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社會力量投資建立的民營美術館也在蓬勃興起,美術館格局正在進一步完善,美術館履行專業職能的能力及其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美術館事業總體呈現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據文化和旅游部統計,美術館的數量從2013年的337家增加到2022年的718家,展覽數量從2013年的4539次增加到2022年的7544次,年度參觀人次從2013年的2914萬增加到2022年的3589萬。
隨著美術館數量與質量全面提升,展覽、典藏、研究及公共教育和服務功能持續完善,美術館相關文化消費也呈現上升趨勢。深入研究這一現象,梳理總結經驗,有助于拓展新時代美術館發展新路徑,充分釋放美術館文化消費潛能。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美術館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當前,老百姓對于藝術的認知,就是誰的價格高,誰有名,誰就畫得好,這是一種嚴重誤導。事實上,藝術的商業價值是一時的,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出現很大的波動和起伏,并不代表它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
在西方藝術界,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的價值更多倚重的是美術館的評價標準體系,站在藝術史的角度來選擇和評價藝術作品,由此確立美術館的經典意識和美術館的學術權威性,這是現代美術館一個重要的公共性功能和責職。西方藝術市場上的價格通常更為可信,就是因為基本由美術館掌控著藝術的話語權和權威性。
現實是,中國的美術館歷史還相對較短,20世紀中國社會又經歷了各種戰亂和劫難,藝術作品和藝術文獻的毀壞與丟失非常慘重。
美術館靠學術性來建立它的話語權和權威性,這種學術性則靠研究、收藏、展示與教育四位一體來建構。
2008年后,民營美術館逐漸進入快速、多元并逐步規范化的發展時期。無論是政府監管機構還是民營美術館的母體,都逐漸意識到非營利性美術館模式對美術館發展的重要性。與此同時,規范運營的民營美術館以其靈活的運營優勢,不斷影響著文化產業發展。
美術館成為藝術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中心,為文化產業提供了有價值的藝術資源,帶動了會展、拍賣、商業設計、文化衍生品、影視、旅游、城市設計等多類型文化產業的發展,促成文化藝術生態的整體推進。例如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海藝倉美術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廣東時代美術館等。
近幾年來,我國的美術館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政府、社會和藝術家對美術館的重視和關注在加強,各級政府加大了對美術館事業的投入,一些大型公益美術館相繼建成使用或已列入建設規劃,美術館的硬件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各種社會力量投資建立的民營美術館也在蓬勃興起,美術館格局正在進一步完善,美術館履行專業職能的能力及其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雖然美術館建設這幾年有了快速發展,但分布極不均衡,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大城市及東部發達地區,有不少省份沒有省級美術館。還有些美術館基礎設施極不完備,無法正常履行職能。而同期,全國注冊登記博物館數4873座,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66家。
藏品是美術館的立館之本,全國美術館藏品總共才20多萬件套(中國美術館一家就占了10萬件套,其中民間美術有6萬件套)。
當下,美術館的邊界不斷拓展,逐漸與旅游、科技、傳媒、設計等領域融合,越來越多的美術館走進社區、走向鄉村,與周邊環境構建起深層互動關系,通過生活藝術化和藝術生活化,深化文旅融合,賦能大眾美育。
各地美術館參與舉辦的大型雙年展,同樣正在從一種文化現象轉化為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重要方式。比如,“共生世界——2022濟南國際雙年展”在山東美術館、濟南市美術館等公共文化空間一經展出,便吸引大量觀眾“打卡”,一些觀眾專程從外地趕赴泉城觀展。這樣的高品質展覽,既在大眾與城市之間建立起藝術連接,更對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產生積極作用。
與有條件的單位共建共享,利用工業遺存、創意園區、交通樞紐、商業綜合體等公共空間舉辦美術展覽和活動,也是美術館拓展和延伸文化服務、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有效方式。例如,中華藝術宮攜優秀原作在上海地鐵南京東路站舉辦“新海派·新力量——中華藝術宮青年藝術家推介展”,使藝術融入人們日常生活,培養了更多美術館的潛在觀眾。
越來越多的美術館把鄉土文化融入自身建設,成為促進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抓手。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行業報告對中國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美術館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中國美術館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
2008年后,民營美術館逐漸進入快速、多元并逐步規范化的發展時期。無論是政府監管機構還是民營美術館的母體,都逐漸意識到非營利性美術館模式對美術館發展的重要性。與此同時,規范運營的民營美...
查看詳情
京東物流黑五海外出庫訂單同比增70%“黑色星期五”正席卷全球消費,數據顯示,今年“黑五”當日,京東物流出庫訂單同...
衛生巾行業發展在不斷創新發展的女性健康領域 , 經期護理行業逐漸呈現出更大的用戶需求 , 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
民族服飾通常反映了該民族或地區的歷史、宗教、生活習俗和審美情趣。民族服飾是一種特定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旅游文化的...
近年來,隨著“補硒防癌”逐漸被公眾認知和接受,富硒食品產業也迎來了發展的熱潮。富硒農產品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補充...
臨近年末資產配置難度加大 債基密集限購自11月以來,已有超過120只債券型基金宣布“限購令”。業內人士表示,臨近年2...
光刻膠是國際上技術門檻最高的微電子化學品之一,在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制造過程中,光刻和刻蝕技術是精細線路圖形加工中...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