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育是一個廣泛的術語,指的是跨越國界的教育活動。它可以涵蓋出國留學、游學、國際合作辦學、語言培訓等多個方面,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全球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便他們在全球化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中更好地參與競爭。
國際教育是一個廣泛的術語,指的是跨越國界的教育活動。它可以涵蓋出國留學、游學、國際合作辦學、語言培訓等多個方面,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全球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以便他們在全球化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中更好地參與競爭。
國際教育的形式多樣,包括短期和長期的留學、游學項目,以及在線和面授的語言課程等。這些項目通常由政府、非政府組織、教育機構和私人企業提供,旨在為學生提供不同于傳統教育的國際化學習體驗。
國際教育通常強調多元文化交流、獨立性、創新性和實踐性,以及與全球各地教育機構和企業的合作。這種教育模式可以幫助學生發展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獨立性和自我發展能力,并使他們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全球環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國際教育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顯示:
國際教育行業是指提供國際教育服務的相關行業,包括留學、游學、語言培訓、國際合作辦學等。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加速和人們教育需求的多樣化,國際教育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到國外留學或游學,以拓展國際視野、提高語言能力、獲得更好的教育和職業發展機會。另一方面,隨著國際教育市場競爭的加劇,各國教育機構也加強了國際合作與交流,開展多種形式的跨境教育合作,以滿足不同國家和地區學生的教育需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部署安排,并指出“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是促進科技創新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強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的重要途徑,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選擇。
2022年《美國門戶開放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赴美留學本科人數約為10.9萬人,比2021年減少了12.8%,而2021年乃至2020年的赴美留學人數一直也呈縮減趨勢。另外,除常規攻讀本科、碩士、博士學位外,近幾年中小學低齡留學人群在加大,留學國別從英美加澳逐漸向多元化擴展,出現選擇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留學的趨勢。就讀我國香港、澳門地區學校的人數增加。
2021/2022學年,英國留學生總人數漲至679,970人。其中非歐盟學生人數增加了24%,達559,825人;而來自歐盟國家的學生人數下降了21%,為120,140人。并且,最新的留學生人數增長是由中國(17萬)和印度(12萬))共同推動的;尼日利亞學生數(4萬)也明顯上漲。根據HESA已發布的數據,2021/2022學年,中國大陸地區總學生數為151,690人,相比前一年上漲5.5%;中國香港地區總學生數為17,630人,相比前一年上漲5.9%。
強國必先強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強國無一不是教育強國,教育始終是強國興起的關鍵因素。教育對外開放在國家戰略和教育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條件。2023年度各類國際學校總數仍為1300余所,學生總量保持在50多萬名,教職工數量約為15萬人,專任教師超過10萬人,基本保持穩定。
從分布上看,國際學校總體格局仍是東南強、西北弱,分布不均衡,且高度集中于一線城市。類型、學段分布變化不大,民辦國際學校占比仍超半數,高中學段依舊保持主導地位,開設高中學段的國際學校數量超過8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國際學校總數首次出現下降。今年新增學校僅有17所,相較于過去幾年顯著下降,未能追平關停學校數量,出現了負增長。
國際學校具有高投資、高消費的特點。居民消費能力減弱、意愿低迷,投資回報前景不明、動力不足,導致國際學校增速進一步放緩。出生人口數量持續下滑,對低學段學校的沖擊已經開始顯現,并逐步向高學段擴展,生源不足的擔憂也制約了國際學校的擴張意愿。同時,一些規范政策要求在今年內整改到位,一批國際學校集中轉設或關停,對今年國際學校增速帶來一定影響。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國際學校發展具有良好前景。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回暖升溫,留學市場迎來利好。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加速推進,社會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依舊迫切。中國家庭對子女教育高度重視,對國際學校也很認可,投資優質教育的意愿十分強烈。就業帶動的考研、考公務員熱潮促成學歷“內卷”,也使潛在留學群體進一步壯大。
自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實施兩年多以來,相關配套政策已經全面落地,涉及的學校基本完成了調整,整個行業進入了規范發展的新階段。學校發展從過去的盲目擴張轉向了內涵式發展,這是行業內的廣泛共識。
在政策的支持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普通高中中外合作辦學和“出海”辦學等新興增長點繼續顯現,并且發展勢頭十分迅猛。這些新興領域為國際學校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目前,國際教育行業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需要不斷適應和應對市場變化和政策調整。只有不斷創新和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國際教育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中國國際教育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國際教育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查看詳情
冷庫是制冷設備的一種。冷庫是指用人工手段,創造與室外溫度或濕度不同的環境,也是對食品、液體、化工、醫藥、疫苗、...
醫藥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居民...
全球體外診斷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484億元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602億元美元。到2024年,全球體外診斷行業的市場規模...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各種加工品的出現,對包裝設備和包裝技術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包裝機械是指能完成...
麻醉機是醫院手術室的主要設備,是生命支持產品,它的基本功能是實現手術病人通氣以及揮發性麻醉劑精確輸送,使病人達...
電子信息行業是一個涉及電子設備、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廣泛行業。它涵蓋了從基礎電子元器件制造到復雜電子系統集成的...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