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整體市場營收達1992.34億元(不含線上營銷廣告業務),較2021年增長8%。截至2022年,上市主體11家,中、頭部直播平臺約20家,中、頭部短視頻平臺約15家。
直播行業作為數字經濟共同體,在鄉村振興、產業融合、文旅開拓、公益普惠、促進就業等方面發揮作用。
而鏈條上的各個主體,包括MCN機構、主播、用戶等,其專業度也越來越高。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直播領域“知識付費”意識的覺醒,用戶對文化消費的需求增加,專業內容的傳播成本降低,而高質量的內容將引入更多理性參與的用戶,推動整個行業更加的規范化。
隨著互聯網和相關技術的發展,直播已經成為如今泛娛樂領域大的現象級風口。隨著熊貓直播、斗魚直播、花椒直播等一批直播平臺的崛起,以及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老牌視頻巨頭的加入,直播領域的競爭不斷升溫。而在相關監管部門的介入及越來越多的資本參與下,直播領域或許也如團購、出行等領域一樣即將迎來殘酷的洗牌。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直播平臺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22年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整體市場營收達1992.34億元(不含線上營銷廣告業務),較2021年增長8%。截至2022年,上市主體11家,中、頭部直播平臺約20家,中、頭部短視頻平臺約15家。
市場主體方面,截至2022年末,具有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經營資質的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有6263家,其中2022年新增企業1959家。截至2022年末,MCN機構數量(以企業營業執照數量計算)與2021年基本持平,維持在超24000家。
2022年以來,多個有關部門已就直播行業問題發布多條相應措施。3月3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著力構建跨部門協同監管長效機制,加強網絡直播營利行為規范性引導,鼓勵支持網絡直播依法合規經營。
2022年5月7日,中央文明辦、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關于規范網絡直播打賞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并對未成年人直播打賞、從事主播等領域做出進一步規范。
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7.51億,同比增長6.7%,占整體網民的70.3%;短視頻用戶規模為10.12億,同比增長8.3%,占整體網民的94.8%。
作為平臺經濟重要載體,網絡直播行業是經濟增長新引擎之一。全國網絡直播平臺已達到270家,其中,北京地區的平臺數量遠超第二名,多達98家,占總數的36%。深圳、上海、杭州、廣州位列其后。
中國直播電商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平臺間競爭激烈,主播梯隊百花齊放,短視頻平臺不斷加大直播內容供給,拓展直播邊界,直播多元化趨勢進一步顯現,持續帶來更加多元、優質的直播內容,直播生態與運營體系進一步成熟,帶動用戶規模增長和黏性加強。
中頭部平臺含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陌陌、YY等。伴隨流量成本高企,頭部企業直播業務營收增速放緩,從營收模式來看,主要通過多元業務打造增收引擎,直播、廣告、電商、增值服務等多種類收入占比趨于平衡。
此外,短視頻還與直播、電商等相互加成,逐步滲透到網民的生活全場景,直播電商繼續爆發式增長,根據淘寶直播發布的《2022直播電商白皮書》,2022年全網直播電商GMV預計能夠達到3.5萬億元,同比增長約48.2%。
《2022抖音戲曲直播數據報告》顯示,73.6%的已開播戲曲獲得過直播收入,不少瀕危劇種通過直播再現活力。正向的直播打賞,是網絡主播合理收入的重要組成。
直播行業已經進入3.0時代,內容多元價值凸顯,優質內容成為直播發展核心驅動力。直播內容生態是一個整體,頭部、腰部和底部主播是彼此依存、不斷更新與淘汰。眾多優質主播來到直播間,弘揚傳統文化、表演地方戲曲、講解專業知識,觀眾以直播打賞對主播勞動和直播內容給予物質肯定,知識付費3.0初現雛形。
每10萬精準粉絲能夠提供的利潤約為百萬元。直播由于其社群化和互動性,變現能力自然可見一斑。而目前的情況也足以表明,直播已經成為互聯網創業和投資的新風口。
目前,中國直播電商行業呈現發展新勢頭:一是從過去單純追求全網最低價向更注重產品可靠及服務品質轉型。如今,許多直播間的主播不再只強調低價,而是側重介紹商品的特性和優勢,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二是步入合規化發展階段。前兩年,直播電商行業在爆發式增長的過程中暴露出一系列問題。
未來,中國直播電商行業將進一步回歸商業本質,形成從需求到供給再到消費的商業閉環。直播電商一端連著消費者、粉絲群,一端連著供應商、品牌商。在逐步走向規范化的過程中,直播電商的底層能力可以更好支撐產品研發和品牌建設,并以更低的成本、更多元的手段觸達消費者,帶動供給側聚焦細分市場。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直播平臺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直播平臺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直播平臺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直播平臺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直播平臺行業的市場規模、直播平臺市場供需求狀況、直播平臺市場競爭狀況和直播平臺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直播平臺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查看詳情
在中國市場復蘇跡象顯著、全球化進程加快的大背景之下,國際酒業巨頭紛紛將亞太市場作為后疫情時代推動業務增長的關鍵...
塑料工業正式誕生于 1907 年。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塑料已經成為與鋼鐵、木材、水泥并駕齊驅的重要基礎材料行業。正...
全球約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生產柑橘,主要分布在北緯以南地區,喜溫暖濕潤。目前世界柑橘種植主要集中于亞洲,其種植5...
保險行業也隨之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企業之一。直接保險業務曾經是保險市場最主要的保險業務,近幾年隨著...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保險資管行業發展整體穩中向好,市場規模與投資收益穩步提升,投資能力與專業...
保險業作為市場化風險防控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增強民生保障、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社會治理等方面肩負重任。在支持、...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