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目前除了大型電站外,同樣有具體應用場景龐雜,細分種類眾多的分布式光伏,如戶用光伏、廠房屋頂光伏、高層建筑光伏幕墻等等。不同的應用場景,對光伏逆變器也有著不同的需求,且在光伏行業快速發展的當下,技術迭代對行業影響也不能忽視,使得光伏逆變器的市場
太陽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指太陽的熱輻射能,主要表現就是常說的太陽光線,一般用作發電或者為熱水器提供能源。太陽能的利用有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是主要的應用。
近年來,我國太陽能發電量持續提高。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太陽能發電量為1172.2億千瓦時。另外,據最新數據顯示,1-9月我國太陽能發電量累計達1070.6億千瓦時。2021年中國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容量30656萬千瓦,同比增長21%。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分析: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太陽能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820萬千瓦;2021年中國太陽能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5493萬千瓦。
另外,據行業統計,2020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152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裝機708.2萬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443.5萬千瓦。截止6月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2.16億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1.49億千瓦,分布式光伏6707萬千瓦。從新增裝機布局來看,華北、華東地區新增裝機較多,分別達439和219萬千瓦。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并網容量5488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2560.07萬千瓦,分布式光伏2927.9 千瓦。截至2021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并網容量30598.7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19847.94萬千瓦,分布式光伏10750.8 萬千瓦。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9036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78.8%。其中,光伏發電新增5260萬千瓦。截至2022年9月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3.58億千瓦。2021年全國光伏行業立足碳達峰碳中和,把握行業發展機遇,克服全球疫情反復、經濟形勢嚴峻、國際貿易壁壘等不利影響,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產業智能創新升級,行業運行整體向好,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光伏發電行業上游產業為多晶/單晶硅、硅腚、硅片等原材料組成的產業,我國龍頭企業有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新特能源等。
2011年至2019年,德國 Wacker 和保利協鑫子公司江蘇中能你追我趕,爭奪多晶硅產業首席地位。2019年全球多晶硅料產能前十排名中,中國占據7個席位,其中保利協鑫全球市場份額第一。從趨勢看出,行業集中度向龍頭聚攏。此外,像是韓華、美國REC等海外企業的退出或是減產必將加速硅料的國產化替代。
國內光伏電站運營商的競爭處于“一超多強”的格局,央企國電投獨占鰲頭,其后國企、民企群雄并起。由于電站運營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進入壁壘較高,企業不但需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還需要有持續的項目開發能力,因此大型國企的競爭優勢較強。但民營企業依靠自身靈活多變的機制,強大的執行力,以及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平臺,同樣能夠在競爭中躋身前列。未來,隨著融資渠道的拓寬,預計民企在電站運營方面將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國正加速調整國內能源結構,光伏行業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終端市場光伏裝機需求持續增長,帶動光伏行業內硅片廠商、太陽能電池廠商等對相關加工制造設備需求增長,從而拉動國內光伏設備行業持續發展。在下游市場需求增長的同時,產業技術迭代技術正持續加速,企業面對的市場技術要求難度持續增加。為滿足市場需求、增加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業內企業持續提升設備研發投入,加速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國內多晶硅市場,大全新能源、新特能源以及通威股份等龍頭企業在2019年實現了較好收入。其中,大全新能源2019年多晶硅業務實現3.5億美元營收;新特能源的多晶硅業務實現22.29億元以及通威股份實現51.79億元的營收。
目前,中國光伏行業取得了巨大成績,同時,仍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在今后的發展的中,圍繞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優勢,大力發展就近開發、就近利用,推動清潔能源消納,堅持高質量發展必將成為光伏行業的發展使命。
光伏行業目前除了大型電站外,同樣有具體應用場景龐雜,細分種類眾多的分布式光伏,如戶用光伏、廠房屋頂光伏、高層建筑光伏幕墻等等。不同的應用場景,對光伏逆變器也有著不同的需求,且在光伏行業快速發展的當下,技術迭代對行業影響也不能忽視,使得光伏逆變器的市場格局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政策端,能源大國對光伏產業的發展與保護尤其重視,對光伏電價持續引導。歐美發達國家在歷史上出臺“雙反”政策保護本土光伏產業,又在近期能源危機背景下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我國為推動光伏產業發展,早期合理開放用地,中期逐步完善補齊環保相關法規,當下聚焦因地制宜的光伏建設,規范產業長期穩步發展。光伏電價政策上,海外國家早期以政府定價與補貼為主,發展趨勢以市場化交易為主。
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將會推動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太陽能資源近乎無限,光伏發電也不產生任何環境污染,是滿足未來社會需求的理想能源。根據歐洲光伏產業協會(SolarPowerEurope)的預測,到2040年光伏發電量有望達到7368TWh,占據全球發電量的21%。
在逆變器方面,從2020年1-5月的海外市場整體發貨情況來看,華為以6353.08MW的出口量排名第一;其次為陽光電源,其國內出口量4266.63MW,印度工廠發貨量1910MW,總計6176.63MW;再者是古瑞瓦特,其出口量為1698.96MW。
目前,我國光伏產品的國際市場不斷拓展,在傳統歐美市場與新興市場均占主導地位。我國光伏制造的大部分關鍵設備已實現本土化并逐步推行智能制造,在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我國《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實施太陽能產業升級計劃“以推動我國太陽能產業化技術及裝備升級為目標,推進全產業鏈的原輔材、產品制造技術、生產工藝及生產裝備國產化水平提升。
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行業將深入實施能源安全新戰略,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高質量躍升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發展,有效支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建設。
按照《意見》制定的“雙碳”目標“三步走”路線圖,在2025年、2030年和2060年這三個時間點,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不斷提升,最終達到80%以上的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完成,離不開風電、光伏裝機量的大規模提升。 可以肯定的是,我國光伏產業未來具備著極大的增長空間。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所預測,到2025年,光伏總裝機規模達到約7.3億千瓦,2035年,更是能達到30億千瓦。
想要了解更多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2-2027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信息資源的優先占有者勝,反之則處于劣勢。中國每年有近百萬家企業倒閉,對于企業經營而言,因為失誤而出局,極有可能意味著從此退出歷史...
查看詳情
什么是“電子囤物癥”?在學術上,它被稱為“數字囤積癥”,指的是“數字文件的積累致使個體降低目標檢索能力,最終導V...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市場對移動DR需求量激增,同時移動DR被列入《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應急救治物資儲備清單》,進一步促進...
包裝飲用水主要分為純凈水、天然水、天然礦泉水,這也是國內包裝飲用水市場的三大門派:純凈水,是不含任何雜質、細菌...
貿易融資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高,機電產品出口比重提高,外匯儲備在3萬億美元以上,人民幣匯率基本穩5...
甲苯市場發展態勢如何?價格行情如何?甲苯是有機合成,特別是氯化苯酰和苯基、糖精、三硝基甲苯和許多染料等有機合成...
當前,我國生產非公路礦用車的企業已有十多家,較具規模的企業有北方股份、首鋼重汽、湘潭電機、北京中環動力、本溪重...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