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科技的崛起,改變著保險行業的格局。2018年,銀保監會的成立、保險政策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各方角色進入保險行業,大量網紅產品的盛行等,從保險機構到產品層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保險中介作為保險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迎來了高速的發展,成為保險業增長的“風
年來,中國保險業快速發展,中國保費規模已居世界第二,對全球保費收入貢獻接近一半,但挑戰與機遇并存,從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來看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國保險行業在經歷了恢復、規范發展階段進入到高速發展時期,與之相隨,保險法律體系也從不健全、不完善,通過不斷地建設、發展,逐步在完善。縱觀近幾年來的中國保險行業保費規模,壽險行業始終占據半壁江山。
意外傷害保險是以人的身體為保險標的,只能采用定額保險。具體由保險人結合生命經濟價值、事故發生率、平均費用率、以及當時總體工資收入水平,確定總保險金額,再由投保人加以認可。在團體意外傷害保險中,保險金額最低為1000元,最高為500000元;在個人意外傷害保險中,保險金額最低為1000元,最高為100萬元。 保險金額一經確定,中途不得變更。在特種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中,保險金額一般由保險條款或者保監會規定。有些財產險公司推出的團體意外傷害保險,還增加了被保險人可中途更換的條款。
中國處于轉型發展階段,而意外險行業卻異軍突起。從政策方面看,最大的利好因素來自于《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簡稱“新國十 條”)的頒布,以前保險行業被定義為民生發展的補充,而“新國十條”將保險行業重新定義為未來民生戰略支柱行業,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
目前,中國保險業呈現出原保險、再保險、保險中介、保險資產管理相互協調,中外資保險公司共同發展的格局。專業性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健康險公司、養老險 公司逐步成長并成為市場的重要力量。
中國商業醫療保險市場自2010年以來飛速增長,年均增幅高達近36%,截至2015年,市場規模已達到2410億元人民幣(367億美元)。重大疾病保險(人壽保險公司銷售的損失補償型產品)占據市場主導地位。重大疾病保險的常見模式為:當投保人被診斷為事先約定的一系列疾病中的任何一種時,將會獲得一筆一次性的補償款。此類保險通常是壽險的附加產品,易于設計和銷售,因而備受青睞。然而,重大疾病保險的覆蓋范圍十分狹窄,僅包含預先定義的少數幾種病癥,如特定種類的癌癥等。其結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投保人需要接受長期治療,此類保險無法為之提供持續的費用補償。想要獲得此類保障,消費者必須購買更純粹的報銷型醫療保險,無論被診斷為哪種疾病,均可獲得相應的保障與賠付。
中國保險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和潛力。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依然較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為保險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未 來我國保險業將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型,完善主體多元、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豐富保險產品創新、營銷渠道,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水平,促進東中西 部保險市場的協同發展。
目前保險市場受監管導向回歸保險本源,與此同時伴隨著業務渠道拓寬與科技影響壽險規模逐年穩定增長,但從行業內部發展狀況來看中小型的壽險公司發展相對于大型公司來說較為緩慢。從消費者來看,女性客戶占比仍將逐年提升,達到40.29%。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保險意識的逐漸增強,客均保費、人均保單數也逐年提升,預計2020年人均保費將達到30,380元,人均保單數將超過3張,并且兩張及以上保單的消費者占比預計2020年將超過七成。
互聯網科技的崛起,改變著保險行業的格局。2018年,銀保監會的成立、保險政策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各方角色進入保險行業,大量網紅產品的盛行等,從保險機構到產品層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保險中介作為保險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迎來了高速的發展,成為保險業增長的“風口”。
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意外險行業研究報告依據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紙雜志的基礎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和數據,客觀、多角度地對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報告在總結中國意外險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未來意外險行業將如何發展?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5年版意外險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
相關推薦:
加強保險中介市場監管整治 2021保險中介行業競爭格局及規模分析?
疫情激發居民購買保險意識 2021-2026年商業醫療保險行業投資戰略研究分析
2021-2025年版意外險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權的形式,一家或多家公司的全部資產與責任不需經過清算都轉移為另一公司所有,而接受全部資產與責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自身名義繼續運...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博物館旅游是以博物館為載體的旅游活動方式,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服務、向大眾開放、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博物館旅游是...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節...
政策紅利正在催生游艇旅游消費熱游艇起源于17世紀的歐洲,繁盛于歐美,歷經三個多世紀的演變,游艇產業也因其附加值高...
紅色旅游景區作為我國紅色文化基因傳承的物質載體,已形成以重點紅色旅游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
今天《2020年微博用戶發展報告》公布,該報告中顯示微博在2020年9月月活用戶5.11億,日活用戶2.24億,其中90后占比為4...
大屏觀影概念更加深入人心隨著投影儀行業的加速發展,上游的零部件提供商以及軟件、硬件相關生產企業的供應鏈會更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