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終于落到實處,成為年輕人輕裝上陣的基石。“那些炒作外匯、黃金及其他商品期貨的人,很難有機會發家致富,正像押注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人一樣,最終會付出沉重代價。
樓市只漲不跌終成歷史
“房住不炒”終于落到實處,成為年輕人輕裝上陣的基石。“那些炒作外匯、黃金及其他商品期貨的人,很難有機會發家致富,正像押注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人一樣,最終會付出沉重代價。”六個多月前,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預警稱。是什么促使樓市大反轉,調控加碼從嚴、信貸環境收緊,還是房企違約風波影響?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公布《2022-2027年中國房地產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彼時,深圳對“深房理”涉嫌違法違規炒房,已經成立調查組。但在更多城市,樓市的“遍地開花”,讓大多人對“房價下跌”這種表述,還難以形成共鳴。但伴隨時間的推移,當2021年行至終章,如果我們回頭望,會發現深房理事件、房價預警信號,正好站在樓市轉折的關鍵點。
7月份開始,全國商品房銷售出現大逆轉,隨后金九缺席、銀十不再,樓市直接從高熱墜入寒冬。房價下跌的城市數量,也越來越多。星星之火被點燃后,房價信仰的破碎,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顯現。東北廣袤的黑土地上,“白菜價”房源接二連三涌現,鶴崗不再是唯一的網紅城市;連曾經的“炒房之都”深圳,也不再是房地產的天堂,大批中介關店流失。
曾經地產的“黃金年代”,不論房企還是炒房者,都對房子附加了許多金融因素,加大杠桿、炒作升值、套現轉場,泡沫般的財富神話,在這場須臾繁華中涌現。房子最根本的屬性——居住,卻越來越淡化;安家置業,成為普通大眾的重擔。如今,扭曲的市場終于開始糾偏,當房價不再無限上漲,剛需終于可以喘一口氣;“房住不炒”也終于落到實處,成為年輕人輕裝上陣的基石。
2021年,房地產調控持續收緊,在“房住不炒”原則下,政策從金融、房企、土地以及銷售端多方發力,調控的力度之大、頻率之高,歷史罕見。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11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次數保持高位,單月高達56次。從累計數據看,2021年全國各地匯總的房地產調控次數已經超過580次。
從供應端來看,“三道紅線”與“房貸集中度管理制度”持續發力,多數銀行涉房貸款占比下降,信貸環境收緊,開發商被迫降杠桿;土地市場同樣掀開新篇章,集中供地的出臺,疊加拿地銷售比不超過40%,房企的地、錢兩大要素均受到強監管。
從需求端看,在“因城施策”大方針下,針對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加強限購限貸限售,出臺二手房指導價機制;在那些房價有下行壓力的城市,地方政府悄然祭出救市措施,采取限制銷售價格最大跌幅的形式,為樓市拖底。
典型如深圳,年內調控加碼高達20多次,重點強化信貸資金管控,并以“深房理”被查處作為政策加碼的最高峰。廣州同樣是調控高發地,天河、黃埔、南沙等熱點區域依據市場實際情況,針對性地調整政策措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銷售高開低走,但總體仍創歷史新高,7月份之后,全國商品房銷售開始出現負增長,金九缺席,銀十不再,樓市交易加速下滑。10月份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24.11%、24.13%。
二手房成交同樣降溫。據貝殼研究院數據,10月50城二手房成交量與9月基本持平,單月同比降幅擴大至48%,單月成交量維持在2019年3月以來的底部,41城成交量低于2019~2020年月成交均值,32城交易量跌破均值超20%。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旗下公眾號“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文指出,樓市出現下行,一方面因二手房指導價措施的實施,加劇樓市的流動性困局;住房信貸環境持續收緊;大型地產公司債務違約,對房地產市場產生沖擊。
據《2021居住客群消費趨勢年報》研究顯示,2021年1至10月,一線城市購房平均年齡約為36.9歲,高出新一線城市2.7歲,高出二線城市2.1歲。疫情雖然帶來了空前的不確定性,但是,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下,購房客戶也逐漸向理性回歸,對樓市看穩成為主流消費預期。
房價下跌漸成常態
樓市下行期,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也開始走向破滅。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11月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總體下降,同比漲幅持續回落。
具體而言,11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9個,環比下跌的城市59個。二手住宅方面,環比上漲的城市僅3個,環比下跌的城市63個。也就是說,有超八成樣本城市的房價,短期內處于下降通道。
同比去年看,大理、瀘州、秦皇島、太原、常德、岳陽、哈爾濱、南充、牡丹江、北海、唐山、安慶、石家莊等16個城市,新房價格處于下跌態勢。二手住宅方面,石家莊、太原、長春、哈爾濱、南寧、貴陽等地也處于下跌態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的《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2021-2022)》顯示,2021年全國住房均價增幅先快速上升,1~2月份大幅上漲至11228元/平方米,同比漲幅達到16.8%,此后漲幅逐月回落,截至10月全國房價平均為10513元/平方米。
從空間上看,上半年一、二、三線城市分化加劇,下半年各線城市普遍降溫。當下,不僅是一二三四線城市之間,房價走勢存在差異;即便在一線城市內部,板塊之間也在分化,高熱與低溫區域冰火兩重天,房價的分化與復雜化正在加劇。
中國社會科學院認為,2022年中國樓市將從整體降溫轉向分化回暖,預計2022年全國商品住房平均價格變動將在-3%至3%,商品住房銷售面積變動將在-1%至-5%。11月房價呈現下跌態勢,是市場開始轉向的重要標志。目前二手住宅價格環比連續2個月下跌,表明未來新房價格還會進一步下行。
房地產稅也對市場預期產生巨大沖擊。12月27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稱,做好房地產稅試點準備工作。近日,中國人大網還發布了財政部部長劉昆于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上,對《關于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草案)》的說明,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對草案的審議結果報告,官方首次詳解房地產稅改革試點。
多家機構認為,目前調控出現邊際微調,并不代表全面反轉與放松,政策底線是“房住不炒”,上限為“防止硬著陸”。2022年,房地產政策仍將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在此基礎上,加快構建保障性租賃住房等住房保障體系,加快新城鎮建設。
隨著全國經濟的轉型和升級,各個地方對于產業用地的供應咨詢需求會越來越大,專業的房產估計機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幫助企業做產業用地選址,開發建設,以及后續運營中的一系列咨詢服務。
在瞬息萬變的大數據時代下,房地產估計行業如果要在發展中穩定自身的節奏,必須抓住時代的命脈,及時掌握當前的變化趨勢,并且將大數據的優勢利用起來,深化管理,探索房地產價值評估上能夠繼續進行挖掘的潛能。
未來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房地產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更多報告推薦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房地產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未來3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歷經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邁進新時代的第一個...
查看詳情
31省區市新增本土確診152例12月28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97例。其4...
明年將發射中國空間站首個實驗艙近日,載人航天總師周建平談空間站建設表示,2021年振奮人心,2022年充滿期待!目前,2...
在現代臨床醫學中,呼吸機作為一項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氣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種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術期間...
相互寶將于明年1月28日關停繼美團互助、水滴互助、輕松互助等平臺宣布關停后,12月28日,相互寶發布公告表示,為更長2...
2020年全國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0628億元經核算,2020年全國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0628億元,比上年下降9.7%(G...
林瑞陽張庭公司涉嫌傳銷被查處12月28日,林瑞陽張庭實控公司涉嫌傳銷被查,凍結資金高達6億,目前案件在進一步調查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