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滑雪人群仍以滑雪體驗者為主(占比77.4%),每年滑雪6次以上的滑雪愛好者僅占比8.7%。由此,我國滑雪人口的滲透率及人均滑雪頻次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隨著滑雪人群對該項運動的粘性提升,滑雪產品的消費轉化率有望持續提升。
一、滑雪產業概述
從1980年開始,經過40余年國人的不懈奮斗,我國冰雪運動在競賽、訓練、科研、教育、后備人才培養和冰雪運動的社會化發展上均獲得長足進步。部分項目在國際賽場上具有奪金實力,與之相適應的科研和管理系統逐步科學規范有序發展,冰雪賽事的關注度持續提升帶動人們對冰雪運動的體驗需求持續發展,疊加2021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推動,我國滑雪產業規模持續擴張。
以滑雪裝備為例,從市面普遍價格來看,滑雪運動需要的頭盔、護腕、護膝、手套、護臉等小零件相對便宜,幾百塊到上千元不等。但從護目鏡開始,包括雪服、雪板、固定器、雪鞋這些核心裝備,基本就看不到三位數的價格了。
即使是一套包括滑雪服、滑雪板、滑雪杖、滑雪鞋在內的初級滑雪裝備,花費至少3000元以上。不過,在如今的滑雪場里,基礎的、初級的裝備已經顯得太LOW,很多滑雪者開始在裝備上加大投入,這其中不只包括滑雪愛好者,很多“小白”也是技術不行,裝備來湊。
在小紅書上,一位剛剛入坑滑雪的用戶曬出了自己的裝備年度賬單:ATOMIC雪鞋差不多3000元、BURTON滑雪板3500元左右、雪鏡1200元、二手Bern頭盔500元、X-bionic速干衣一套3000元、板子固定器當時淘的BURTON二手1000多元、滑雪服800元、護具800元。一套下來,差不多有13000元。
穿上一萬多的滑雪裝備,這位95后仍自嘲,自己在滑雪裝備的購買上屬于“窮滑玩家”。
除了滑雪裝備,滑雪的另外兩項開銷在于住宿和門票,但隨著滑雪熱潮的興起,這兩項的價格明顯上升了許多。
門票、裝備、住宿、請教練…滑雪的成本越來越高,而這還不算滑雪可能導致摔傷需要的醫療費。
滑雪行業的用戶轉化一直很低。數據顯示,2020-2021雪季國內滑雪場人均滑雪次數在1.9次, 2019年僅為1.6次,雖說數字增長了,可嚴格意義上的滑雪愛好者應是每年滑雪3次及以上,也就說大多數人并沒有從滑雪者轉化為滑雪愛好者。甚至很多滑雪者去過一次,便再也不去了。
據不同統計口徑,目前我國滑雪滲透率僅為1%左右,美國和日本達到8%-9%,像挪威、瑞士這種滑雪大國的滲透率更是高達30%左右。
疫情讓冰雪行業出現了多方面的不確定性,如何“破局”成為后冬奧時代企業共同探索的課題。根據國家文旅部數據,預計2021-2022年雪季,吉林省旅游接待規模將達到8500萬人次,可實現總收入1700億元,超過歷史最好水平。其中,萬科松花湖、萬達長白山、吉林北大湖三家大型滑雪度假區接待人次連續多年位列全國三甲。同時,根據2021年消費者冰雪旅游偏好調查顯示,在冰雪旅游熱門省份中吉林省位居全國第二,其中旅客喜歡的十大冰雪旅游目的地中長春和長白山風景區名列榜單。
在冰雪運動中,滑雪成為最具熱度的運動項目,2022年以44.9%的滲透率成為國內冰雪運動中最受歡迎運動,高于花樣滑冰、速滑和冰球等,數據顯示2020年疫情背景下旅游人次大幅度下降整體市場規模明顯下降,2021年市場回暖并達新高,冰雪運動相關產業市場規模達6446.5億元,其中核心市場規模約為594.9億元。
室內滑雪場在國內全面爆發,是近幾年國內滑雪產業最值得關注的現象。截止至2022年4月30日,國內開業的室內滑雪場已達42家,占692家雪場中的6.07%,在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期間累計產生343萬滑雪人次,占2154萬滑雪人次的15.92%。中國的室內滑雪場發展已經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不僅數量上在全球占比超過40%,規模也遙遙領先,按照雪區面積大小排名,全球前10名的室內滑雪場中,中國已經占據半數,前3名全部在中國。從新建室內滑雪場的趨勢看,建設數量和整體建設規模均有加速的跡象。
滑雪運動熱潮下,冰雪運動市場規模實現較快增長。在冰雪運動中,滑雪成為最具熱度的運動項目,2022年以44.9%的滲透率成為國內冰雪運動中最受歡迎運動,高于花樣滑冰、速滑和冰球等,數據顯示2020年疫情背景下旅游人次大幅度下降整體市場規模明顯下降,2021年市場回暖并達新高,冰雪運動相關產業市場規模達6446.5億元,其中核心市場規模約為594.9億元。
細分省市滑雪場分布來看,數據顯示,國內2021年雪季前二十滑雪場基本數量都在10家以上,其中黑龍江、新疆、河北和山東等地滑雪場數量較多,都在60家以上,其中明黑龍江雖然相較2020年停運15家,仍有79家位于運營中。
就我國冰雪運動2022年中國冰雪運動群體主要以青年人為主,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其中27-39歲的冰雪運動愛好者占比為58.4%。冰雪運動愛好者主要為中等收入群體,有超過三成的冰雪運動愛好者收入在5000-10000元。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全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已達到3.46億人,冰雪運動參與率達到24.56%,實現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受益于此,國內滑雪人次整體表現為穩步增長態勢,2019年雪季時間為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關鍵需求冬季時間基本被疫情覆蓋,整體滑雪人次下降一半左右,2020年雪季回暖,2021年達新高,為2154萬人次,總滑雪人數為1202萬人。
北方由于起步早、地理環境好,集中國內最優秀雪場及配套設施;受國際疫情蔓延影響,滑雪愛好者雪季滑行需求基本釋放在國內東北、西北等優質雪場。南方受限于自然環境少雪,建造滑雪場成本高昂,但室內滑雪場融合休閑度假+專業學習特點吸引較多游客。從數量和規模方面來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強國。
盡管近年來國內冰雪運動參與熱度明顯提升,但由于我國冰雪運動發展時間較晚且受限于自然環境,與冰雪大國相比滲透率仍然較低。根據Laurent Vanat《2019全球滑雪市場報告》,中國的滑雪人口滲透率為1%,瑞士/日本/美國的滲透率則分別達到35%/9%/8%。
目前我國滑雪人群仍以滑雪體驗者為主(占比77.4%),每年滑雪6次以上的滑雪愛好者僅占比8.7%。由此,我國滑雪人口的滲透率及人均滑雪頻次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隨著滑雪人群對該項運動的粘性提升,滑雪產品的消費轉化率有望持續提升。
伴隨著滑雪運動的不斷升溫,滑雪市場在近些年呈現出逐漸火爆的態勢。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顯示,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將達到10000億元,屆時將帶動約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
欲了解更多市場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滑雪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數字政府建設行業市場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數字政府是指以現代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為支撐,充分契合政府發展的客觀規律與政府建設創新的主觀能動性的一種多元化協同、多維度互動、多空間泛在的新時代高效行政...
查看詳情
體檢作為疾病篩查和預防的第一道關口,成為越來越多人健康生活的“必選項”。每年大概有8億人次以上去做體檢,逐漸成2...
12月13日,據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官網消息,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的通知。通知...
所謂手工具,也稱手動工具,其相對于電動工具而言,主要是借助于手來擰動或施力于工具。手動工具根據用途可分為扳手類...
在整個外匯黃金交易市場,新手和小資金交易者,偏愛暴利,而老手和大資金交易者,則更偏愛穩定,其中的原因發人深省。...
環境監測,是指環境監測機構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監視和測定的活動。環境監測是通過對反映環境質量的指標進行監視和測定,...
塑膠跑道行業市場有多大?由于前兩年“問題跑道”的負面影響,很多學校或其他機構為了安全起見,幾乎停止了塑膠跑道的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