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大潮下,走互聯網渠道似乎成了各保險公司的共同選擇。互聯網保險能克服傳統商業健康險面臨的信息化水平較低的制約因素,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為健康保險的創新發展帶來機遇。
保險行業發展現狀、前景如何?保險是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保險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
2022年度,保險業提供保險金額13678.65萬億元,原保費賠付支出1.55萬億元,同比下降0.79%。截止2022年末,保險業資產總額達27.15萬億元,同比增長9.08%;保險資金運用余額25.05萬億元,同比增長7.85%。
2022年1-12月全國內地31個省市原保險保費收入共計46957.18億元(包括集團、總公司本級42.44億元),同比增長4.58%;財產保險占比27.1%,壽險占比52.2%,意外險占比2.3%,健康險占比18.4%,人均保費3328.9元/人;2022年12月全國內地31個省市原保險保費收入共計3252.9億元。
數據顯示,2022年11月A股保險業上市公司數量有6家,納入計算的公司6家,其總市值為16745.7億元;2022年11月A股保險業其行業凈利潤為1446.6億元,靜態市盈率(加權平均)為11.58、靜態市盈率(中位數)為9.9、靜態市盈率(算術平均)為14.68。2022年11月A股金融業分為4個二級行業,其中保險業平均市值遠高于其他二級行業,保險業平均市值為2790.95億元,其總市值占金融業總市值比重的14.86%;從2022年11月各交易日納入計算的A股上市公司市值變化來看,保險業總市值在13536.91-16745.72億元之間波動,11月30日市值最大。
在過去這40年,保險業的增長相當多靠的是制度的推動,一部分是靠經濟的拉動,但在未來40年,我們如果往發達市場發展的話,從世界保險業規律來看,增長的動能將主要依靠經濟拉動。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是一方同意補償另一方損失的一種合同安排;從社會角度看,保險是社會經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精巧的穩定器”。
在“互聯網+”大潮下,走互聯網渠道似乎成了各保險公司的共同選擇。互聯網保險能克服傳統商業健康險面臨的信息化水平較低的制約因素,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為健康保險的創新發展帶來機遇。
人身保險行業發展
2021年我國人身險市場實現原保費收入33229.06億元,占行業原保費收入的74.01%,同比小幅回落0.3%。其中壽險業務發展承壓,由2020年的33328.76億元降至33229.06億元,同比下降1.71%;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原保費收入均呈現上升趨勢,分別增長3.36%至8447.02億元和3.07%至1210.19億元。
2021年人身險公司共實現原保費收入31223.68億元,增速從2020年的6.91%,進一步下滑至-1.42%,其中壽險原保費收入為23571.84億元,同比下降1.71%,主要是受疫情持續反復帶來的經濟整體壓力大以及代理人脫落等多因素影響;意外傷害險原保費收入582.89億元,同比下降7.95%。
在業內人士看來,個人健康險業務將成為保險公司,特別是中小財險公司爭奪的重點。一方面政企類業務集中在頭部險企,市場格局基本確定,中小險企既沒有機會、也沒有承接大規模政企業務的能力;另一方面,個人健康險業務發展時間短,個人中高端健康險市場有較大發展空間。
長期以來,我國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在災害發生后.政府往往負責災害兜底,安排財政資金負責災民救濟和災后重建。事實上,由政府支出的救災資金只是財政支出計劃的一小部分,巨災發生時,相對于災害所造成的損失來講,政府救濟資金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
我國巨災保險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多層次風險分散渠道尚未建立,保險行業風險管理能力有待提升。通過市場機制引導商業保險公司參與巨災風險管理,能夠豐富我國災害損失補償渠道、健全災害救助體系、提高巨災保障水平、平滑災害引起的政府財政波動,是政府運用現代金融手段降低災害損失影響的有效途徑。
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發生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應急管理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大陸地區發生5級以上地震27次,共造成94萬人次受災,因災死亡失蹤122人,直接經濟損失224.5億元。
保險行業報告對中國保險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保險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保險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3-2028年保險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旅游保險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旅游保險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旅游保險行業的市場規模、旅游保險市場供需求狀況、旅游保險市場競爭狀況和旅游保險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旅游保險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查看詳情
工信部獲悉,2022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總體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達750GWh,同比增長超過130%。產1...
航空物流行業市場多大?日前,順豐控股宣布鄂州花湖機場轉運中心將在今年6月底完成調試并投用;圓通速遞亦在2月初成立2...
我國大陸光學鏡頭產業起步較晚,2000年之后才有部分光學企業涉足民用光學鏡頭市場。2008年之前,國內光學鏡頭市場基本...
智能快遞柜行業收益如何?隨著智能快遞柜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不斷便捷,智能儲物柜的應用使物品用于存儲,現在的人...
近年來,電工儀器儀表行業市場規模呈現擴張趨勢,發展前景可期,相關企業可重點布局。智能電網的改造,也給電工儀器儀表行...
未來艾灸市場機會在哪?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年公布的一項預測性調查表明,身體真正健康的人口只占總人口的5%,被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