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奶粉是指專為0-3歲嬰幼兒設計的配方奶粉,主要成分包括乳粉、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旨在滿足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需求。
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細分領域,近年來在消費升級、政策規范及人口結構變化的多重驅動下持續擴容。新國標實施后,行業進入深度洗牌階段,中小品牌加速退出,市場集中度顯著提升,頭部企業如飛鶴、伊利、君樂寶等占據超60%份額。
目前,嬰幼兒奶粉市場競爭激烈,頭部品牌如飛鶴、伊利、貝因美等通過不斷創新和拓展產品線,逐步向全生命周期營養產品市場轉型。飛鶴推出了孕產婦奶粉、兒童奶粉等產品,伊利和貝因美也在積極布局全年齡段營養產品矩陣。此外,行業整體市場規模保持相對穩定,盡管新生兒出生率下降,但市場需求仍有一定韌性,2024年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規模約為1366.7億元。
當前市場競爭呈現“國產崛起+外資堅守”的雙軌格局。國產奶粉通過奶源本土化、配方創新及渠道下沉,逐步收復低線市場失地,飛鶴憑借星飛帆系列市占率穩居第一;國際品牌如雀巢、達能則依托科研背書和高端定位,在一二線城市保持優勢。渠道變革成為競爭焦點,母嬰店、電商平臺及社區團購形成“三足鼎立”,直播電商與私域運營成為品牌爭奪流量的關鍵戰場。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近年來我國新生兒數量逐年下滑,乳業市場競爭態勢愈發白熱化。當前,飛鶴、伊利、君樂寶累計投入44個億,以生育補貼名義打響市場爭奪戰。
與此同時,消費者對品質與功能性的需求升級,推動高端化、細分化趨勢明顯,羊奶粉、有機奶粉及特殊醫學配方產品成為新增長極。政策端,奶粉注冊制、跨境電商監管等舉措進一步強化行業規范化,為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當前行業正處于“規范化紅利釋放”與“增長瓶頸突破”的關鍵節點。一方面,政策紅利期疊加消費者信任重建,國產奶粉迎來黃金發展窗口;另一方面,出生率下降倒逼企業從“人口紅利”轉向“價值深耕”,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升級挖掘存量市場潛力。技術端,基因組學、代謝組學等前沿研究加速配方迭代,A2蛋白、水解蛋白等技術突破為細分賽道注入活力。供應鏈層面,頭部企業通過全產業鏈布局(如飛鶴專屬農場模式)強化成本控制與質量把控,形成差異化壁壘。未來五年,行業將呈現“高端化提速、渠道全鏈路融合、全球化資源整合”三大趨勢,企業需在技術、品牌、渠道三維度構建護城河。
產品結構升級:高端奶粉(含金裝、有機、羊奶)占比預計提升,功能性細分市場(如早產兒配方、過敏配方)規模年增速或超20%。
渠道模式創新:OMO(線上線下融合)將成為主流,企業通過小程序、社群運營構建私域流量池,結合線下體驗店強化用戶粘性。跨境電商與平行進口監管趨嚴背景下,品牌直營電商渠道價值凸顯。
全球化與本土化平衡:國產企業加速海外并購獲取技術資源,國際品牌則通過本土化研發爭奪市場。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奶粉新國標推動配方科學化,二次注冊制淘汰尾部品牌,行業CR5有望從提升,形成“3+2”(國產前三+外資兩強)穩定格局。
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質量競爭”的深刻轉型。短期看,出生率波動與替代品沖擊帶來增長壓力,但中長期在消費升級、政策規范及技術突破的多重驅動下,市場仍將保持穩健增長。企業需聚焦三大核心:一是以科研驅動產品創新,滿足精準營養需求;二是構建全渠道數字化能力,提升運營效率;三是深化產業鏈整合,保障供應鏈安全與成本優勢。未來,具備“技術壁壘+品牌勢能+渠道韌性”的企業將主導市場,而行業洗牌也將加速落后產能出清,推動中國奶粉在全球價值鏈中實現更高位次。
想要了解更多嬰幼兒奶粉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