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長期以來都作為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要想要以后依舊保持綠色建筑經濟的長期發展,就必須一開始就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也就是說采取一定的措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目前建筑行業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現狀,是建筑行業在未來的發展空間里提高建筑的使用壽命。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設計、施工和運營過程中,充分利用環保材料、節能技術和綠色理念,以實現建筑與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綠色建筑對于建筑行業乃至整個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綠色建筑經濟的發展雖然能夠完全符合人們的生活和消費的需求,但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遵循一定的章法和原則,循序漸進的進行,才能使綠色建筑經濟得到長遠的發展。
如果你想了解綠色建筑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綠色建筑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綠色建筑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綠色建筑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建筑業長期以來都作為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要想要以后依舊保持綠色建筑經濟的長期發展,就必須一開始就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也就是說采取一定的措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目前建筑行業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現狀,是建筑行業在未來的發展空間里提高建筑的使用壽命。
全球ESG投資高速增長,熱度不斷升溫。麥肯錫在2023年Q2的報告中預測,從2021年到2030年,全球ESG投資預計達到4.7~6.7萬億美元,其中,建筑相關的投資占28%。從2026年到2030年,建筑行業綠能投資預計為8,550億至12,190億美元。
綠色建筑產業上游為綠色建筑科技服務業:包括綠色建筑的策劃和規劃設計、針對環境場地以及建筑的勘察檢測,針對建筑材料的認證服務以及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新材料的研究開發。中游為綠色建筑制造業:包括工業化建造,綠色建材(包括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和設備制造包括以及綠色施工等。下游為綠色建筑配套服務業,主要是指綠色運營管理包括綠色建筑本身的節能、節水、節材和室內環境管理,以及以綠色建筑為載體和主體開展的綠色相關綜合服務業務。這些產業基于循環經濟的理念形成了一條關于綠色建筑的完整的產業鏈。經濟活動在此產業鏈上不斷循環往復,經濟利益是產業鏈的驅動力,產業鏈上下游不斷進行著物質流和能量流的循環,達到了環境效益、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的最優化。
綠色建筑,是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民用建筑。發展綠色建筑對于改善人居環境,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
對老百姓而言,綠色建筑能夠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居住獲得感和幸福感。比如,建筑遮陽、雨水利用、光伏建筑一體化、智能家居等技術,已經應用于綠色建筑中,讓老百姓可以體驗到新技術帶來的生活品質提升;還有獲得了2021年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無接觸空中交互技術,能夠替代傳統的觸控方式,實現無接觸控制,可廣泛使用在電梯、衛生間等建筑場所,抗疫期間,基于無接觸空中交互技術的無接觸控制裝置可以隔絕因人體與物體表面接觸時產生的細菌和病毒感染,有效減少和阻斷新冠病毒傳播。對全社會而言,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內節能降碳,將大大助力我省城鄉建設領域盡快實現碳達峰。
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長期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和財政資金,目前綠色建筑建造主要為國家對政府投資建筑、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等實行強制性要求以及政府財政對二、三星級標識綠色建筑獎勵支持相結合的方式自上而下推動發展,市場化機制尚未形成。
提到工業化,徐強表示,雖然我國建筑工業化一直在推進,但是始終沒有完成。工業化是建筑企業在轉型當中必須要把握的重要核心因素之一。截至目前,如何建好房子的命題始終存在。而工業化的目標就是要建高品質的建筑。施工現場偏差度是按厘米計算,而裝配式建筑的偏差度是毫米,可以“像造汽車一樣的去造房子”。
對于建筑數字化,徐強認為,這是信息化和工業化進行深度融合。通過數字化可以更大程度上發揮建筑效益。事實上,現在很多節能改造的工程,僅通過數字化的改造,耗能就可以降低5%-8%。目前不少企業都在做相關產品的研發。
對于建筑減碳進程中面臨的高成本問題,徐強認為,成本問題在任何新技術推廣中始終存在,實際上是需要時間來消化。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是,與10年前相比,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成本只有當時的1/10。需求量大了,就會產生競爭,不僅是從技術上提升性能功能,而且在大批量生產過程中提升效率。同時在創新驅動中降低成本。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之一,建筑業在最近幾年一直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在新一輪的經濟周期中,伴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增長,建筑行業也始終保持較高速的增長態勢。建筑領域是我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領域,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力量。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建筑全過程能耗占到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45%,碳排放量占到全國排放總量的50.6%。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自雙碳政策發布以來,“綠色”成為2022-2023年行業關鍵熱詞,也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所在。綠色低碳、綠色建材等相關話題也逐漸成為行業焦點。建設綠色低碳建筑,減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減排將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一環。
綠色建筑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隨著國家科技專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計劃支持綠色建筑基礎性研究,綠色建筑規劃設計、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綠色建造等共性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綠色建筑材料和產品性能不斷提升。綠色建筑與互聯網融合,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提高節能、節水、節材的效果,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節能提效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優選,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貢獻高達75%以上,而達到這一目標是各方共同努力協同的結果。‘雙碳’戰略不僅將催生新一輪能源技術革命,更將帶動新一輪產業革命。”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康艷兵如是說。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原副司長韓愛興指出,綠色建筑未來發展有三個大的趨勢,首先,建筑節能更高效,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成為建筑領域碳達峰的關鍵、前提和基礎;其次,建筑用能更低碳,太陽能、空氣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是未來發展方向;最后,居住環境更健康,立體園林建筑是擴展建筑功能、提高建筑性能和健康舒適環境的重要措施。
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健康建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王清勤看來,低碳和健康是綠色建筑兩個重要的特征。“綠色建筑平均碳排放可減少20%以上,且健康性能較普通建筑也有較大提升,因此,發展綠色建筑是在建筑領域落實‘雙碳目標’和‘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抓手。”
隨著綠色建筑市場需求規模的迅猛擴張,同時國內綠色建筑行業不斷取得技術發展與創新突破,未來綠色建筑行業的供給端和需求端將保持同步增長趨勢。
欲了解更多關于綠色建筑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綠色建筑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綠色建筑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之一,建筑業在最近幾年一直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在新一輪的經濟周期中,伴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增長,建筑行業也始終保持較高速的增長態勢。建筑領域是我國能源消耗和...
查看詳情
縱觀整個中國商業市場,似乎還沒有哪一個城市能超越長沙,擁有如此龐大的網紅餐飲創造力,偏又玩法多樣,“怪點子”層...
火了這么多年的腦白金你知道其成分是什么嗎?腦白金主打老年群體,廣告詞更是深入人心。“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就收腦...
我國花生蛋白飲料行業發展現狀如何?目前我國花生總產量為1700萬噸,占全世界的40%,我國花生加工業全球規模最大,加1...
丁磊預判:AI音樂或將成行業標配10月11日,“2023中國數字音樂產業大會”在廈門市湖里區隆重開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
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如何協同已成為國內自動駕駛產業落地的關鍵。由此,車路協同概念獲得越來越多的市場關注。目前,中...
深圳著名高爾夫球場要被拆了素有“深圳市內最后一片綠洲”之稱的深圳首個高爾夫球場用地收回工作終于迎來里程碑式突破...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