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能源轉型的快速推進,氫能源的價值在國家和行業的關注下進一步凸顯。據國際氫能委員會2017年發布的首份《氫能源未來發展趨勢調研報告》顯示,到2050年,氫能源需求將是目前的10倍,全球能源需求的18%將來自氫能源。
近年來,隨著氫能利用技術發展成熟,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壓力持續增大,氫能在世界范圍內備受關注,氫能已經納入我國能源戰略,成為我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和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的戰略選擇。氫能產業基礎設施是發展氫能產業的前置條件,能帶動高端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氫燃料具有無污染、效率高、無污染等優勢,在大自然中,氫的分布很廣泛。水就是氫的大"倉庫",其中含有11%的氫。泥土里約有1.5%的氫;石油、煤炭、天然氣、動植物體內等都含有氫。氫的主體是以化合物水的形式存在的,而地球表面約70%為水所覆蓋,儲水量很大,因此可以說,氫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
此外,氫燃燒時最清潔,除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氫外不會產生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鉛化物和粉塵顆粒等對環境有害的污染物質,少量的氮化氫經過適當處理也不會污染環境,且燃燒生成的水還可繼續制氫,反復循環使用。產物水無腐蝕性,對設備無損。
我國氫資源豐富多樣,包括化石燃料制氫、可再生能源制氫及工業副產氣制氫等;水電解制氫及變壓吸附提純氫等制氫技術與裝備發展成熟;氫安全技術發展緊跟國際先進水平,高壓氫氣瓶和儲罐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氫能加注基礎設施發展滯后于美國、日本及德國等發達國家,但近幾年來呈現快速遞增趨勢;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標準體系構建完成,積極與國際接軌,標準對氫能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逐步顯現。
目前國內的億華通、新源動力在燃料電池系統核心技術方面都接近國際先進水平。2019年4月,中國科技大學成功制備了釕單原子合金催化劑,有效解決了高效廉價電解水制氫世界性難題,標志著中國向氫能廣泛應用的綠色未來邁進了一大步。
到2020年,我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將取得重大突破。其中,以能源形式利用的氫氣產能規模將達到720億m3;燃料電池車輛達到10000輛;氫能軌道交通車輛達到50列;行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到2030年,氫能產業將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產值將突破10000億元;加氫站數量達到1000座,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達到200萬輛,高壓氫氣長輸管道建設里程達到3000km,氫能產業基礎設施技術標準體系完善程度迫近發達國家水平,氫能與燃料電池檢驗檢測技術發展及服務平臺建設形成對氫能產業發展的有效支撐。
據國際能源署預測,未來很多國家都將會采取碳定價等措施,努力減少發電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但可再生能源發電未來成本的降幅卻并不令人樂觀,如2020年海上風能發電站的均化成本為每千瓦時90美元(以2010年美元的實際價值計算),美國能源信息署預測2016年其成本為每千瓦時80到120美元。
隨著能源轉型的快速推進,氫能源的價值在國家和行業的關注下進一步凸顯。據國際氫能委員會2017年發布的首份《氫能源未來發展趨勢調研報告》顯示,到2050年,氫能源需求將是目前的10倍,全球能源需求的18%將來自氫能源。
氫燃料行業研究報告對我國氫燃料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氫燃料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未來氫燃料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6年中國氫燃料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2021-2026年版氫燃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2021-2026年版氫燃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普華公司獨家首創針對行業投資可行性研究咨詢服務的專項研究報告。報告分為:行業通用版、專業定制版。行業通用版是中研普華根據行業一般水平1...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人力資源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資源,深挖人力資源這座創新發展的最大“富...
銅加工市場有多大 2021銅加工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2020年以來,全球主要銅礦生產國受到了新冠疫情的較大影響,在中...
在線教育和教育信息化雙驅動我國智慧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智慧教育行業...
中國目前的種豬養殖業一直都受制于國外,1994年本土的豬肉還占據了90%的市場,但是到了2007年,中國豬肉的份額竟然下...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費國,現在我國每年大豆消費量1億噸以上,產需缺口9000多萬噸。2020年大豆進口量突破1億噸,...
生鮮電商現有前置倉模式、到店+到家模式、社區模式(社區門店、社區拼團等)和傳統電商模式等四種模式。目前,前置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