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國核電裝備制造國產化和自主化能力不斷提升,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關鍵設備制造技術。2020年,國內核電主設備交付31臺套,實現了批量化成套交付
4月13日,2021年春季高峰會議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展覽會召開。截至目前,中國商運核電機組共49臺,總裝機5102.7萬千瓦,居全球第三;核準及在建核電機組19臺,總裝機約2099萬千瓦,居全球第一。2020年,中國核能發電裝機占比約2.3%,發電量占比約4.9%。
會議期間還發布了《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十四五”及中長期看,先進核能技術有望進一步發展,華龍一號首批批量化建設項目、高溫氣冷堆重大專項、國和一號示范工程、快堆示范工程、后處理 200噸示范工程等將在“十四五”期間投入運行,小堆示范 工程有望盡早盡快開工建設。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核電工程行業管理模式發展現狀報告》顯示:
“十三五”期間,我國核電裝備制造國產化和自主化能力不斷提升,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關鍵設備制造技術。2020年,國內核電主設備交付31臺套,實現了批量化成套交付,涵蓋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堆內構件等各類產品,我國已全面掌握先進核電裝備制造核心技術。
2020年全國累計發電量為74170.40億千瓦時,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3662.43億千瓦時,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94%,占比為近五年之最。與燃煤發電相比,核能全年發電相當于減少燃燒標準煤10474.19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7442.38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89.03萬噸,減少排放氮氧化物77.51萬噸。其中,第四季度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962.29億千瓦時,占四季度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79%。
2020年,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比2019年同期上升5.02%;累計上網電量為3428.54億千瓦時,比2019年同期上升了4.89%。核電作為清潔能源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特別是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突破后,國內核電建設將快速發展。
日本政府13日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海。日方這一決定罔顧核廢水入海對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潛在危害,在缺乏充分科學論證、國際監督和信息透明度的情況下為一己之利排污入海,引發日本國內外強烈質疑。
2011年3月福島核事故發生后,持續冷卻核反應堆的措施產生了大量核廢水。福島第一核電站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東電)稱,預計到2022年秋,福島第一核電站院內總計可儲存137萬噸廢水的儲水罐將被裝滿,院內無處可新建儲水罐。隨著核廢水儲存能力接近飽和,上百萬噸核廢水成為核事故處理的一大包袱,更因周邊地震頻繁等存在泄漏風險。今年2月13日,福島縣附近海域發生7.3級強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53個儲水罐發生錯位。東電和日本政府監管部門均稱地震沒有對核電站造成影響,但此后從福島縣近海捕撈的一種魚被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而這是約兩年來福島近海捕撈的魚再次被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
日本政府最終決定將核廢水過濾和稀釋后排放入海,但核廢水中的放射性物質是否得到有效過濾、核廢水排放如何監管等問題難以讓外界放心。
我國核電始終保持高水平安全運行業績,總體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我國核電從未發生國際核事件分級(INES)2級及以上運行事件,位居國際先進行列。
據介紹,我國建立了完善的核安全監管、核應急體系,全行業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方針,核電建設、運行保持了較好的安全業績。截至目前,我國商運核電機組49臺,總裝機容量5102.7萬千瓦,居全球第三;核準及在建核電機組19臺,總裝機約2099萬千瓦,居全球第一;2020年,核能發電裝機占比約2.3%,發電量占比約4.9%。自1994年我國首臺核電機組投入商運以來,核能發電量已累計達到2.6萬億千瓦時以上,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1億噸。
日前,在中巴建交70周年之際,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站2號機組并網成功。這是我國完全自主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次海外應用。在卡拉奇2號機組中,蒸汽發生器、穩壓器及非能動余熱排出系統換熱器等核島主設備均由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承制。
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位于秦皇島開發區,擁有集百萬級核電機組、大型化工容器、大型燃氣輪機、百萬千瓦級發電機、電站輔機等產品的生產、海運為一體的加工生產和運輸基地。
“華龍一號”技術是我國近30年來核電站設計、建設、運營經驗和成熟的核電裝備制造業體系的集成,采用了世界最高的安全要求和最新技術標準,與高鐵一起被并稱為“國家名片”。
十三五期間我國核電將投產約3000萬千瓦、開工3000萬千瓦以上,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截至2015年底,我國核電裝機容量達2717萬千瓦、在建核電裝機容量達2672萬千瓦,預計2020年我國還將新增裝機容量3411萬千瓦。基于AP1000的自主化“華龍一號”技術額紅沿河5、6號兩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總投資279億元,計算得到三代核電機組單位投資約為1.4萬元/千瓦,2020年我國核電投資將達4775億元以上。
2020年我國核電用鋼市場容量可達2980億元。關鍵設備如壓力容器用鋼市場容量約為417.20億元,蒸汽發生器用鋼約為298.00億元,主管道用鋼約為357.60億元,堆內構件用鋼為119.20億元。
圖表:2018-2020年我國核電行業用鋼量(萬噸)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1-2025年中國核電工程行業管理模式發展現狀報告
2020年全國累計發電量為74170.40億千瓦時,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3662.43億千瓦時,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94%,占比為近五年之最。與燃煤發電相比,核能全年發電相當于減少燃燒標準煤10474.1...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嚴格限制建設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落實適用、經5...
未來10年內,印尼的煤電裝機量將繼續增長,煤炭仍將是印尼主要的電力來源。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印尼燃煤發電量...
中國廣核接待調研時表示,公司認為十四五期間會按照每年6至8臺核準新機組,符合國家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的政策,也有利于...
美團因不正當競爭敗訴被判賠35.2萬元近日,江蘇省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就美團不正當競爭行為作出判決,該案為首次適用20...
動力電池產銷同比持續高增長根據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 年3 月動力電池累計產量達32.8GWh,同比增長296.5%,裝車量2...
海洋漁業是指從事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的生產事業。我國海岸線長、大陸架面積大,沿海有暖、寒流交匯,沿岸島嶼星羅棋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