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的大幕正式開啟,送考車輛發生事故先送考后處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表示稱高考優先!今天全國高考就要開始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專題部署2021年高考交通安保工作,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全力以赴保安全防事故。
2021年高考的大幕正式開啟,送考車輛發生事故先送考后處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表示稱高考優先!今天全國高考就要開始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專題部署2021年高考交通安保工作,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全力以赴保安全防事故。針對2021年全國高考的新形勢新特點,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優化考點出入口設置和周邊道路交通組織,便利送考。開辟臨時停車場地和停車泊位,便利停放。對送考車輛發生的輕微交通違法行為,教育警告后及時放行。對發生交通事故的,按照“先考試后處理”的原則取證后先予放行,事后妥善處理。
重慶一中學高三學生坐船趕考,高考學子們乘風破浪赴考。6月5日,重慶巫山大昌中學148名高三學生從大昌鎮坐船到巫山縣城參加夏季高考。據了解,大昌中學有幾十年乘船赴考的歷史,“乘風破浪赴考”已成為大昌鎮數萬考生的親身經歷。不過,大昌鎮2021年的考生,有可能是最后一屆乘船參加高考的考生。隨著今年年底當地高速路的開通,今后,學子們坐車赴考會更加快捷。
直播:多地直擊高考首日,多地聯動高考“全景”記錄,多路記者在全國各地,直擊高考首日現場,進行全景式、行進式、互動式報道。期待你的精彩演繹,加油高考生!
據悉,公路是陸地交通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高速公路可以滿足陸地快速運輸的需求,通過與省道、縣道以及農村公路組成的交通網絡,可以實現門對門運輸,滿足現代交通運輸便捷性的需求,高速公路在我國陸地交通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城市化進程使得國家對城際交通基礎設施的需求大大增強,根據《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國家高速公路網將連接全國所有的省會級城市、目前城鎮人口超過50萬的大城市,以及城鎮人口超過20萬的中等城市,覆蓋全國10億以上的人口。
高速公路建設關乎國計民生,工程質量的高低不僅關乎企業主體信譽以及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將會對人民生命帶來較大影響。行業發展,規劃先行。在規劃的引導下,我國高速公路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設里程高居全球首位,且每年都有所增長。
伴隨著高速公路投資規模的擴大,智能交通系統的需求量也將不斷擴大。未來公路路網的發展和車輛保有量的不斷增加,交通壓力以及交通事故數量的升高,將會促使政府加大對智能交通領域的投資,進而為本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14.26萬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里里程為10.55萬公里,與2030年規劃目標有1.25萬公里的差距,與遠期規劃有超過3萬公里的差距。雖然按照我國目前國家高速公路建設速度來看,我國將會提前完成規劃目標,但是在政策的作用下,隨著工業建設對道路運輸需求的進一步加大,居民出行要求的提高,我國高速公路建設行業仍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近年來,隨著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推進,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進行地如火如荼,智能交通領域也正進行著一場深刻的變革。智能交通的發展還處于不斷完善當中,未來將發掘更多物聯網的應用潛能,以助力智慧城市建設。智能交通已經成為了城市建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相關領域,無論是政府的政策扶持還是行業本身的良性發展,都為智能交通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智能交通市場大有可為。那么,未來智能交通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科技讓出行更安全暢通,道路交通安全產品不斷進行科技創新。道路交通安全產品的科技創新,是交博會的一大亮點。其中,人工智能、云技術、大數據、智慧交管大腦、人臉識別、衛星導航以及智慧斑馬線、智慧路燈、多功能道路應急救援、移動警務室等眾多數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技術及產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了智能交通安全技術在交管各個領域的應用與發展。
重慶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用于城市核心商圈等熱點區域交通監測預警系統、渝警驍騎移動執法系統、高速公路重點路段二次事故主動防控裝備——智能錐標以及重慶交巡警平臺開發出的重慶本地特色導航APP、重大活動預約停車、預約通行等“智服”手段,有效紓解了“行”的堵點、“停”的難點和“服”的痛點,真正用智慧點亮美好生活,讓市民出行更為安全、高效、便捷。
智能交通系統建設邁入新階段,智能化服務水平逐步提升。目前,中國智能交通主要分為三個領域:城市智能交通及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和其他領域智能交通。2018年中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達1340.6億元,同比增長14.87%。2019年中國智能交通市場規模約1520.2億元。大幅增強綜合交通運輸協同運行和智能監管能力,全面提升中國綜合交通運輸的綜合化、智能化水平和服務品質。到2022年,形成新一代綜合交通運輸與智能交通技術體系。
智能交通在未來交通運輸行業發展中占有很大比例,因為在中國普遍存在道路擁堵,交通供需不平衡,城市、人口、交通三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等很多難題,這些都需要大力發展智能交通,才能使當前的城市交通面貌得到改善,發展取得良性循環。交通部指出,人工智能將結合資通訊與5G技術擴大應用于自動駕駛巴士、車流特征分析、交通事件偵測及交通行為分析等領域。
智能交通管理已成功導入人工智能技術于交通事故熱點分析、車流偵測及行人安全警示等應用,并于游覽車業者全面導入建置衛星定位設備,透過動態監控管理,提升行車安全。隨著技術的發展,智能交通系統建設邁入新階段。面向公眾的智能化服務問題得到社會重視,智能化服務水平逐步提升。《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更是明確指出,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超級計算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
未來,智能交通市場將出現大幅增長的原因是因為城市人口在持續增長、人口增長率也處于高位、互聯車輛與智能技術在交通基礎設施內的應用率持續走高及自由貿易協定的增多。此外,政府正在推動的智能城市策略等也起到了推動作用。在交通模式中,未來航空業的增幅可能是最高的,這主要是因為乘客更喜歡快捷、舒適的出行方式。
世界智能大會智能交通峰會上獲悉,到2025年,天津初步建成要素全量感知、業務高度協作、分析科學高效、服務便捷智能、網絡安全可控的“智慧交通大腦”,基本建成決策科學、管理智慧、生產智能、服務人文的智能交通體系,力爭港口等領域智慧化建設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十四五”期間,天津市智能交通將著力推動交通大數據、智慧港口、智慧公路、道路運輸、交通運輸綜合執法五大板塊智慧化建設,以“數據鏈”為主線,以先進信息技術賦能交通運輸發展,為建設“交通強市”提供支撐。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趨勢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高速公路智能化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5年中國高速公路智能化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高速公路智能化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高速公路智能化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全球海上風電港口投資力度加大伴隨全球海上風電裝機量的大幅提升,龐大而復雜的海上風電相關零部件運輸一時成為了行業...
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上漲據海關統計,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4.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2%,比2019年同2...
全國網絡視聽用戶達到9.44億媒體融合走上了快車道,融合實踐持續深化,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目前媒體融合最迫...
海關總署今天公布,今年前5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14.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2%,月度進出口已連續1年呈現增長態4...
廣州800多輛出租車一對一接送考生今年高考,面對疫情考驗,廣州首次推出“一對一”專車服務,廣州公交集團安排了800多...
全國豬價較年初高位接近“腰斬”數據顯示,截至6月5日,全國豬價已經跌至17元/公斤附近,較年初接近37元/公斤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