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當前的榴蓮市場仍以進口榴蓮為主。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鮮食榴蓮的進口量為82.15萬噸,較2020年增加了42.7%,2022年,我國榴蓮進口82.49萬噸。
國內消費的榴蓮主要依賴進口,2022年數據顯示,進口榴蓮的總數量高達82.5萬噸,其中有78萬噸是從泰國進口,另外4.5萬噸進口地為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國產榴蓮實現“樹上熟”
近期,海南三亞等地的首批國產榴蓮少量上市,因其是“樹上熟”,口感更為香甜豐富,受到熱議。
作為熱帶水果,榴蓮的生長條件十分嚴格,我國適合種植的地域極少。過去,由于技術和管理經驗有限,國產榴蓮種植初期的成活率一直不高。相關專家介紹,實際上,早在上世紀50年代前后,榴蓮就已在海南引種種植,但當時引進種苗數量極少,存活率亦極低,業界因此認為我國不適合種植榴蓮。如今,隨著技術突破,管理經驗的累積,其成活率逐步提升至目前的98%。
我們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榴蓮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為了打破“中國種不了榴蓮”的魔咒,21世紀前10年,海南民間持續探索榴蓮本土種植,近年,種在當地居民房前屋后的榴蓮樹出現個別結果。
2019年,鴻翔農業集團有限公司開始在海南開辟榴蓮規模化種植板塊。四年來,該公司在海南布局了1.2萬畝榴蓮種植面積,其中在三亞育才生態區種植了7000畝。
相較進口榴蓮,國產榴蓮有何優勢?鴻翔農業工作人員介紹,進口榴蓮注定要在其只有七八成熟,甚至六成熟之時采摘,經人工催熟后進入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凍品榴蓮經過冷鏈運輸,液氮速凍會破壞其果香。無論如何,進口榴蓮的口感容易受到折損,且人工催熟難以保證品質,買榴蓮往往像“開盲盒”。
相比之下,國產榴蓮能夠實現“樹上熟”后自然掉落,品質方面更有優勢。該工作人員介紹,“樹熟的榴蓮氣味并不濃烈,且干包黃肉,味道更為鮮美。”
2022年中國進口泰國榴蓮78萬噸
國內消費的榴蓮主要依賴進口,2022年數據顯示,進口榴蓮的總數量高達82.5萬噸,其中有78萬噸是從泰國進口,另外4.5萬噸進口地為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榴蓮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據悉,中國是泰國榴蓮最大的出口市場,80%以上的泰國產榴蓮銷往中國。為了配合中國的新冠防疫政策,確保出口榴蓮的品質和安全,泰國農業部實施了嚴格的出口水果質量標準體系,并在裝箱前進行嚴格檢驗檢疫。
中老鐵路的開通運營為泰國水果對華出口開辟全新通道。但泰國榴蓮商協會表示,仍不能指望其解決百萬噸榴蓮出口難題。此外,海關對接方面還有工作需要協調,但絕不會放過任何改變現狀的機會。
在諸多泰國出口的水果中,泰國榴蓮的出口量始終居于出口水果的首席地位。泰國榴蓮的主要產地是泰國的東部和南部,榴蓮的生產面積以每年4.63%的比率增長來滿足世界各地對于泰國榴蓮的需求。泰國榴蓮有四個主要市場:當地市場(泰國的東部),其余省份市場,曼谷市場以及出口市場(國外市場)。根據不同的市場,泰國榴蓮有不同的營銷結構。
泰國榴蓮商協會強調,由于陸運成本受國際油價上漲影響,如果鐵路運輸通道能夠將成本控制到每柜20萬銖以內,對于水果出口商來說會是滿意的結果。長期而言,鐵路運輸都是更務實的選項,但這需要中老泰三方政府以及企業部門的共同努力。
我國當前的榴蓮市場仍以進口榴蓮為主。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鮮食榴蓮的進口量為82.15萬噸,較2020年增加了42.7%,2022年,我國榴蓮進口82.49萬噸。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秘書長陳磊公開表示,國產榴蓮還未形成大規模商業化種植,短期內價格不會明顯下調,國內對榴蓮的需求仍將長期依靠大量進口。
我們對榴蓮行業進行了長期追蹤,結合我們對榴蓮相關企業的調查研究,對我國榴蓮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市場競爭格局與形勢、贏利水平與企業發展、投資策略與風險預警、發展趨勢與規劃建議等進行深入研究,并重點分析了榴蓮行業的前景與風險。
想要了解更多榴蓮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榴蓮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榴蓮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中研普華的整份研究報告向您詳盡描述您所處的行業形勢,為您提供詳盡的內容。中研普華在其多年的行業研究經驗基礎上建立起了完善的產業研究體系,一整套的產業研究方法一直在業內處于領先地位,...
查看詳情
近年來,中國房地產在經歷多年快速擴張后也逐步趨穩,從傳統粗放型開發逐步走向精細化打造有競爭力的商業體與住宅,由...
藥品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民生息息相關。長期以來,我國藥品企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加快轉型升級,堅...
提升跨境物流運輸能力和效率迫在眉睫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
從2014年首次突破100億件,到2018年站上500億件臺階,再到2021年闖過1000億件大關,我國快遞業務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6...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購買力的增強,我國肉類制品的生產和消費總量將實現持續增長。肉類市場...
上半年全市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達3145.04億元工業運行量質齊升。1-6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