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7年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對于供應鏈管理服務的定義,供應鏈管理服務是指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對供應鏈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設計、規劃、控制和優化,將單一、分散的訂單管理、采購執行、報關退稅、物流管理、資金融通、數據管理、
數字經濟時代,社會和商業形態都在經歷數字化轉型,推動著社會均衡普惠發展,數字化社會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數字化金融服務體系,也推動著我國供應鏈金融生態走向4.0智能化時代,業務模式趨向去中心、實時、定制、小額,產品和解決方案則以數據為底層支撐,借助于各類綜合技術手段,實現供應鏈和營銷鏈全程信息集成共享,進而提升服務能力和效率。
根據《2017年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對于供應鏈管理服務的定義,供應鏈管理服務是指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對供應鏈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設計、規劃、控制和優化,將單一、分散的訂單管理、采購執行、報關退稅、物流管理、資金融通、數據管理、貿易商務、結算等進行一體化整合的服務。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深度研究與投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服務供應鏈與產品供應鏈都屬于供應鏈管理的范疇,但與產品供應鏈相比,服務供應鏈一直未受到足夠重視。由于服務產品與制造業產品相比存在無形性、不可分割性、異質性、易逝性、顧客影響、勞動密集性六大主要區別,因此,其運營管理模式和方法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加強對服務供應鏈運營的基礎理論研究將成為今后的發展趨勢。
由于服務供應鏈涉及較多的服務行業,而不同服務行業的實際特征又有所區別,因此,開展對不同行業的服務供應鏈的共性研究以及針對不同服務行業的個性研究將逐步成為研究潮流。
供應鏈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其競爭戰略,在目前企業數字化、產業信息化的背景下,供應鏈管理服務對于企業的作用和戰略意義已經逐步由“錦上添花”轉變為“不可或缺”,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迫切地需要對自身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進行系統性地整合管理和優化。
從國內外競爭格局上看,供應鏈管理首先出現在中國大陸境外,由于境外供應鏈管理巨頭業務發展相對成熟,并且其供應商、生產廠商和客戶大多為各領域內的國際領先企業和跨國公司,在運作模式、管理經驗以及擁有的供應商和客戶資源方面較國內供應鏈企業有一定優勢,因而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其代表性企業有英邁國際、香港利豐、臺灣聯強等。
中國供應鏈管理服務企業分布較為分散,在華南、華東、華北、華中等地區均有分布。目前華南地區的企業最多,廣東省的供應鏈服務企業接近80000家,為全國注冊企業最多的區域。從整體上,大多企業也聚集在東部沿海區域。
供應鏈管理服務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需要將單一、分散的訂單管理、采購執行、報關退稅、物流管理、資金融通、數據管理、貿易商務、結算等進行一體化整合為客戶提供相應的服務,以實現對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設計、規劃、控制和優化的目標。
5G、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智能化裝備作為物流與供應鏈發展的根基,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物流產業,在整個物流體系框架中起到關鍵的支撐作用。
整體來看,物流行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貫穿一二三產業,銜接生產與消費;供應鏈暢通則是推動大中小企業整體配套協同、促進產供銷有機銜接和內外貿有效貫通的重要前提。推動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服務的加速發展,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
2021 年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 372,575 億元,比上年增長 9.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9.6%。2021 年,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 18.7%,利潤總額增長 13.4%。
盡管受疫情影響,但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消費對經濟發展的主引擎拉動作用持續增強,由科技賦能和消費升級共同驅動的新型消費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以用戶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創新持續涌現,并趨于以“智能化產品+持續服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用戶體驗、增強用戶粘性,同時帶來供應鏈轉型升級及新的供應鏈服務需求。
此外,我國供應鏈與物流自動化技術發展迅速,以 AGV、機械臂、無人配送車/機為典型代表的各類自動化設施設備逐漸應用至物流及供應鏈管理的作業及服務場景中,有效提升了整體運作效率與數字化管理水平,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有效提升供應鏈作業過程中實時追蹤、風險感知與規避能力,是端到端供應鏈可視化與整體優化的基礎。
上述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及供應鏈領域的廣泛運用以及日臻成熟,構成了供應鏈管理服務重要的技術基礎,加速推進專業化的供應鏈管理服務企業的產生與發展。
供應鏈管理服務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具有跨行業、跨部門的特性,同時為適應當下全渠道融合及制造產業升級轉型,其不斷向專業化、定制化、集成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快速發展,因此,需要一批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全流程的管理服務能力、深入理解客戶需求,并熟悉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為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動力。由于該等復合型人才較為稀缺,大多數是經過企業內部長期培養以及豐富的項目經驗鍛煉而成,因此對新進入的企業構成了人力資源壁壘。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深度研究與投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深度研究與投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服務供應鏈與產品供應鏈都屬于供應鏈管理的范疇,但與產品供應鏈相比,服務供應鏈一直未受到足夠重視。由于服務產品與制造業產品相比存在無形性、不可分割性、異質性、易逝性、顧客影響、勞動密...
查看詳情
近年來,在消費者對美不懈追求,以及小紅書、微博、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平臺對化妝技術進行普及和對產品進行推廣等背景...
紙張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給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物質技術的基礎。如今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的發展越來越先...
當前,我國正以“民生優先”為導向,新一屆領導班子的產生,也表明今后將大力推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保障和改善...
近年得益于我國信息化產業的發展,數碼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以平板電視(LCD和PDP)、筆記本電腦、數碼相...
近年得益于我國信息化產業的發展,數碼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以平板電視(LCD和PDP)、筆記本電腦、數碼相...
電容器是電路中必不可少的基礎電子元件,在兩極導電物質間以介質隔離,并將電能儲存其間,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中都要用...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