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實體藥店相比,線上藥店出售的主要是非處方藥和保健品為主,近幾年來國內非處方藥品數量持續擴容也會醫藥行業市場增長提供動力。我國非處方藥品種數量來看,2020年我國累計有40個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2021年有29個藥品轉換為非處方藥(11個為雙跨);從2021年至今,已
醫藥電商之間的“角力”再度掀起。我們走訪市場發現,有藥房在抖音上開設了直播賬號,連續幾天在平臺上“試水”直播賣藥。TO C端的醫藥電商領域是近年的風口,除阿里、京東、百度等早在多年前“殺入”醫療健康賽道外,近年,美團、餓了么、支付寶等亦相繼進入。如今,隨著抖音等直播平臺的“曲線”進入,這一互聯網垂直領域的廝殺就更為激烈。記者觀察到,目前在醫藥電商領域,主要競爭焦點在三個方面,包括自營業務、線上問診量以及履約服務。
如果你想了解人工智能醫療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醫療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人工智能醫療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人工智能醫療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9月6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就《藥品網絡交易第三方平臺檢查指導原則》對外公開征求意見。文件明確,針對第三方平臺的常規檢查將圍繞在經營規模大、覆蓋范圍廣、業務量較大的第三方平臺,以及首次開展第三方平臺業務、無藥品流通行業從業背景的服務企業。
此前數據顯示,認為市場低估了醫藥電商在后疫情時代的需求潛力,醫藥電商滲透率有望持續保持提升的動能。后疫情時代,消費者自主購藥動機增強,年輕消費群體輕癥和慢病健康困擾增加,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變,醫藥需求依然旺盛。而醫藥電商平臺的購物方式為此類消費群體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購物體驗,線上購藥渠道有望從線下市場逐漸引流客源,成為新的消費趨勢,行業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如果你想了解醫藥電商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醫療電商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醫療電商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醫藥電商以互聯網平臺為載體,將傳統醫藥和新興互聯網技術有機結合,為用戶提供購藥、送藥等服務。其主要特點為便捷,用戶足不出戶即可享受購藥、配送、用藥等服務,一些醫藥電商甚至為用戶提供中藥熬制的服務,十分貼心。
醫藥電商行業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步入高速發展期,形成較為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格局逐漸清晰,醫藥電商深耕垂直細分市場,加速線上線下融合,進行差異化競爭。
近幾年,衛健委、藥監局、國務院、發改委、商務部等部門相繼出臺了醫藥電商行業相關政策,對醫藥電商行業進行鼓勵、引導和規范。
互聯網平臺“進軍”醫藥電商,目的是將流量變現。不管是阿里、京東等傳統電商,還是美團、餓了么等即時零售,到抖音等直播平臺,都瞄準互聯網健康醫療的“風口”。在醫藥電商行業,自營業務是平臺營收的重要部分。據阿里健康截至2022年9月30日六個月中期業績顯示,報告期內,集團總收入為115.6億元,醫藥自營業務收入達100.82億元,同比增長24.2%,其中處方藥業務收入增長46.2%。京東健康截至2022年6月30日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則披露,報告期內,其自營業務收入達到175億元,同比增長48.6%。財報中表示,京東健康總收入的增長主要是得益于銷售醫藥和健康產品所得商品收入的增長。而O2O醫藥電商的美團買藥,也在布局自營業務。去年5月,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天津美團大藥房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含藥品零售,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等。
據了解,最近受關注的直播賣藥,非抖音直接“賣藥”,而是藥店、醫藥電商在抖音上直播帶貨,同時在平臺上架銷售。2月7日,作為上市公司的九州通,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透露,公司旗下好藥師大藥房在抖音開設的賬號“我是好藥師”,作為第一批受邀在抖音直播賣藥的賬號,1月18日就已開啟首場直播。以好藥師大藥房直播間為例,截至2月10日共直播11場,單場看播人數從15萬一路下滑到3.5萬。據悉,好藥師大藥房目前在抖音直播上只開放了退熱、止咳、抗生素、抗病毒、皮膚以及胃腸道用藥。
根據中國企業數據庫企查貓,目前中國醫藥電商行業企業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特別以上海和廣東為代表。截至2022年6月底,上海共有醫藥電商企業2882家,廣東共有1787家。
傳統零售藥店提早布局醫藥電商,各大平臺入駐,打破線下藥店發展經營困局和賦能藥店零售增長。現第三方入駐服務商推出新模式,為藥店提供多平臺入駐據相關服務,大大節省入駐金錢和時間成本。幫助單體藥店入駐京東、美團平臺并提供運營扶持,同時為藥店提供非藥品類(醫療器械、保健用品等)。
我國醫藥流通市場規模達21586億元,同比增長7.7%,電商作為醫藥流通的渠道之一,受益于全渠道的增長趨勢。醫藥電子商務場規模達978億元,同比增長32.7%,國內醫藥電子商務行業滲透率逐年增長,未來醫藥電商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50%以上,我國醫藥電子商務商市場規模將超過1100億元。
供應鏈。連鎖藥店可入駐天貓、京東、拼多多、美團等平臺,另外,還將提供主題變更、類目添加等服務及供應鏈,拓寬藥店銷售范圍,獲取更多收益。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品牌雜志社主辦的中國品牌網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6月,中國網上藥店品牌前十名分別為老百姓大藥房、桐君閣、一心堂藥房、益豐大藥房、成大方圓、仁和藥房網、國大藥房、海王星辰、阿里健康和華氏大藥房。
中國醫藥電商行業將朝著醫藥零售新增量、處方外流、醫保支付接入、慢病全周期管理的趨勢發展。隨著新醫改、互聯網+、醫藥新零售等因素正深入影響醫藥行業,未來,中國醫藥電商行業市場將繼續持續增長的趨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測算與預測,2027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交易規模約為7257億元。
區別于服裝、零食、家電、家護用品等商品,藥品的物流環節更為嚴格,亦更需時效性。如阿里、京東、美團、餓了么等在物流配送上,本身有“自建團隊”,因此,它們旗下醫藥電商依靠“自建團隊”,一定程度能實現較好的履約能力,快速搶占市場。
與實體藥店相比,線上藥店出售的主要是非處方藥和保健品為主,近幾年來國內非處方藥品數量持續擴容也會醫藥行業市場增長提供動力。我國非處方藥品種數量來看,2020年我國累計有40個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2021年有29個藥品轉換為非處方藥(11個為雙跨);從2021年至今,已經有35個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
京東健康在財報中披露,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使用了京東物流全國范圍內的20個藥品倉庫和超過450個非藥品倉庫。阿里健康在2022年中期報告中則表示,隨著本集團在杭州塘棲鎮運營的數字化單體藥品倉投入運營,日均最大發貨能力可達到100萬單。
目前醫藥電商經營范圍還以非處方藥為主,我國醫藥電商跨境融合將逐步推進,醫藥電商企業將憑借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獲得為全行業提供增值服務的先發優勢,“處方藥+電子處方+醫保在線支付”的三方信息共享模式或將成為下一個藥品零售業務增長點。因為處方藥占據著整個醫藥電商市場最大的市場份額。
除此之外,近些年來,為了促進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了許多政策,如2019年的《藥品管理法》中網售處方藥部分解禁;2020年《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完善了我國“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2021年的《關于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優化醫保領域便民服務的意見》,使得我國電子處方流轉、網售處方藥解禁等促進醫藥電商渠道進一步打開的同時,也加速了我國醫藥電商行業的發展。
為規范直播行業,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于2020年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并明確規定:直播帶貨作為廣告營銷的一種方式,不得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要提前審核的特殊產品。由此,直播賣藥也成為“禁區”。
隨后,部分藥企為了規避法律限制,僅利用直播做產品展示,或者話題營銷,比如有企業就借直播提出自身數字化轉型理念、將營銷渠道拓展至互聯網激活員工渠道,由此實現全員營銷等。
醫藥電商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未來的醫藥電子商務也不僅要包括醫藥信息的共享和電子結算,還應積極推進醫藥流通體制改革。在不遠的將來,醫藥電子商務極有可能代替傳統醫藥經營模式,帶來經營模式革命,如果現在停止網上銷售的試驗與探索,將會錯失發展機遇。
這一趨勢將持續發展,其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對于中老年人群而言,健康、養生類視頻播放量本就不低。我們分析認為,直播間‘爆款’更可能是知名OTC藥物(非處方藥)、保健品和滋補品這幾大類。”他透露,OTC藥物可能引爆直播間的原因就在于,近年來我國有大量處方藥通過國家藥監局的審批后轉為OTC產品,而其在線下藥店的成交空間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擠壓,所以網售OTC藥物的潛力就變得十分巨大。從目前實體終端的銷售數據來看,中國超過1億元的OTC藥品有240個,合計銷售額超過890億元,其中化學藥(含生物藥)占94個,中成藥占146個。
但也有專科醫生表示出謹慎的態度。“消費者不會因為平臺賣藥便宜,就將自己本不需要的藥買回來吃。藥企、藥店能否憑借直播間打開藥品銷售新局面,目前還不好說。藥品往往各有禁忌和不良反應,沒有醫生、藥師指導,自行購買難免有用藥安全隱患存在,直播間賣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醫藥電子商務是指以醫療機構、醫藥公司、銀行、醫藥生產商、醫藥信息服務提供商、第三方機構等以贏利為目的的市場經濟主體,憑借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主要是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醫藥產品...
查看詳情
摩托車是常見的日常交通工具之一,全球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均使用摩托車相關產品。目前全球摩托車市場發展較為平穩,自 ...
中華絨螯蟹俗稱河蟹,商業上稱之為大閘蟹,是我國重要的水產經濟動物。上海長江口是中華絨螯蟹的天然繁育場,來自“中...
溫度控制器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溫控器市場主要集中在中國,中國承擔了全球大部分家用電器、電動工具、微型計算機和移動...
整形美容醫院是指開展醫療美容業務的美容專科性醫院。要求機構內設置醫療美容咨詢室、美容外科、美容皮膚科、美容牙科...
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統計,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9月份共收到訂單信息7.93億單,環比下降3.9%。杭州、廈門、廣...
根據旅居養老的目的和旅居場所的不同,我國旅居養老產業可分為五種模式:候鳥式旅居養老模式、療養式旅居養老模式、文...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