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是指以生產者為主要用戶,通過在生產、交易、融資和流通等各個環節的網絡滲透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節約資源等行業優化作用,通過生產、資源配置和交易效率的提升推進產業發展,通過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尋求全新的管理與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產業互聯網是指以生產者為主要用戶,通過在生產、交易、融資和流通等各個環節的網絡滲透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節約資源等行業優化作用,通過生產、資源配置和交易效率的提升推進產業發展,通過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尋求全新的管理與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創造出不限于流量的更高價值的產業形態。產業互聯網的本質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產業鏈效率或者降低成本。
根據中研網《2023-2028年中國產業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分析,產業互聯網是近幾年流行的新概念,特別是在2018年由騰訊等互聯網巨頭提出產業互聯網戰略、紛紛進軍產業互聯網而引發高度關注。由于出現的時間較短,對于產業互聯網尚無成熟的界定,其中,工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和電子商務與之密切相關。區分產業互聯網與上述概念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內涵。
A.工業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指支撐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集成化技術平臺,幫助制造業實現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和服務化延伸。
產業互聯網包含第一、二、三產業,工業互聯網主要針對工業/制造業;產業互聯網強調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利益機制優化”進行整個產業的重新分工和要素重組,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則更多關注制造企業本身的智能制造和生產過程控制水平的提升。
對于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基礎和前提。行業骨干企業只有通過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形成內部的核心能力,才有可能進一步將平臺能力開放化,升級為面向整個行業的賦能和共享服務平臺。
B.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
消費互聯網時代的主角是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他們分別在搜索、電商和社交等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消費互聯網時代以“流量經濟”為主的商業模式,沖擊了傳統的零售業、娛樂業等,并逐步滲透到人們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消費互聯網的觸角主要集中在線上和個人消費者,難以解決線下實體產業優化、產品服務附加值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等核心問題。因此,2016年阿里率先提出新零售概念,強調“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開啟從消費端往產業端的改革推進。騰訊也在2018年發布公司轉型產業互聯網的重大戰略調整,并提出“互聯網的下半場屬于產業互聯網,實體產業將成為產業互聯網的主角,騰訊要做實體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工具和助手”。
產業互聯網更多關注于如何通過互聯網技術對產業鏈進行資源整合和流程優化,減少產業鏈的不增值環節,推動產業鏈中介向增值服務商轉化,促進產業鏈上企業間的分工協作,實現對產業鏈生產關系的改造優化和生產力的賦能提升。產業互聯網需要更加專業的行業積累和對產業的深刻洞察與業務理解,在每個垂直產業領域都有可能出現產業互聯網的平臺型企業。
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最終將走向打通融合,實現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產業鏈優化。目前的大部分產業互聯網平臺解決的依然是產業鏈局部的優化,而產業鏈打通連接的環節越多,其所能創造的價值也越大。產業鏈越是復雜和服務分散,通過建立產業互聯網平臺整合與優化所帶來的價值提升空間也越大。
產業互聯網的本質是提升效率。如果說消費互聯網是流量經濟,那么產業互聯網就是效率經濟。產業互聯網通過數字化手段,打通產業鏈的各個節點,實現整個鏈條的降本增效、增值進化。
C.電子商務和產業互聯網
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使用互聯網等電子工具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所進行的各種貿易活動,圍繞商業活動中的買賣和交易環節,包括B2B和B2C等電商模式,其中,B2B是產業互聯網重要的應用領域。然而在傳統的B2B業務中,由于產業上下游都有相對穩定的供應商和客戶群體,銷售過程復雜,僅提供線上交易平臺和撮合交易很難滿足B端客戶的要求,必須從整個產業供應鏈角度考慮其他增值服務以形成足夠的平臺粘性和吸引力,從而推動電商平臺逐漸向產業互聯網的綜合服務平臺升級。因此,產業互聯網是從核心的交易服務,到生產、流通、金融等衍生的生產服務環節的綜合服務化升級,最終形成產業鏈集成服務體系。
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國積極推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需求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及消費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新體驗,促進不斷地消費升級,以服務C端為主的消費互聯網得到充足發展;而在供給側,大部分實體產業鏈條長且分散,存在著信息不對稱、供需失衡、生產水平落后、同質化競爭、整體效率低下的現象。
在傳統產業鏈下,一邊是需求得不到滿足,一邊是大量的產能過剩和庫存積壓,產業鏈發展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現象,這是導致供給側和需求側失衡的重要原因。傳統的產業結構和生產經營模式已難以適應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需求,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因此迫切需要通過產業互聯網進行產業鏈供給側的改造和優化。
圖:產業互聯網所處產業鏈環節簡圖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消費互聯網發展逐漸進入成熟階段以及持續的消費升級,需求側的發展正在不斷推動產業供給側的改革,因此,在產業供給側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型企業應運而生。產業互聯網能夠通過連接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進行信息打通形成產業大數據,從而指導供需匹配;通過對傳統產業鏈進行整合優化,建立新模式下的產業價值網絡連接。
產業互聯網市場概況
根據網經社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中國產業互聯網市場規模逐年上升,增速維持在10%以上的較高水平,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47.8萬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達86.3萬億元。持續利好的政策,新基建的支持,互聯網紅利向供給側轉移等,這些因素都在推動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目前,我國產業互聯網處于發展初期,仍是一個萬億級別的藍海市場。
適合產業互聯網發展的行業及其特點
結合我國現階段各大產業的發展狀況,電子元器件、工業用品、鋼鐵金屬、汽車后市場、消費品、紡織服裝、家裝建材、房產、醫藥等垂直行業的產業互聯網企業發展空間廣闊。適合產業互聯網發展的行業,一般擁有以下特征:
①產業市場規模大
評估一個行業是否適合打造產業互聯網企業,需了解其市場容量和可延展性。對于千億級別、萬億級別的產業,其市場規模大,適合產業互聯網發展,若存在不同品類的細分領域,可從某一品類切入,再延伸至產業內其他細分領域;對于規模只有數十億元的產業,由于缺乏規模效應,容易達到天花板,需在考慮該產業的可延展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判斷。
②產業的傳統鏈條長,痛點需求明顯
鏈條長的產業往往存在流通效率較低的問題,各環節的錯配浪費可能性高,通過打通產業鏈的各個節點、減少中間環節或各環節的信息不對稱,能夠為產業的降本增效帶來明顯效果。此外,隨著內外部環境和市場的發展,實體產業鏈突出的痛點需求已難以通過傳統的方式得到滿足,必須通過創新模式或技術升級等方式進行突破。一個產業的痛點需求越是明顯,通過產業互聯網推進數字化改造和變革的緊迫度就越高。
③產業鏈分散,市場參與者眾多
一般而言,產業鏈越分散、市場份額越分散、市場參與者越多,通過數字化手段對各產業鏈進行優化和改造的可能性越大,產業互聯網發展的空間越大。足夠分散的市場參與者,會給交易層面帶來深度鏈接的價值空間、數字化服務能力和平臺規模效應,推動平臺發展至產業鏈價值制高點。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某些有價值的產業鏈較為分散,但產業內的參與者規模不盡相同,需企業結合自身商業模式特征,調整大中小微型客戶的配比,打造更匹配產業特征的創新形式。
產業互聯網在電子元器件行業的應用及前景
現階段,垂直于電子元器件的產業互聯網企業快速發展,可以有效滿足電子元器件長尾采購需求,解決其痛點問題:
針對缺乏采購渠道的問題,產業互聯網企業能夠通過對接供給方和需求方信息,為采購方提供和篩選采購渠道,減少甚至解決供需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在產品流通環節的信息傳遞效率;
針對采購效率低下的問題,產業互聯網可以結合先進的大數據、IT技術,實現供需高效匹配、替代物料智能推薦等功能,向客戶提供高效專業的信息及采購服務;
針對品質不可控和交期管理難的問題,通過構建供應商和客戶畫像,搭建以歷史數據作為底層支撐的誠信體系,減少溝通成本,保障產品品質,解決交期管理問題,從各方面提升客戶采購效率;
針對B端客戶需求復雜多樣的問題,不同于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基于對所垂直行業的經驗積累和對產業的深刻洞察和業務理解,因此,服務B端客戶的經驗以及對B端客戶需求的理解更為深刻。
電子元器件是包括電子信息產業在內的眾多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市場規模為萬億美元級別,發展空間十分廣闊。然而,電子元器件產業鏈長且較分散,市場參與者眾多,流通效率較低,其長尾采購需求存在諸多痛點。基于電子元器件行業的發展前景及其長尾采購需求的痛點問題,依托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技術的支持,產業互聯網能夠為電子元器件提供數字化升級機遇,更好地匹配行業特點和應對潛在問題,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線上線下的有效融合已成趨勢
隨著B端客戶個性化、精細化需求的增加,單純的線上交易平臺和撮合交易服務已難以滿足B端客戶的要求,無法有效應對產業鏈的復雜性和需求的多樣性。實現產業鏈的商流、物流和資金流等要素的線上線下融合,是實現產業鏈資源有效配置的關鍵,傳統B2B模式中線上線下的有效融合已成為當務之急。產業互聯網需要通過技術手段去實現線上平臺數字化和智能化能力的提升,實現線上平臺功能的豐富和完善,也需要結合客戶交易習慣及其個性化和精細化需求,優化線下業務操作,從而使得線上交易服務在標準化的前提下變得更加靈活多變,更加貼近買賣雙方的實際需求,從而達到線上線下的統一和有效融合。
(2)遵循產業規律基礎上的漸進式發展
針對部分供應鏈體系的完善度和服務水平偏薄弱的行業,重構龐大的產業鏈條難度較大。但如果專注產業的一個或者數個關鍵痛點的解決,以此完成關鍵結構的搭建,之后持續迭代,持續提高數字化服務和平臺化能力,就能漸進式的把整個垂直行業打穿、做深。
因此,一個成功的產業互聯網公司的“產業家”大部分深耕實體產業多年,對其所處產業的發展規律、上下游痛點、利益訴求、運作規則有深入理解,能夠基于自身稟賦和行業發展規律,有效地選擇公司發展的切入點,實現漸進式創新發展。
(3)行業并購整合將成為趨勢
隨著產業互聯網逐漸成為資本關注焦點,資本的馬太效應帶來產業互聯網頭部企業迅猛發展,并購整合也成為頭部企業的發展擴張路徑之一。產業互聯網公司通過并購帶來的增長勢能主要包括:①規模擴張:擴充經營品類,擴展業務邊界,進行規模擴張;②能力提升:提升技術研發、數字化、供應鏈及線下服務等單點能力;③客戶拓展:以客戶拓展為目的,擴大區域布局,提升銷售業績,提高市場份額。
產業互聯網公司通過并購可以快速提升各板塊能力,并將自身能力擴展復用至多個領域,構建產業鏈生態圈。例如,震坤行通過并購上海愛瑞德,將經營的MRO(Maintenance,Repair&Operations,通常指非生產原料性質的工業用品)品類擴展到重要的緊固件領域,滿足了平臺客戶對緊固件品類的供應鏈服務需求。通過并購提升關鍵服務能力、跨品類整合、上下游延伸,對于產業互聯網企業快速發展和搶占市場至關重要。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產業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戰略預測報告
產業互聯網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和生態,對各個垂直產業的產業鏈和內部的價值鏈進行重塑和改造,從而形成的互聯網生態和形態。產業互聯網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利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平臺,充分發揮互...
查看詳情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城市園林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城市園林綠化布局分析一1...
一、技術迭代促使團餐業進行信息化變革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支付技術極大地改變了消費者市場的商業業態和消費習慣,支...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應急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中國應急產業發展現狀國內應7...
根據《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未來我國將建設國家高速公路網、普通國道網等公路,合計46萬公里左右。其中,國...
一、全球智慧園行業發展情況產城融合與產城一體化是未來園區發展的大趨勢:1、產業生態體系由園到城的過程,產業生態2...
近期,游戲行業利好不斷。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2023年進口網絡游戲審批信息,共27款游戲獲批,騰訊、網易、嗶哩嗶哩等知...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