勤服務,保證教育活動的順利執行。培訓服務公司可以是一家綜合性服務公司,也可以是專業服務公司,例如廈門探智教育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的教育服務公司,例如教材供應商屬于專業教育服務公司。
當前,隨著知識和信息日益滲透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終身學習已從理想變為現實,世界各國因發展階段不同正在以不同的腳步邁向學習化社會,學習已經成為關系未來進步的重要因素。
隨著世界經濟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依靠知識、技術、技能和能力,人力資源將成為國家在全球市場生存中的決定因素。在這種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使所有兒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學習需要真正得到滿足,是世界各國旨在縮小差別、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一個必要手段。作為滿足終身學習的一個必要手段--基礎教育,由此又有了新的蘊意和使命。
基礎教育實行在國家宏觀指導下主要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體制。國家教育部負責制定有關基礎教育的法規、方針、政策及總體發展規劃和基本學制;設立用于補助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師范教育的專項基金;對地方教育部門工作進行監督指導等。
1949年以前,中國的基礎教育十分薄弱,教育發展最高年的1946年,全國只有幼兒園1300所,小學28.9萬所,中學4266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非常重視發展基礎教育,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普及教育。特別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基礎教育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所以,在事實上高中階段的教育還不是基礎教育。隨著中國發展水平的提高,預計到2020年,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貿易出口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其教育服務業出口年年保持順差,教育在十大服務出口行業中僅次于旅游、運輸和金融,名列第四;加拿大、英國、法國等國家的教育服務貿易在其服務貿易中所占份額越來越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甚至把教育服務貿易出口作為本國的支柱產業。可見發達國家的國際教育服務已經成為他們國家服務貿易的重要部門,教育服務貿易成為名副其實的產業部門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教育服務貿易起步晚、發展慢,在國際教育服務貿易領域存在著嚴重的逆差問題,所占教育服務貿易的國際市場份額非常之少。目前我國教育出口貿易僅占世界教育服務貿易量的0.5%,這與我國國際貿易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在這種形勢下有必要從新的視野和更高的戰略層面去正確認識和客觀評價我國的對外教育服務貿易,提高我國教育服務貿易的經濟效益。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場調研,參考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并對多位業內資深專家進行深入訪談的基礎上,通過與國際同步的市場研究工具、理論和模型撰寫而成。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教育服務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想了解更多教育服務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5年中國教育服務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5年中國網絡教育服務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網絡教育服務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網絡教育服務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知識產權也稱“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和經營活動中的標記、信譽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據越南腰果協會透露,近年來是開心果行業成功的一年,開心果出口額為30萬噸,創匯20億美元。如果加上開心果和深加工產...
2021網上年貨節零售額超5100億數據顯示,2021網上年貨節啟動以來(1月20—2月3日),全國網絡零售額超5100億元。在線9...
轉眼又至年末, 各種年終表彰大會紛至沓來, 能源e+收獲點贊不斷! 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榮獲2020年江蘇5...
近年來,健康險市場競爭白熱化。一方面,自監管引導行業回歸保障,憑借短期理財類重規模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倒逼中小險...
近年來,傳統紡織服裝產業加快了向科技、綠色、時尚產業的轉型,特色優勢更趨明顯,高端制造、品牌建設、數字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